我是日常萍说,爱读书爱思考,欢迎同频的你,一起品味人生。

在古代,女子被尊称为大家寥寥无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班昭,感受她的故事。

她出生于东汉时期,今陕西咸阳人,又名姬,字惠班,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因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又被人称为“曹大家”。

为什么被称为曹大家那?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1)

班昭与两位哥哥班固、班超被称为一门三杰,能文能武,各有所长。

她出生时,父亲班彪正在潜心修史,大哥班固名声在外,二哥班超还没有投笔从戎,家庭熏陶,从小耳濡目染,才华横溢,以至于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其“博学高才”。

不幸的是,9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为官清廉,家中无积蓄,靠哥哥们抄抄写写勉强度日,她一边跟着哥哥学习,一边帮家里干些家务活,让她从小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为以后对困难、面对挫折,不低头不屈服打下了基础。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2)

14岁那年,嫁给本地的曹世叔为妻,丈夫活泼外向,她温柔细腻,二人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生活十分美满。

他们孕育两个儿子,“成大事之人,必吃大苦”,幸福的日子没过几年,丈夫因病去世。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3)

寡妇门前是非多。”她不但要承受生活的重压,还要面对外面的指指点点,她没有屈服,一一化解 ,也没有选择再嫁,这让她赢得了贤惠、守节的好名声。

有时候遇到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暴自弃,每天唉声叹气,选择逃避现实。要像班昭那样,选择面对,选择迎难而上,不屈不饶,一定会赢得胜利,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扬。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4)

公元92年,大哥班固受牵连入狱,没过多久与世长辞,留下尚未完成的《汉书》。

汉和帝亲政后,对《汉书》未完一事念念不忘,加上她自幼秉承家学,手中还有父兄未完成的散稿,续写的重任就落到她身上。

为了完成父兄的遗愿,她大量阅读史记,日夜奋战,有病了也不停歇,经过十年的艰苦拼搏,终于完成了《汉书》,还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5)

《汉书》面世后,许多人感觉难读难懂,她又开始传道授业,就连大学者马融也在其中,她的渊博学识,她的精准诠释,她的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在那个年代,女子编撰史书可以称上绝无仅有的大事情,再给学术界讲课更是轰动一时。

这让她成为后世才女们崇拜的对象。如清代女作家赵傅就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为了纪念她,我们将金星上的陨石坑用她的名字命名。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6)

汉和帝对她的才华十分钦佩,让她入宫教后妃们读书,一时之间,后宫出现了“左右习诵,朝夕济济”的局面。凭借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德,深得她们的称赞,被尊称为“大家”,加上夫性,曹大家就是这样由来的。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7)

四年后,汉和帝去世,汉殇帝刘隆不过百余日子,皇后邓绥成了太后,临朝处理政事。

她在幕后为邓太后出谋划策,协助处理政事。她为政勤奋,这让邓太后十分满意,册封她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

晚年,她跟随儿子曹成到今河南长垣县赴任,为追忆先贤,将一路的所见所闻写下来,这就有了让人赞不绝口的《东征赋》。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8)

这时的她,身患疾病,犹如普普通通的母亲一样,为儿女的事情操碎了心。

家中的女儿正值出嫁的年纪,她担心她们不懂礼仪,闲暇时,便作了《女诫》七章,以资勉励。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京城各大世家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传遍各地,堪称“古代女人日常行为规范”。这样一来,她被后世之人视为“男尊女卑”的鼓吹者,说她禁锢女性的思想和自由很多年。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9)

其实《女诫》也并非全是糟粕,像里面说夫妻应亲善和睦,恩爱亲密合作,在今天对夫妻生活依然有指导意义。

不管后人如何对她褒贬不一,她的作品、她的精神却无法磨灭。

她去世时,皇帝、太皇素服举哀,派使者监办丧事。这在当时是很隆重的丧礼。

蔡文姬汉朝四大才女(靠史记被人尊称大家)(10)

最后借用康有为对她评价来表达敬意:“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

她就是这样一个传奇女人!

若你有其他看法,欢迎留言,你的支持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感恩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