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相对的是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1)

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因为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甚至会出现被害人与加害者之间彼此产生赞赏、喜爱的情感并结成融洽、友好关系的情况。

四因素理论

Fuselier G D认为,斯德哥尔摩效应的出现取决于4个条件:

1.被劫持者切实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

被劫持者确信劫持者掌握着自己的生杀予夺大权并且随时可以杀死自己,被劫持者就有可能表现出顺从行为,按照劫持者的意图去行动。

2.在被挟持的过程中,劫持者向被劫持者表达一些善意。

被劫持者会认为劫持者有仁慈之心;比如一些略施小惠的举动:在绝望的时候给你一碗饭,对自己的恩赐。

劫持者对被劫持者表达一些善意是斯德哥尔摩效应形成的重要条件。

3.除了劫持者的单一看法之外,被劫持者与所有其他观点、信息完全隔离。

被劫持者无法获得外界的信息,或者获得的是歪曲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劫持者就可以对被劫持者进行“洗脑”,进行再社会化,建立起新的“社会规则”,并让被劫持者适应新的 “社会”。

4.被劫持者对于处境的绝望。绝望是人类的一种负面情绪。个体在长期绝望状态下,会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拒绝成功的尝试。

七因素理论

James T. Turner认为,斯德哥尔摩效应的产生需具备7个条件:

1.面对面的交流。

当劫持者和被劫持者有面对面交流时,被劫持者对劫持者的动机、意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容易产生对劫持者行为的理解和情感认同。两者有日常互动,也容易出现情感联结

2.劫持期间暴力发生的时间。

在被劫持期间,如果劫持者无缘无故地对被劫持者施加暴力,被劫持者往往无法预期劫持者施暴的原因和意图,因此不会产生对劫持者的认同。但是,如果劫持者对被劫持者只有在她们不配合时才施暴,在其他时间则显得温和甚至是很有绅士风度,就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效应,当被劫持者中有人不配合劫持者时,其他被劫持者会认为不配合者破坏了“规则”,给别人的生命也带来了威胁,因此会站在劫持者一边,甚至协助劫持者惩罚破坏“规则”的人。

3.语言。

具有共同语言者,更容易产生心理的共鸣,不同的语言会对该效应的形成产生障碍。

4.个体的知识储备与经验。

被劫持者和劫持者的知识水平、经验、情商等直接影响着劫持者和被劫持者的互动模式。

5.文化结构。

大量的案例表明,在被劫持者被囚期间,如果劫持者以非敌意的方式表达,劫持者和被劫持者会产生认同,认同的方向取决于价值信仰的坚定程度。如果劫持者价值信仰更坚定,被劫持者就会对劫持者产生认同。

6.刻板印象。

特纳认为斯德哥尔摩效应出现后会强化双方观念中已有的对对方的刻板印象。

7.时间。

被囚时间越长,被囚者感觉获救的可能性越小,越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效应。时间越久,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折磨,在长期绝望状态下,会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 甚至失去对一些事情的判断能力。

心理学者深入研究发现

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随时都可以杀了他,被害人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被害人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甚至是呼吸,都会觉得是加害人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来说,这是“正常”的,毕竟人性都有脆弱的一面。

所以,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相对的是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2)

云子可信,助理企业it管理;云子可信,企业 IT 从未如此简单~ 算法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