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终于等到您,还好我没放弃!您终于来了!这里有您最想知道的!这里有您最想不到的!这里有您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总之,您来对地方了~那么下面就让我带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不衰、难以超越的文化魁宝,这些文化艺术以不同的形式彰显于世,不仅底蕴丰富、多姿多彩,还在后人的不断完善中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像众人熟知的百家姓、古诗词、对联。

本期我们先不谈别的,先来说说对联!

只有上联的对子(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1)

对联在历史长河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身为华夏儿女,可以不必出口成章、咬文嚼字,但一定要知道对联的魅力。而且,对联灵活度很高,可随时随地、随人随景做出不同的书写方式,从古至今因对联发生的趣事数不胜数,最长最短最奇葩的对联时常出现,但这么一个对联满含讽刺寓意却令人拍手叫好。它有何独特魅力能流传数年还被人谨记?

女子水性杨花,下口大于上口

这件事发生在三六九等、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的清朝康熙年间,而这个对联出现在一位嚣张跋扈、蛮横无理、水性杨花女子的新婚之夜。这家女子姓吕,吕女子相貌平平、家境优渥、衣食无忧。

但令人愤怒的是,她家族财富并非祖上勤劳致富而来,而是坑蒙拐骗而来,她的家人依仗武力勾结官府、欺压百姓、掠夺财富、横行霸道,使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众人敢怒不敢言!

吕小姐身为女子,毫从无妇道意识,完美继承了家庭的不良风气,为人刁蛮任性、尖酸刻薄,毫无道德底线,除了性格不好,她的私生活也受人诟病。吕小姐行事我行我素,水性杨花的她和多名男子有私情,她的家人从未觉得吕小姐行为有何不妥,在当时的环境下,吕小姐堪称众多女子中的一股泥石流,引得男女老少一片鄙夷。

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吕小姐早已臭名远扬,尽管吕府愿意陪送不菲嫁妆也无人愿意迎娶如此滥情女子,娶得此女且不说鸡犬不宁,光是绿帽子怕就会戴得防不胜防。

只有上联的对子(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2)

封建时期虽然物质匮乏、思想保守,但古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学识风度,对于一些非道义之事,即使反感也不会像现在的键盘侠那般口无遮拦、说尽呃话,他们会以最温柔的方式表达最厌恶的情绪。

在吕小姐成婚之际,收到了一个上联叫做“下口大于上口”。

这个有深层寓意的“开车”对联令女子羞红了脸、引男子拍起了手,古人一言不合就“开车”也是相当有趣。

男子欺男霸女,邪人多过正人

即使出了两万两的天价陪嫁也无人前来应聘,眼看吕家小姐年龄越来越大,吕府着急不已,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姓徐的公子前来提亲,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徐家公子也并非善类,他家庭富有却仗势欺人、欺压民女、花心滥情,两个人都非正经之人,能够喜结连理也算是“门当户对、天造地设”,众人看到民间魔王成婚不由得一喜,这不仅解决了两个祸乱人间的祸害,愿彼此相互降服,能够还给众人一片安宁。

他们成亲当天轰动一时,这个轰动不是发自内心的祝福,而是对两个极端之人的好奇,谁也不会想到吕家女子有人娶、徐家公子有人嫁,更不会想到这对“绝配”可以成亲成婚。

只有上联的对子(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3)

一些满腹才华的文化人听闻此事后,在众人的煽动下,为新娘新郎送去了匿名对联“下口大于大口,邪人多过正人”。对联寓意深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深谙社会的徐吕夫妇来说,这幅对联简直是他们新婚之夜的阴影!

对联堪称三绝,骂人反成经典

这个对联堪称三绝:

一绝:骂人不带脏字,拆台不留痕迹,上联影射了吕家女子放浪不羁、毫无羞耻,吕小姐不仅口无遮拦,更是放纵不羁,下联直指徐家公子作恶多端,所行恶事多过善事,不用指名道姓直接把二人批得体无完肤。

二绝:拆字极为巧妙,合字极为经典,如何看出这幅对联说的就是吕小姐和徐公子,大口和小口为吕,斜人和正人为徐,徐子的左右类似于人,古人以图命字,所以斜人和正人合为徐,不用任何的语言修饰,直接拆字对联巧妙地引双方对号入座,不得不说古人智慧堪称一绝。

三绝:明人不说暗话、上下平仄对称,无论是结婚的场景还是上下联的发音,均符合对联的逻辑,很多人为了拆字而凑字,这个对联简单易懂、逻辑清晰、平仄对称,堪称一绝!

虽然对联在封建时期的熟识度极为广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众人或多或少都能信手拈来几句经典对联,但吕小姐和徐公子收到这幅对联怎会不知其影射含义?

只有上联的对子(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4)

小结:

不得不说,古人连骂人都如此文艺。

难怪现在社会的人经常引用古人诗句来表达语意,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一字可以表达多意,一词可抵万句,它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想不经典都难!

而对联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独具魅力,自它诞生起,就备受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迷之青睐。在物质匮乏、娱乐单调的封建社会中,对联是文人墨客交流学识、以联会友、比较文采的纽带,在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社会中,对联是各行各业祈福求愿、切磋交流的载体。

短短几个字包罗万象、寓意深远,可见古人其先进智慧。

有人说:匿名之人实在过分,即使二人作恶多端,也不应在新婚之夜送上如此羞辱对联,也许他们可以痛改前非、浪子回头呢,婚礼是一个人一生的记忆,这幅对联估计会让双方心生隔阂、刻骨铭心;也有人说:二人本身就是一丘之貉,若非他们欺人太甚,怎会有人做出下策以此泄愤,这是咎由自取。

只有上联的对子(上联吕府姑娘下口大过上口)(5)

匿名者必定也是“神人”,像这样随性发挥的对联足以见证匿名者的文学素养之高,对联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能考验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能够将对联巧妙地运用到新郎新娘的名字中,并且将他们的人品影射出来实属不易。

中国对联千千万,你觉得这个对联经典吗?

参考资料:《对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观看文章的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说的,或者是想对我想说的,欢迎你们在评论区留言,你们的每一个评论都是小编的最大的鼓励,明天小编会用最大的努力给大家分享新的文章,喜欢文章的朋友,记得给小编点个关注,收藏,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