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制造-现值

现值?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市场价格,可以看作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资产负债表内,货币资金减少(增加),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增加,前者是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后者是估计未来现金流量,二者金额不相等,但是资产负债表又需要平衡,麻烦来了!

根据资产负债表怎么算固定成本(借助资产负债表理解摊余成本)(1)

溢价发行-折价发行

神通广大-利息调整

利息调整,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二级科目。

首次出手,扶弱抑强。虽然协调平衡了现值和未来现金流量,却也深陷其中,且看它如何脱身。

二次出手,一如既往。协调平衡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和利息收入(支出)。

减少(增加)的货币资金,如果不购买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按照市场利率必然会有投资收益(财务费用),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定期会有利息收入(支出),二者金额又不相等。

二次出手既巧妙地逆向调整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又使得期初利息调整摊消结转完毕,逐步摆脱纠缠,置身事外,神通广大不!

根据资产负债表怎么算固定成本(借助资产负债表理解摊余成本)(2)

现值-利息调整-摊余成本

变化多端-摊余成本

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成本经摊销之后变身为摊余成本,“余”当之后、过后解释,摊余成本,就是摊消之后,摊消过后的成本。

最早期初摊余成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当期摊消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和债券面值×票面利率的差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当期摊销额

可以看到,摊余成本,一人千面,不同时期大小不定,变化多端。但是只要抓住了“摊销之后”这个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认识摊余成本的密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