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大宋奇案(大宋奇案花季命丧嫂子卧房)(1)

北宋景佑年间(公元1034——1038年),耀州有户姓崔的人家,户主崔成年逾五旬,妻子冯氏小其两岁,夫妻二人有一子一女,儿子崔升娶妻杨氏,生有一子名崔玉,女儿秀秀年幼,还未出阁。崔家在城郊经营着一个茶肆,茶肆楼上有六七间客房,以供过往客商居住,一家人勤劳,足可温饱。

谁知人有旦夕祸福,这年秋,崔升酒后坠塘而亡,杨氏成了寡妇,此时她才二十三岁,娘家人和崔家族人以及乡邻都建议其改嫁。杨氏貌美姿色使得酒肆生意很好,崔成夫妇贪财,认为儿媳改嫁会影响生意,同时还少了个帮手,便以贞洁和孙子年幼为由,不同意儿媳再嫁,杨氏明白公婆的意思,也舍不得三岁的儿子,便打消了改嫁的念头,一心一意操持家务。

婆婆冯氏疼爱孙子,每晚都让他睡在自己屋中,儿媳杨氏住东厢房,女儿秀秀住西厢房,崔成与小伙计苗山住在前院酒肆。原本一家人相处和睦,衣食无忧,但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七月的一天,崔家却遭逢变故,十七岁的秀秀竟死在杨氏房中。崔成夫妇虽然悲痛但并未报官,因秀秀自小有心悸,便叮嘱儿媳杨氏,对外就说秀秀是心悸突发暴毙而亡。

真实的大宋奇案(大宋奇案花季命丧嫂子卧房)(2)

杨氏心中存有疑惑,但她不敢违背公婆的意思,只得顺从。两日后,崔家为秀秀操办后事,殡葬入土。秀秀生前曾与纸扎铺黄掌柜的小儿子有婚约,黄家早已下聘,成婚日期定在来年春天,现在秀秀死了,黄掌柜便托人前来要回聘礼。崔成夫妇吝啬贪财,竟一口回绝了,黄掌柜气愤不已,一纸诉状递到衙门,状告崔家骗财,同时还怀疑未来儿媳死因有疑。

耀州治所于华原县,知州蔡大人便将此案交于华原知县李士方处理,李士方为官清明,既然黄家对秀秀的死因有疑,便决定开棺验尸,先弄清秀秀的死因再做判决。仵作为秀秀验尸,发现她双拳紧握,面部扭曲,查验无中毒迹象,符合心悸暴亡的特征,但检查秀秀下体后,发现她死前曾遭人侮辱。

李士方听完仵作禀报,认为秀秀之死别有隐情,就将崔成夫妇和杨氏传来大堂审问。杨氏交代,事发当晚自己刚刚躺下,小姑子秀秀一脸惊慌过来敲门,说自己卧房墙角有个小洞,方才竟有条蛇探出头来,杨氏胆大,就找了块儿瓦片将洞口堵上。秀秀胆小,不敢再睡在自己房中,杨氏就和她换了卧房。

真实的大宋奇案(大宋奇案花季命丧嫂子卧房)(3)

杨氏说当晚自己瞌睡得很,换房后就睡着了,直到五更鸡叫才醒来,回东厢房叫秀秀起床时,发现秀秀已经死了,当时秀秀盖着薄被,只穿着贴身裘衣,下身有血迹。杨氏赶紧将公婆唤来,公婆当时很伤心,哭着为秀秀换上新衣,因秀秀自小有心悸之病,公婆便说是死于心悸暴亡,两日后就出殡埋葬了。

李士方转问崔成夫妇,崔成说女儿自小就有心悸,可能是因为卧房有蛇造成的紧张,以致诱发心悸而亡,冯氏则说女儿秀秀下身的血迹,是女子的月信而已。李士方看着崔氏夫妇和杨氏,心中思虑:“仵作验尸,证明秀秀死前曾遭人侮辱,冯氏作为母亲,怎会分不清受辱和月信的区别,又怎会如此草率就处理了后事?看来崔成夫妇绝对有所隐瞒。”

正在李士方准备对崔成用刑时,仵作匆匆赶来,原来他在复检尸体时,用力掰开秀秀的双手,发现她右手中握着一块儿雕刻狼头的绿松石。跪在堂下的杨氏听完仵作的话,说道:“大人,能否让小妇人看一下。”仵作将绿松石递给杨氏,杨氏仔细一看,大声说道:“大人,我知道是谁害了我家妹妹。”李士方追问:“快快说来。”

