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春,几个带着常州口音的人找到上海华通开关厂技术员刘忠云,一见面就直奔主题:“我们出20万买你这个人,再给你一个厂和一套房。”刘忠云婉拒了,但承诺只要碰到技术问题他愿意帮忙解决。此后,利用星期天,他来往上海与常州,经常为乡镇企业提供指导。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

刘忠云作为星期日工程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2)

改革开放初期,借力上海“星期日工程师”,常州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成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在全国掀起“大小城市学常州”的热潮。

常州与上海,有着“一衣带水”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更有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相通、脾气相投。如今,常州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与势”,加快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全方位接轨上海、融入上海。记者跟随“奋进新常州 建功新时代”全媒体新闻行动,探寻常州与上海的新情缘。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3)

常州城市新貌

百年工商筑新梦

虽然身处常州,但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潘正颐的微信上,地区一栏写着“上海杨浦”。这不仅是他的家乡情结,更是创业之源。“我的父母辈都在杨浦工厂工作,记忆中工厂前总是挤满来自全国各地的厂商。”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煤气厂……杨浦诞生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十三个“第一”。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4)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5)

同一时期,距离上海180公里之外的常州,得益于上海“星期日工程师”带来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与兄弟城市共创“苏南模式”。

“当工业造就的荣光以最平凡的方式出现在生活里,也许从那时起,就注定了我与工业一生的羁绊。”潘正颐2018年创立微亿智造,公司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质检机器人,填补产品表面缺陷检测的市场空白,是国内唯一一家将人工智能设备大规模应用在工厂现场的企业。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6)

微亿智造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质检机器人

大屏幕上,5G AI质检示范车间跃然眼前,从人工肉眼识别到智能化AI检测,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检测准确度从95%提升至99%。“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制造业,帮助中国工业‘换道超车’,用工业人工智能 人机结合场景应用,降低生产劳动强度,同时收集并分析生产大数据,从数据中找到生产最优解,从而真正解放生产力。”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7)

微亿智造与精研科技合作5G 智慧工厂

提及研发中心设在上海,企业总部放在常州,潘正颐形容:“缺了生产场景,工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不可能发展,这就好比植物离开了土地,鱼儿离开了湖水,来到常州就是为新技术找到了生长环境。”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重要发祥地,常州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工业企业超过6万家。国家工业41个大类,常州有33个,207个中类常州有189个,666个小类常州有598个。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8)

中以常州创新园

今年,常州出台《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智改数转”成为“超级马达”。

其中,常州深度融入上海产业链,为上汽集团、特斯拉等行业头部企业提供配套,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更好推动两地产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一江清水向东流

站在常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门口,抬眼可见一抹红色的标语雕塑,书写着生态长江的治本良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视线望向远处,雕塑的背后,一家大型环保公用及循环经济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厂房矗立于蓝天白云之下。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9)

常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前雕塑

长江滋养着长三角广袤之地,推进长江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确保“一江清水浩荡东流”,需要各地协力共奏。一个多月前,随着常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生产设备被拆除,常州长江岸线1公里内已拆除28家化工厂。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0)

常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虽然岸线最短,却曾是功能布局最全、“化工围江”特征最明显的区域之一。2013年,常州滨江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达到127家,集中了常州全市45%的重大危险源。每家企业到江岸线的距离,都在1公里内,它们所在的江、河岸边的总长度近10公里。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1)

长江常州段岸线示意图

这些企业产值可观,仅亚邦公司去年产值达14.3亿元,但长江沿岸“去疤疗伤”刻不容缓。常州“砸笼换绿”,加快“退”的速度,近五年来先后累计投入165亿元,大力实施沿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能淘汰、生态治理修复、监管能力提升等四大工程,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截至去年底,企业数压缩至47家。既要留白,也要增色,关停腾退后实施复绿,目前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80.6%,居江苏省第一。

常隆化工是一家60多年历史的老农药厂,位于沿江1公里内,处于藻江河入江口。常州将其作为腾退的第一家化工企业,并在原址上建成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如今工业遗风的场馆内,保存着上世纪50年代的化工厂手绘图纸,展陈着沿岸化工企业拆除前后的影像对比。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2)

部分化工厂拆除前后影像对比

各在水一方,共饮一江水。长江上下游水土相连,在常州岸线边顺流而下200公里,位于长江“门户”的上海崇明,也经历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阵痛”。20年来,上海推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使崇明岛成为鸟类的天然博物馆、候鸟的天堂。

走出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沿岸的工厂码头正化身柳堤苇岸,日渐清澈的江水里,江豚活动明显增多,这是常州与上下游城市共同谱写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盛夏时节,走进常州溧阳庆丰村,稻田花海一望无际,农家小院荷花满池,呆萌青蛙雕塑点缀其间,红黄蓝三色描绘的“彩虹公路”溧阳1号公路穿村而过。眼前美丽乡村的图景,将常州名家赵元任的乡愁之曲化为现实。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3)

“教我如何不想她”融入常州城市形象

这份乡愁,也根植于赵璐心里。虽然从上海回溧阳老家小住一月有余,但这样的景色她还是看不腻。“这次在老家待得久,四周都去逛了逛,感觉变化真大。以前读书时路过这里,还是一片农田。”赵璐指了指远处的庆丰小火车站,“现在不仅有精品民宿,还能买到特色米酒馒头,自然景色也更美了。”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4)

庆丰小火车站

庆丰村的变化,不止于此。破猪圈成了美术馆、旧房子成了咖啡馆、空房子成了电影院……通过打造“金色庆丰、艺术田野”农旅项目,举办丰收节、田上风筝节、稻田音乐节等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亲近大自然。文化项目的引入也打开了当地优质农产品的销路,去年丰收节,村民自创品牌庆丰馒头意外“走红”,一天售出3000只。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5)

庆丰村推出特色农产品

依托良田沃野独特优势,打造农文旅新业态,庆丰村从经济薄弱村变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58万元的网红村,年接待游客量100多万人次。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6)

丰收节

庆丰村的故事,如珍珠般点缀于溧阳1号公路。这条全长365公里的彩虹路,从乡村小土路变身网红景观道,蜿蜒盘亘在溧阳山水间,串联起312个自然村和2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带动溧阳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选择到溧阳旅游康养。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7)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8)

溧阳1号公路

常州位于长三角居中位置,26年前沪宁高速公路建成,作为“串线”中的一点,常州见证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如今,常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公铁水空管”运输方式齐全的地级市,机场、高铁、高速、水运能在15分钟左右快速转换,常泰长江大桥、常泰铁路的建设正构架起联通京沪杭的全新快捷通道,成为左右逢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与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实现无缝对接,常州“朋友圈”逐步扩大。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 从星期日工程师到长三角中轴枢纽(19)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武进站综合交通枢纽效果图

再过几天,赵璐和丈夫就要开车返沪,她计划下回带上海朋友来玩,“开车不到3小时,高铁更快,只要48分钟,特别方便。希望家乡的美好,能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