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生病操碎心的说说(为患病儿子撑起一片天)(1)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张进宝/文马佳琦/图通讯员李虹李海虹

父爱如山。“智敏,该起床了,我一会儿要到镇上去打工了。”6月15日清晨6时许,家住万全区丽阁雅园小区中的王尚勇就早早起床了。

睡在同一张床上的27岁的儿子王智敏也醒来了,王尚勇与妻子边素芳帮儿子穿好衣服,把他抱到轮椅上,边素芳给爷俩热了一口旧饭。帮儿子吃过饭后,王尚勇拿着工具到万全镇上打工去了。

王尚勇走后,妻子边素芳收拾完家务,给儿子喂药、按摩。

中午时分,王尚勇从镇上回来和妻子一起做午饭。吃饭时,他特别关心儿子的体温,因为身患重症肌无力、肢体二级残疾的王智敏身体状况很不稳定。

下午,洗完衣服,王尚勇又乘坐客车去市区给儿子买治肌无力病的药,再给自己买些降血压药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

王尚勇今年49岁,万全区孔家庄镇孔家庄村村民。

“孩子7岁那年,正在上一年级,出现了全身无力、肌肉疼痛萎缩、经常感冒发热的症状。”王尚勇说,从此,他就踏上了为儿子治病和照顾儿子的道路。

为此,王尚勇四处求药问医,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几年下来,钱花了很多,病情却一直不见好,儿子甚至不能行走了。但王尚勇还是决定,去北京大医院找医生。

他卖掉家里的口粮,又向别人借了几百元钱,带着儿子去了北京。北京的专家诊断:王智敏患上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种目前医学上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

这对于王尚勇来说,简直就像晴天霹雳一样,他嚎啕大哭了一个下午。

王尚勇对儿子说:“小敏,坚强起来,爸爸一定会治好你的病,爸爸一定会照顾好你的!”

从此,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王尚勇的身上。

病情严重的儿子王智敏瘫痪了,每天做饭、喂饭、擦身体、清理大小便、做按摩、洗衣服,这些事都是王尚勇亲自做。

“我的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是我坚强地活下去的精神支柱。”王智敏对“父爱如山”这句话理解得淋漓尽致。他说,多少年来,为了方便照顾他,每晚父亲和他睡在一张床上,这一睡就是20年。

为了一家人生存,王尚勇白天打工,晚上照顾儿子,帮儿子按摩。王智敏喜欢玩电脑,喜欢听歌,王尚勇就省吃俭用,买回来一台二手电脑,鼓励他跟着电脑多听、多唱。

“爸爸总是对我说,苦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呢?”王智敏说,父亲王尚勇经常鼓励他,经常开导他,要坚强地面对疾病,好好地生活。

因为多年的劳累和操心,49岁的王尚勇头发白了许多,看上去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差很远。他的身体其实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病。

“小敏,你放心,爸爸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家中再穷,爸爸再苦,也要为你治病。”这是埋藏在王尚勇心底的一句话。

“想起我的爸爸,我就泪盈满眶,他为了养育我,不知付出多少心血,无论日晒雨淋,还是严寒酷暑,他都要外出打工。爸爸,我的好爸爸,您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这是王智敏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恩。

多年来,为了给王智敏治病,王尚勇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如今欠下外债好几万元。王尚勇的妻子无工作,在家照顾儿子,二儿子王学敏正在读高一,正是用钱的时候,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王尚勇一个人打零工维持。

“现在买一盒进口的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药就得300多元钱,一盒能吃半个月。”说着,王尚勇从桌子上拿起了一盒前不久托人从北京捎回来的药。

就在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政府部门向他们伸出了温暖之手,为王智敏办理了低保;残联也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经常上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多年来,王尚勇照顾残疾儿子王智敏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在王尚勇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是父爱如山。”孔家庄镇一位干部说,“这样的好人,要学习、要尊重、更要关爱。”

■入选理由

自从儿子王智敏7岁患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后,王尚勇就用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空,每天为他喂饭、擦身体、清理大小便、做按摩、洗衣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天期盼儿子的病能出现奇迹。王尚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父爱如山”的内涵。

■记者感言

二十年如一日,多少个日日夜夜,王尚勇守护在儿子身边,精心照顾儿子的衣食起居,尽到了父亲的责任。王尚勇常说:“我是为了儿子活着。”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位父亲的大爱,让我们为他点赞。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度过幸福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