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雄辯证明电影《巴黎圣母院》里有这样的情节:奇丑的打钟人卡西莫多,因受副院长克罗德的指使劫持街头卖艺的吉卜赛女郎艾斯梅哈尔达,被缚在台上鞭挞和曝晒;艾斯梅哈尔达觉得可怜,送水给他喝;卡西莫多喝了水,看着艾斯梅哈尔达,似乎忘了自己难堪的处境和痛苦,连声赞叹:“美!美!……”《庄子·天运篇》里有一则传说:若耶溪边的丑女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也学西施的样儿,捧心皱眉,结果使人啼笑皆非,有的闭门不愿见她,有的甚至举家迁走《希腊的神话和传说》里还有一个惊人的故事:希腊英雄阿咯琉斯的父亲珀琉斯同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不和女神偷偷来到婚宴上掷给宾客们一个刻有“送给最美的女人”字样的金苹果宙斯的妻子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情女神阿弗洛狄忒都以为自己最美,争执不下宙斯便叫她们去找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一齐来找帕里斯,赫拉许他成为大地上最富有的国王,雅典娜许他成为人类最智慧最刚毅的英雄,阿弗洛狄忒许他得到最美的妇人的爱帕里斯便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后来帕里斯果然得到了天下最美的妇人--斯巴达王后海伦,但却招来了骇人听闻的特洛亚战争的浩劫,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美是一个整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美是一个整体(美的本质一)

美是一个整体

苏格拉底的雄辯证明

电影《巴黎圣母院》里有这样的情节:奇丑的打钟人卡西莫多,因受副院长克罗德的指使劫持街头卖艺的吉卜赛女郎艾斯梅哈尔达,被缚在台上鞭挞和曝晒;艾斯梅哈尔达觉得可怜,送水给他喝;卡西莫多喝了水,看着艾斯梅哈尔达,似乎忘了自己难堪的处境和痛苦,连声赞叹:“美!美!……。”《庄子·天运篇》里有一则传说:若耶溪边的丑女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也学西施的样儿,捧心皱眉,结果使人啼笑皆非,有的闭门不愿见她,有的甚至举家迁走。《希腊的神话和传说》里还有一个惊人的故事:希腊英雄阿咯琉斯的父亲珀琉斯同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不和女神偷偷来到婚宴上掷给宾客们一个刻有“送给最美的女人”字样的金苹果。宙斯的妻子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情女神阿弗洛狄忒都以为自己最美,争执不下。宙斯便叫她们去找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一齐来找帕里斯,赫拉许他成为大地上最富有的国王,雅典娜许他成为人类最智慧最刚毅的英雄,阿弗洛狄忒许他得到最美的妇人的爱。帕里斯便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后来帕里斯果然得到了天下最美的妇人--斯巴达王后海伦,但却招来了骇人听闻的特洛亚战争的浩劫。

看来,人们都是爱美的。然而,美,如上例所表明的,并不等于年轻漂亮的姑娘。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已经雄辩地证明,美,这是漂亮的小姐、标致的母马和好看的汤罐所共有的东西。问题在于,这种一切事物所共有的美,到底是什么呢?

“仍然是个谜”

这个问题说法不一。中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西方古代的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等,也都直接间接、或多或少谈到过什么是美,涉及过美的本质问题。但在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主要流派。

一派以柏拉图、普洛丁、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克罗齐为代表,他们在精神世界中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想、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审美感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美本身”。他在《理想国》中说:“一方面我们说有多个的东西存在,并且说这些东西是美的、善的等等”,“另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应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我们都假定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实在”。他在《大希庇阿斯篇》里又说:“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①这种 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完全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来源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种理论在美学中曾广为流传。

