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看似简单的事情,可能也会在初次遇到的时候一头雾水。记录下来,分享出来,在生活中应用自如的时候,才能使它真正变成一个常识。

毛笔在历代都有不同的称呼:春秋战国时候,诸侯称雄,吴国(今江苏)称其"不律",楚国(今湖北)称其"插(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律称为"毛笔"。毛笔按型号分:有小楷、中楷、大楷、斗笔;按软硬程度分:有硬毫、兼毫、软毫;按材质有兔毛、羊毛、鼬毛、狼毛、鸡毛、鼠毛等等。

开笔,旧指读书人初次开始学做诗文;也指在新的一年中开始动笔写字,比如非常有名的“金瓯永固”杯就和乾隆帝的开笔仪式有关;现在更多指的是新笔使用前的必要步骤之一

开笔方法大体有两种,一是用手指将笔头轻柔捻松;二是将笔头用温水或冷水浸软,胶汁溶化后挤干入墨。

文房器皿:文房器01.开笔(1)

建议凉水泡开,没有经验的手捻容易损笔毫

据说开笔部位也很有讲究:兼毫、紫毫宜开三分之一,因为这两种毫的笔毛较硬,全开容易开叉,影响使用效果;羊毫、狼毫、鸡毫则可以全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选择半开、三分之二开或三分之一开。全开或部分开在书写时效果不同。全浸开的笔含墨量多,不全开的笔头含墨量较少。前者写出的字丰润圆满,后者笔根较硬,便于控制和书写。

一般情况下,根据写字的大小来选择笔。有人喜欢将小笔全部浸开后,练习大字。虽然容易控制笔画,但是不利于掌握多变的书写技巧,并且压散的笔头难于收拢,对笔的损耗也大。也有人喜欢用全部浸开的大笔练习小字,来锻练控制笔的能力,提高用笔的技巧。

文房器皿:文房器01.开笔(2)

太多水的话,纸巾蘸干就好,不用刻意干到起毛

【Vi的个人提示】

1、使用新笔时,建议放在凉水里浸泡。因为现在市面上买到的笔,不确定笔面上用什么胶来塑形。手捻对于萌新来说掌握不好力度,还是浸泡法相对简单。

2、浸泡时不要使笔毛直立在容器底部,无论笔头是否全部浸泡在水里,注意都不要直戳到底。

3、热水容易使笔头开胶、掉头,凉水浸泡即可,浸泡时间视笔头开散而定,通常几分钟就好。

4、毛笔泡好后,可以用软布、纸巾或生宣纸等将笔毛的水大体擦干净。一定要顺着毛擦,不要用力,新笔残留点水没关系。

5、蘸墨时要把笔毛全部蘸到墨里,虽然我们写字时并未用到全部笔头,但蘸饱墨的毛笔连为一体,能形成笔端的力量。

6、用完毛笔,一定要将笔毛涮干净,注意越干净越好,宿墨伤笔。洗笔后将笔毛捋齐、捋顺,笔尖捋正,收拾整齐,最好挂在笔架上,既容易风干又不伤杆。

7、开笔之后,无论新笔旧笔都不宜再用常规的塑胶笔帽,容易沤坏、腐烂,变成废笔一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到一支好用的笔不容易,一定要好好爱护。有些时候,不是笔不好用,是我们不会善待。

【润笔】

入清水将笔毫浸湿,随即提起,不可久浸。用纸巾干水份再入墨;若不经润笔即书,笔毫经顿挫重按,会变的脆而易断,弹性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