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诡辩是谬误的一种吗(诡辩释义23模棱两可)(1)

著作权说明:

本著作权归属著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作者授权允许,不得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其来源。

(注:图片与文字无关)

诡辩是谬误的一种吗(诡辩释义23模棱两可)(2)

23、模棱两可

模棱两可,从字面上理解,模棱是指含糊,不明确的意思,两可是指可以是这个样子,也可以是那个样子。其要义是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方面态度模糊,处理事情不果断、不坚决。

唐朝以前有位诗人叫苏模稜,后来做了官,此人老于世故、精于算计、处事圆滑,虽然在官途上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但却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仅做宰相就达数十年之久。他常对世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是说: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若处理错了,必然会怪罪、获罪,或要追究降职。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辫子就行了。这就是“模棱两可”成语故事的来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以“模棱两可”这种诡辩逻辑处事方法处理人情世故,不愿意得罪人,做老好人,遇上需要明辨是非的大是大非问题,总喜欢含含糊糊,不愿说真话、大实话。往往是采取模棱两可的诡辩迂术及含糊其辞的逻辑手法应对孰是孰非、孰真孰假的判断,认为这样也行,那样也行,这样也好,那样也好,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和说法。

这样做也行,那样做也可以,这种模棱两可的处事、做事风格实际上是语言行为中一种诡辩逻辑陷阱。在语言表达行为中,一般情况下需要表示一种明确的概念及逻辑性方法,语言及语义应该具有明晰性及确定性。语言行为方法应该恪守语言形式逻辑的排中律,即在同一语言行为思维过程中,若两个相互否定的概念,不可能同时为真,也不可能同时为假时,有必要选择必然给出的答案时,不可能说:是真也是假,或是假也是真。

诡辩是谬误的一种吗(诡辩释义23模棱两可)(3)

模棱两可言语行为很多人都有,如对某一个人的评价,在不愿意得罪他、也不愿意奉承他的时候,多数会采取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语句来表达,“这个人还可以吧,我们接触比较少,很多事情不是很清楚”,是可以,还是不可以,没有表达明确,后面又有接触少的事情出现,以表示对这个人不了解,那就是否定了,当然语言中又没有否定的意思。又如,某人要评先进、晋升职务,让你发表评价,“这个人工作还行,其它方面还真不了解”,工作行,是行还是不行,没有明确,文字里加了一个“还”字,其义则大不相同,其它方面不了解,诚对于评先进、晋升而言,德、品、勤、绩等最重要的选项不了解,就是给否了,可话又没有明确表达,这便就是“模棱两可”的诡辩逻辑行为。

这种逻辑行为就连圣人孔子都不例外,据明代《笑林》记载,两个过于迂腐、古板的道学先生辩论,都吹嘘自己是真道学,争执不下,便请孔子做评判。毫无疑问,这种事情无论评判其中哪一位都有可能得罪另一人。于是,孔子说:你们两位先生都是真道学,我还是很敬佩二位先生的。二人听了很高兴,非常满意地走了。过后,孔子的学生问起孔子:老师,您为什么把他们两个都抬得那么高呢?为什么不做出真实的评判。孔子说:这样的人,只管哄走他们就行了,何必去招惹他们呢?孔子在这里言不由衷,模棱两可,实则也是一种诡辩逻辑回应术,其目的是绕开矛盾,争取不得罪不必要得罪的人。

生活逻辑也许就是这样,有时候这种不得罪人的逻辑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防人策略,或是一种自保策略,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就是这个意思。真假是非问题面前,态度暧昧、立场摇摆,或顺水推舟、逢人说人话、逢鬼讲鬼话等,实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如见了上司领导乱讲话、乱表态,哪还有“好果子”吃?

“看八字”的江湖人之所以吃得开,就是因为采取了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诡辩逻辑手法向别人示好、说给你喜欢听的东西,对别人说:你将来很有钱、会升官,谁听了都高兴;若直接说:以后你会贫死,虽然是大实话,到最后得到的可能是挨揍。该烧香的要烧香,不该烧香的千万不能烧,一烧就会烧着了自己。有时候,不回答才是最好的回答,不做评价才是最客观、最公正、最公平的评价,也可能是最好的评价,“哼哼、呵呵”挺好的。

诡辩是谬误的一种吗(诡辩释义23模棱两可)(4)

诡辩是谬误的一种吗(诡辩释义23模棱两可)(5)

点击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