古罗马中世纪宗教神权主义的始祖普罗丁(205-270)继承柏拉图的学说成为“新柏拉图派”。他断言:“物体美是由于分享一种来自神明的理式而得到的”。他承认物质世界中有美,但认为凡是还没有完全由理式赋予形式时,“对于神圣的理性就还是丑的”,②只有神把理性的光辉“放射”到这种物体上,“把那件东西各部分加以组织安排,化为一个凝聚的整体,在这过程中就创造出整一性”,这种受到神的理式“放射”或“灌注”的事物,“就不但全体美,各部分也美”。③普罗丁否定物质而抬高精神,否定感官而抬高理性,把柏拉图的“理念说”更加神秘化了。但他不满足于把美归结为事物的感性形式这一点又是应予注意的。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1724--1804),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从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方面阐明美的本质,从感性和理性、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揭示美的内在矛盾。从审美判断的质方面看,他认为,“审美趣味是一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或一种形象显现方式进行判断的能力。这样一种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从审美判断的量方面看,“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从审美对象与他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看,“美是一个对象符合目的性的形式,但感觉到这形式美时并不凭对于某一目的的表现。”即认为美的事物符合目的,但主体意识不到审美判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审美的判断方式看,他认为“凡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即是说,一切人对于美的事物都有“共同感觉力”,假若对于一件事物大家都有着普遍的快感,这事物便是美的。①可以看出,康德企图克服前人美学理论中的片面性,将经验主义美学所发现的美的感性形式特征与理性主义美学强调的美的理性内容结合起来,有其合理性。但因他是从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的,即从主观方面来把握美的本质,把美归结为形式,又据神学的目的论观点把美看成向神秘的目的论的过渡。因此,他对美的分析呈现出一系列的矛盾,根本上摆脱不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致命弱点。

黑格尔(1790--1831)避免了康德的矛盾,完全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著名论断。他说:“美是理念,即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二者的直接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须直接在感性的实在的显现中存在着,才是美的理念”,而“感性的客观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因为这种感性存在只是“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观性”①。黑格尔把美看成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并认为感性形式从属于理性内容,而且,这种统一,只有在艺术家的“涵盖一切”的心灵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中才能真正达到。他揭示出了人的创造性活动与美的内在联系,认为人们“把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东西,为自己也为旁人,化成观照和认识的对象”,因而,人们“在事物的形状中”“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他意识到了美是人们劳动创造的成果。但是,黑格尔是“头足倒立”的,在他那里,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而人的活动、劳动,也只不过是人的意识活动、精神劳动。所以,他虽然认为美的本质是人们创造的成果,那也仍然是来自心灵、理念和绝对精神,而不是来自社会现实生活和物质实践活动。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根据他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提出:“意志通过单纯空间性现象的适当的客观化就是美,就是客观意义的美”。他说:“当我们称一件东西为美,我们意谓它是我们审美静观的对象,这包含两种意义:一方面是说,观赏这对象使我们客观化,也就是说,我们在静观它之时,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别的人,而是纯粹无意志的认识主体;另一方面是说,我们把这些东西不当作个别事物,而当作一种理式来认识”。他认为,一事物所以比其他事物更美,是因为这一事物能“充分地揭露”这一类事物的“理式”,并“使得观赏者容易从个别事物过渡到理式,从而达到纯粹的观照状态”。①叔 本华以为,审美观照可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差别,达到物我合一以至忘我的境界,因此,他把审美活动当作解脱人生痛苦的工具。叔本华的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与资产阶级没落情绪的混合物,在现代资产阶级各派美学中有广泛影响。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1866-1952),提出“美即直觉即表现”,“美即成功的表现”,“丑就是不成功的表现”。他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感性认识(直觉)表现主观感情,这感性活动中的个别事物的意象,也就是事物本身,是由直觉创造出来表现主观情感的,而人在以直觉的方式认识一件事物或对事物有了一个意象时,就已完成了一件艺术品,因而人们的感性认识活动也即是艺术创造;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也就是用直觉来再造艺术家 所 创 造 的抒情的意象,因而可以得到和艺术家大致相同的感受②。这种美学观点否定了艺术的一切理性内容,把艺术降低成单纯的感性活动,是“为艺术而艺术”论“最极端的发展”。

