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大型的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皇帝去宗庙祭祀的场景,但往往每个皇帝在去之前,都会让当朝的钦天监监正来为自己挑选一个所谓的"良辰吉时",而且对于钦天监,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对其非常重视。在某些特定场合中,皇帝在做决定时,甚至都会参考当时钦天监监正的意见。由此可见,钦天监的地位是很高的。那么钦天监到底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存在呢,为何历代君主如此看重。

古代的钦天监是哪个部门 34钦天监(1)

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来看,"钦"是一种敬词,有叹息、钦佩的意思;"天"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天空;"监"通常是指古代的官名。放在一起,就是钦佩天空的一种官,引申来看,就是专门监测天空情况的。准确的来说,钦天监是一个官署名,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职位,类似于如今的一个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观察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比如星辰的运动轨迹,再通过这些自然现象来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和现在的天文台、气象局类似。实际上它也就是古代的国家天文台,地位自然很重要了。

古代的钦天监是哪个部门 34钦天监(2)

古代的钦天监是哪个部门 34钦天监(3)

钦天监作为一个部门,那么自然有自己的分科,主要有天文科、漏刻科、回回科、历科。天文科,很好理解,主要就是负责观察天象;漏刻是一种计时器,所以漏刻科和时间有关,主要负责制定时间;回回科比较难理解,回回是指《回回历法》,是一部阿拉伯天文历表,里面主要讲了一些推算天文的方法。回回科也就是负责推算的;历科和历法相关,主要利用与天象相对应的方法来推算时节日历。它和回回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回回科是用"回回之法"来进行推算的。除此之外,各种天象异像、祭祀占卜,测算吉凶也都是钦天监在掌管。

古代的钦天监是哪个部门 34钦天监(4)

"钦天监"这个名称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在此之前它并不叫这个名字,它的名称也经历了很多变化。秦汉时期,称之为太常所。到了隋朝的时候,原本叫做太史曹,后来被隋炀帝改名为太史监。唐代时改名最为厉害,太史局、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这几个名称都出现过,最后才决定改名为司天台。在五代十国时期,又被称为司天监。后来宋朝时,也依旧延用了这个名称,没有改动过。同时期的辽国和宋朝一样,称它为司天监,而金国则叫做司天台。到了元朝,依旧逃不过被改名的命运,叫做太史院。直到明清才稳定下来,一直都叫钦天监。

古代的钦天监是哪个部门 34钦天监(5)

虽然钦天监的名称在变化,但是从中依旧能够看出,历朝历代都设置了这个部门,说明天文气象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名称在改变,同时,它的职能也在变化着。因为并不是历朝历代的钦天监都主管天象的,刚开始时它主要做的事情,就像是一个君主的秘书,专门给君主来起草一些文书的,是个做文职的。然后开始记载一些历史,编写史书等等,到这就有点像史官靠拢额。后来还开始管理一些珍贵的书籍,到最后才慢慢演变成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像天文台一样,观察天象。

古代的钦天监是哪个部门 34钦天监(6)

中国人敬畏自然是有迹可循的。从古人开始,人们对于天象星辰都是保持着一种神秘而尊敬的情感,尤其是当人们经历了来自自然带来的灾祸时,那种束手无策,就更增添了古人对于天象万物的尊敬。久而久之,上到君王,下到普通百姓,在做任何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组织大型的祭祀活动。尤其是君王,经常需要钦天监来进行占卜测算,以探吉凶。有时,也会听从钦天监的建议,进行祭天仪式。钦天监的存在,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万物深深的敬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