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在热河的一次狩猎中,小弘历曾夸赞康熙为“第一巴图鲁”。巴图鲁这个称号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是明白的,有勇士、英雄的含义。但很多人却不一定清楚,巴图鲁这个封号从清初到清末有那些变化。

勇士巴恩斯现在的状况(巴图鲁这个称号)(1)

满洲赐号的传统由来已久,是给予文武官员有功者的一种郑重的美称,是一种恩荣。清初的赐号,文官和武将是分开的,文官学问高则赐号“巴什克”,如达海,刚林;武官有战功者赐“巴图鲁”号。但又不是仅仅只有“巴图鲁”这一个称号,此外还有“墨尔根戴青”、“额尔克楚虎尔”、“达尔汉”等称号。如多尔衮赐号“墨尔根戴青”,多铎赐号“额尔克楚虎尔”。

“巴图鲁”一说是蒙古语,一说为满语,有多种译音。从前我国北方某些马背民族都有专门赐给剽悍健儿的美称,如元杂剧《汉宫秋》中出现过“把都儿”一词,《元史》中有很多“八都儿”、“八都鲁”等。

清初,赐巴图鲁名号者并不多,而且获赠勇号的均为满族武将。从乾隆朝开始,巴图鲁勇号前加字样分为汉字和清字两种,清字勇号高于汉字勇号。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将汉字加于巴图鲁名号前,福康安的勇号“嘉勇巴图鲁”为第一次赏赐,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嘉庆、道光年间,巴图鲁之号开始赏赐汉人,并进而推广至文臣。咸丰时期文臣获得巴图鲁名号赏赐的多至十二人,此后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同治朝以后,巴图鲁名号已经开始泛滥,并且绝大多数赏赐给汉人。此外,清末时法国人毕乃尔、英国人麦士尼曾获得过巴图鲁的称号,到了这个时候,巴图鲁这个称号已经不仅仅是勇士、英雄的意思了,而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

综合来看,清朝赐号巴图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后金及清初的赐号比较严格,数量非常少,官员的品级也较高。清中后期赐号较多且有冒滥的趋势,并以中下级官员居多,据统计,清初获得巴鲁图称号的共50人,其中努尔哈赤时期18人,皇太极时期27人,顺治时期5人。

这50人之中有一批是为清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文官武将,武将如额亦都、穆克潭、多尔衮等,文官如额尔德尼、达海、范文程等。

勇士巴恩斯现在的状况(巴图鲁这个称号)(2)

而到了同治年间,清廷对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中有功的武职官员,其中一次性就赏给巴图鲁名号在百人以上的就有六次之多。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平定甘肃的动乱之中,一次性就赏给巴图鲁称号达223人之多。而且不仅人数众多,名目也很复杂,其中除了少数比较高级的官员外,大多数是一些中下层官员。

二,赏赐对象上的变化。清朝初期和中后期比较而言,获得赐号者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前期50人当中,有满洲八旗44人,蒙古八旗5人,汉军八旗1人,全部是八旗成员。

清中后期,汉族文武大臣已占绝大多数,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由于已经失去以往的战斗力,能够获得巴图鲁名号的已经少之又少,这说明清朝中后期八旗军队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满族统治者不得不依靠汉族官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

勇士巴恩斯现在的状况(巴图鲁这个称号)(3)

三,勇号名称上的变化。清初的赐号全部是满语,没有使用汉语赐号的情况。乾隆年间出现了清字勇号和汉字勇号之别,而且清字勇号高于汉字勇号,即使同是汉字勇号也有高下之分。

当然,关于巴图鲁的一些情况小编只是做了一个大概的梳理,其中肯定有不少遗漏之处,权当是一个知识点供大家来消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