叔本华和克罗齐,都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从右边来否定黑格尔。

这一流派,在揭示美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性能方面有某些合理性。但他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把能动的方面归结于精神、意识的活动,因而断定“美的本质在于意识或意识作用于物质的结果”。①这个流派显然是唯心的。

另一派以亚理士多德、狄德罗、柏克、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他们从客观世界中去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认为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亚理士多德(前384--322),针对他老师柏拉图的错误观点,指出“理念说”根本不能说明“理念”为什么和如何创造了具体事物,也不能解释不变的“理念”如何与运动着的具体事物相联系。他认为,“同单一并列和离开单一的普遍是不存在的”,因此,美的本质就在感性事物本身。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②他还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③。这种理论,否定了柏拉图从“美的理念”中寻求美的根源的唯心主义,继承了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正确地把握了美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的特点。这种理论,从古以来为许多美学家和艺术家所信奉。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提出了“美是关系”的著名论点,他说:“我把一切本身有能力在我的悟性之中唤醒关系概念的东西,称之为在我身外的美;而与我有关的美,就是一切唤醒上述概念的东西。'美’是随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灭的。” 他认为美包括客体对象本身形式方面的秩序、对称等安排的关系(“实在美”),也包括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联系等关系(“相对美”),而构成艺术美的想象,虚构的关系则是现实关系的反映。他强调指出:“我说一个存在物,由于我们注意它的关系而美,我并不是说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过去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说那里的实在关系”,“我的悟性没有给事物添一点东西进去,没有抹掉一点东西”。狄德罗的“关系”说,具有机械论的特点,但是,他肯定了美存在于客观事物的关系之中,并且意识到这种关系不仅包含自然形式的关系,而且包含了具有社会内容的种种关系。这就比亚里斯多德以来的美学家认为美在自然形式关系中的观点,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1729--1797),从对人们的审美感受的生理学的解释出发,认为美的感觉植根于人类要求维持种族生命的生殖欲以及社交愿望或群居本能,“爱”是一般美感的主要心理内容,是事物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基础。崇高感则来源于要求维持个人生命的要求,恐怖或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而那种虽然暗示危险而又并不真正危险的事物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晦暗、无限、突然等等属性,又是崇高感的客观基础。这些理论,虽然带有感觉主义的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缺点,但在揭示美的丰富的感性特征及其与主体的感受、情感联系等方面,却具有相当的正确性。

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定义。他在《生活与美学》中写道:“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而“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所以“美是生活”。他解释说:“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他强调,“生活就是美的本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理论,不但与轻视现实的唯心主义美学相反,而且也不同于偏重客观自然形式的一般的唯物主义美学,正确地抓住了美学问题的关键,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探讨美的根源。但由于他还不能以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社会生活,不理解生活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因而他在理论上还存在不少矛盾。

这个流派,把美的本质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性能或属性,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这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一般都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多半只从事物、现实、对象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等方面探求美的根源,不能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来闸明美的本质,带着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所以,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美学。

由上述可见,对于“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列·托尔斯泰不禁感叹道:“'美’这个词的意义在一百五十年间经过成千上万的学者讨论,竞仍然是个谜!”①其实,感叹者何止托尔斯泰?--二百多年前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就惊呼“知道什么是美的人竟如此其少”。②远在两千多年前,哲学家柏拉图曾借他老师之口无可奈何地承认:辩得头昏脑胀,只得一个益处,“那就是更清楚地了解一句谚语:'美是难的’。”③

我们应该怎样来回答这个难题呢?最好还是听听先哲们的高见吧。我们的祖先对于“美”,曾经有过比较明确的解释。

探险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

许慎《说文解字》释“美”: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徐鉉注:

羊大则美,故从大。

这个有趣的说明,与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把美与善等同的见解一致。虽还没有全部解决美的本质问题,但却相当形象而正确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关于美的唯物主义观念,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据《希腊的神话和传说》记载,克瑞忒岛国王弥诺斯的女儿阿里阿德涅公主,赠给雅典王子忒修斯一个线团和一柄魔剑,让他进入地下迷宫时,把线头拴在大门上,放着线通过曲折混乱的路径去杀死牛头人身的怪物,然后沿着线路走出来。许慎和徐鉉关于“美”的注解,正好象那条“阿里阿德涅线”,也许可以导引我们进出“美”的迷宫。