真实的大宋奇案(大宋奇案花季命丧嫂子卧房)(4)

杨氏说:“大人,这块绿松石是一个叫何良的商贩之物,这人在我家小店住过多次,有一次他将绿松石丢在廊上,还是小妇人捡到还给他的,这石头下面有个缺口,就是那次掉落碰掉的。”杨氏说完后,李士方质问崔成,这个何良是哪里人士,现在何方?崔成支支吾吾,说自己不清楚,李士方命人去崔家小店传唤伙计苗山,并让他将“店历”一同带来。

经过对苗山的询问和对店历的查询,得知这个叫何良的人是华州人,据苗山说,何良是在小姐秀秀出事的那日上午离开的。因崔成夫妇和杨氏都有嫌疑,李士方暂将三人关在牢中,并叮嘱苗山,照顾好杨氏的幼子崔玉,与此同时,他派人即刻赶往华州抓捕何良。不日后,何良被抓回华原县,李士方将一干人等带上大堂,严审之下,何良认了罪,令众人没想到的是,此案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崔成夫妇。

原来何良行商经常住在崔家小店,杨氏的美貌早就令他垂涎欲滴,一次酒后色心大起之下,竟然偷偷对崔成说了心中所想,表示愿出百贯求一夜之欢。崔成虽贪财,但心中还是犹豫,便和妻子商量,冯氏比丈夫更贪财,笑着说道:“我们辛苦一年也赚不到这么多钱财,不如就依了他,待晚间我给儿媳茶中放下迷药,让何良成其好事,就算儿媳次日有所察觉,碍于面子她也不好发作。”这两口子一拍即合,为了钱财竟对儿媳下了手。

真实的大宋奇案(大宋奇案花季命丧嫂子卧房)(5)

当天晚上,冯氏偷偷在儿媳茶水中放了迷药,谁知杨氏喝下茶水准备入睡,小姑子秀秀见到蛇跑来求助嫂子,杨氏疼爱秀秀就换房而睡。约二更时分,何良偷偷进入杨氏房中,何良不知道睡在床上的是崔家的女儿秀秀,见其反抗就捂住口鼻强行侮辱了她,秀秀挣扎中将何良腰间的绿松石扯下握在手中。何良得偿所愿,抽身离开,秀秀原本就有心悸,又羞又怕连带惊恐,心悸突发丢了性命。

次日一早,杨氏发现秀秀惨死,崔成夫妇虽然心中气愤,但女儿之死是自己一手造成,传扬出去颜面何在,为了面子只得吞下这个苦果。何良得知出了岔子还闹出人命,为了封口,就又给了崔成夫妇一百贯,崔成夫妇也不想将此事闹大,就收了钱财,并让何良赶紧离开,以免出现变故。何良走后,崔成夫妇对外说女儿死于旧疾,还叮嘱儿媳不要乱讲,而后匆匆埋葬了女儿。

原本此事并无他人怀疑,但崔成夫妇的贪心害了自己,他们竟然贪图钱财,不愿归还黄家的聘礼,结果惹怒了黄掌柜,跑到衙门报案,这才东窗事发。案子到此时已经真相大白,李士方对崔成夫妇的恶性暴怒不已,将崔成夫妇和何良一并判了死刑,同时吩咐杨氏,将当初收取黄家的聘礼如数退还,这桩奇案也就此了结了。

此案结语:

一个“贪”字道尽世间善恶,崔成夫妇为财设计儿媳,纯属无德;害了女儿性命,为财为面子隐瞒,实属无良;过后不肯归还聘礼,更属无义。这等无德、无良、无义之人,最后的结局也是因果报应了。

何良贪的是色,也因此丢了性命,色字头上真的有把刀。

杨氏心地善良,冥冥之中似有上天帮助,机缘巧合竟躲过一劫。

此案最可怜的就是秀秀,无缘无故糟了噩运,亏得李知县善断,才为她洗了冤情。

明清奇案:寡妇遭奸杀,秀才入狱,孩童玩耍红肚兜,揭开此案真相

明清奇案:男子私会女子,却错抱其母,荒唐之举险酿千古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