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信网

信网12月27日讯很多人提起变形金刚,第一时间想起的角色不是汽车人领袖“擎天柱”,也不是反派BOSS“威震天”,而是那个帅气的“大黄蜂”。

作为一个本来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的变形金刚,“大黄蜂”收获了无数粉丝的热爱与追捧。直到现在,人们提起“大黄蜂”,那辆帅气黑黄色雪佛兰科迈罗的经典形象就浮现眼前。

今天,青岛地铁有了自己的“小黄蜂”——黑加橙的配色和流畅线条的颜值加持使它刚在轨道上运作时便引来了围观。更重要的是,它是青岛地铁员工亲自参与设计和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是检测接触轨设备的有力助手,更代表着智能化运维实现了一大重要节点。

它所在的轨道是接触轨,是向电客车传输电能的重要设备。如果把电客车类比成人体的躯干,那么接触轨就相当于血管,而电能就是血液。通过集电靴与接触轨接触获得电能,地铁车辆才能运行。

那么为了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行,这只“小黄蜂”是怎么工作的呢?它可不像看起来的那样,小小的身体里有大大的“黑科技”——

“黑科技”1:智能避障

“小黄蜂”装置配备了能360°环绕扫描环境的高精度雷达,能够在巡检过程中,自动识别前面障碍物进行紧急停车操作。同时,还能在巡检中智能识别后方有无巡检人员跟随,如果没有人员跟随就会立即停车,规避巡检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黑科技”2:3D还原

“小黄蜂”装置配置的3D相机能够完全扫描接触轨受流面的完整轮廓,并结合设备的里程传感器计算出对应位置接触轨的导高值、拉出值等数据,将整个接触轨进行3D还原,使得巡检结果更加直观简洁。

变形金刚大黄蜂可以讲话了动画(变形金刚小黄蜂)(1)

( 来源:青岛地铁)

“黑科技”3:智能巡检

“小黄蜂”装置还配备了3D激光轮廓扫描设备、工业图像采集装置、智能行走装置、可360°环绕扫描环境的高精度雷达,通过全方位的扫描设备周围环境,搭配独特的算法,使得设备能够智能识别巡检过程中的设备异常数据,发现异常自动报警,提示人员现场查看。

“黑科技”4:自主分析

“小黄蜂”可以专门分析装置端软件采集到的所有数据,添加3D还原算法以及滤波算法就能完美还原第三轨的完整轮廓,对采集到的数据更加精确的计算出导高值、拉出值、磨耗值等数据,并生成专用Excel数据报表,提升工作效率。

青岛地铁“小黄蜂”的投入使巡视可靠性大幅提升。相比于传统接触轨的巡视方式,“小黄蜂”通过工业相机及LED光源对接触轨受流面进行扫描及视频录制,可有效发现接触轨异常状态,提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作出调整,有效避免了故障隐患的发生。

同时,它具备高频率、高标准检测设备的可行性,能够为智能化运维提供大数据支持,检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由预防性维护逐步向精益化维修提供重要决策依据;而且通过大量数据的采集及后期对数据的科学分析,能及时判断接触轨设备状态,提前发现设备隐患,实现智能化检修。

在提高维修质量的基础上,“小黄蜂”提高了检修效率,减少了人工作业量,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数据显示,使用移动式接触轨检测装置,同一时间较人工测量效率约可提高20倍(人工测量速度为0.5km/h/2人次、移动式接触轨检测装置平均移动速度5km/h/1人次)。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青岛地铁“小黄蜂”的问世不仅仅是一项科研创新的完成,更是青岛地铁在建设“智慧地铁”道路上的一次探索,有效填补了接触轨行业智能化的空白。青岛地铁也将继续秉承“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提高检修效率,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增强供电设备检测水平,为实现畅达幸福提供不竭动力。

信网记者 顾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