汉字“美”的产生以及《说文》上的解释,徐鉉的注,与“美”的意识的发展史完全相符。

“美”字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美”“羊”“大”等字的写法,在甲骨文与钟鼎文里,都与《说文》相似:

钟鼎文“美”:美;“羊”:羊;

“大”:大,大,小,否。

甲骨文“美”:笑,美;“羊”:竿,坐;

“大”:古,古,古。

“羊”字还有更古的写法--

钟鼎文“羊”:4,等,笔,?……甲骨文“羊”:¥,T,王,等,……

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来说,必是先有羊的发现,才有“羊”的观念;必是羊被大量猎取和驯养以后,才有“美”字的发

明。

这种事实初步表明,“美”的观念同事物对人的功利有密切关系。扩大一点来考察,即可看出,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不外是对劳动产品和工具的欣赏以及对于劳动能力的赞美,对某种价值的肯定,或对某种力量的崇拜。

据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大约在五万年前,不但已经制造骨器、石器,而且已经制造装饰品。装饰品中,有穿孔的兽齿、鱼骨、介壳和海蚶壳,还有用赤矿石染红的石珠。在黑龙江哈尔滨附近的顾乡屯发掘的大约二万 --四万五千年前的石器、骨器、角器、牙器等,器体整齐可观,制作技术也超过了“山顶洞文化”。原始人把工具打磨光滑,使形体对称,起初都是出于功用:光滑的表面,既便于手的掌握(把柄),也容易杀伤动物(锋刃);形体对称的工具,由于力的平衡,也便于使用。久之,人们便以光滑细致、平衡对称的工具为美。至于装饰品,最初是表示人们对于猎物的情感,或者“只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①。而用赤铁矿染红石珠,则不仅是对鲜艳夺目的色彩的愉快的生理反应,而且“红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赋予了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考古发现,人体尸骨的周围还撒满了红色的粉末,也可表明这种巫术礼仪的迹象。这种象征性的含义,显然是对某种力量的崇拜,而崇拜这种力量,又具有间接的功利性质②。

在法国考那克洞窟发现的壁画,据考证是二万年前的作品,是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壁画了。它的主要内容是动物,其中有被标枪刺伤的野牛。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是一万五千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创作,有二十五个动物,其中两匹野牛最生动。这些古代的艺术家,不只是单纯地描绘猎物,而且是赞美自己的劳动收获。

我国古代的《弹歌》,大约产生于四千五百年前,不但是我国最早的诗歌,在世界上恐怕也要算先行者了。全诗四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沈德潜注引《吴越春秋》记载善射者陈音对越王的话说:“臣闻驽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①四千 五百年前后,我们的先民还处在石器时代,群居野处,“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云云,自是宣传封建孝道的无稽之谈,但所说弹、弓、驽的时代,却大抵和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一致。照这位善射者的话看,弹,想必是比弓还简单的东西,应是原始的弓箭之类。这类工具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有重要意义。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曾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为发达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时熟悉其他许多发明;“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这首《弹歌》,无疑是我们的祖先对于弹弓这种“决定性武器”的强大威力的热烈歌颂;而仅仅八个字,就能把这种武器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情况生动地表现出来。甚至,从那急促轻快的节奏中,我们似乎还能感到古代英雄欢跳的脉搏。

荧时上述史实,进一步说明了人类“美”的观念的由来。普列汉诺夫还从近代发现的原始民族的审美活动中举出了大量的事例,证明在原始人类,审美的观念“是与许多复杂的观念联系着的”,而这些复杂的观念,都同功利的观念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他得出结论说:“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①。

“美”的观念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积累的增加,人们的审美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形态也更加复杂。最初,人们只能欣赏对自己的物质生活直接有用的东西,只创造自己的物质消费和生产活动所直接需要的产品,后来才逐渐有了满足审美欲望的“奢侈”品;而为了顺利地进行物质生产,祈求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保佑的巫术礼仪,亦即图腾崇拜这种原始的宗教活动就开始发生、发展。于是,我们看到,原始艺术,从合乎劳动需要而具有光滑、匀称等规则形式的简单劳动工具,慢慢发展到饰有彩色图案的手工艺品;从仅仅是合乎劳动节奏的劳动呼声,发展到适合巫术礼仪需要的复杂的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化装表演;从带有消遣性的传说故事,演变而成歌颂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史诗①。

生产的发展,是由狩猎到畜牧,再到农业的,因而对动物的美感比对植物产生得早,而对作为劳动对象的动物和劳动主体的人的描写的艺术,又早于对生活环境的描写的艺术。我们看到,在神话传说里,甚至在荷马史诗里,都没有单纯的自然风光;自然界只是当它给人们带来灾祸的时候,才被作为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力量反映在作品中。例如:《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样一种传说:

往古之时,四极废(四根顶天柱折断),九州裂(大地陷塌),天不兼覆(遮盖不严),地不周载(不能容载万物),火燃焱(音烂焰,大火延烧)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额音专,颛民即良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这是对远古时代水旱地震灾害和恶禽猛兽为患的痛苦生活的记述。其他如《羿射九日》、《夸父追日》中的烈日猛兽,以及《奥德赛》中的海洋风暴等等,也都是作为人的对立面存在的。到了生产力进一步发达的奴隶社会,自然逐渐被人类认识或征服,自然景物才作为人的陪衬而出现。如《诗经》中的比兴,前三世纪希腊诗人特俄里托斯的《田园诗》,以及前半世纪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牧歌》中的田园风物,都是为了表现人的心情而描写的。我国从汉代开始,才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诗文。至于山水花鸟画,更是在隋唐之际才大量出现。西方文艺的类似题材,也到文艺复兴时代才被重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过,人类“只有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才能够“自由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从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可以看到,人们的审美意识,随物质生产而发展,但又日益脱离物质生产的直接支配。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日益重视精神享受。这样,审美意识的发展,主要不是为了物质生活,而是为了直接促进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艺术生产;艺术生产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人们的审美意识。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的审美意识对于美的要求,也日益从内容转向形式,从实用的功利观念转向感性的反应。于是,人们也就力求从美的事物中寻找那些构成使人们感官愉悦的因素。这种要求,在审美观念愈发达的国家就愈强烈,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愈丰硕。例如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在数学与音乐的比较中,发现了完整、对称、节奏、和谐等形式美的诸因素。他们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音乐的刚柔不同的风格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影响;他们还发现,合乎“黄金律”的长方形(5∶8或1∶1.618)和完整的球形最美;他们并且用音乐和谐的原则看待一切事物,奠定了长期统治西方的“寓变化于统一”的美学原则我在我国,三千多年前产生的《易经》即已表明:在粗糙的器皿上加以饰就比原物美,而同为雕饰,素朴比华丽更为高雅。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漂亮的形式与充实的内容相结合,显得高尚)才算美。荀子主张“文”“实”兼备,认为“雕琢刻镂”,黼黻(音fǔfG半黑半白和半青半黑的花纹)文章”,是美的事物不可缺少的。南北朝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情彩》更认为,不但文章要有“文”(漂亮的形式),而且一切美的事物都必然有“文”。他说:虎豹无文,皮同犬羊;犀牛的皮虽然坚勒,但要涂上丹漆才美观。他还说:青、黄、赤、白、黑五色是“形文”,宫、商、角、徵、羽五音是“声文”,静、躁、力、坚、智五性是“情文”,由不同的“文”构成不同种类的作品。

无论中外,各个时代都有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苦心孤诣地探求美的形式因素。这一现象表明,随着审美活动的发展人们已经非常明确,美之所以为美,绝不能象苏格拉底等人所说的那样,只是物质“效用”表现出来的“善”,它还必须具有讨人喜欢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