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桂系领袖、曾经在蒋介石下野期间担任国民党领导人的李宗仁回到大陆,这给了台湾相当大的震动。

蒋介石父子立即派人通知两岸联络人曹聚仁,告诉他蒋经国将亲赴香港,与他商谈台湾和平统一问题。

曹聚仁接到消息不敢怠慢,立刻动身前往北京,准备与北京方面的领导人商量谈判策略。

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就一直为了和平和统一而奋斗。

在1965年之前,两党已经经历了两次秘密谈判,对于第三次谈判,北京方面对此十分重视,愿意谈判。

而曹聚仁在得到我方态度之后,马上赶回香港,等待与蒋经国见面。

蒋经国并没有在香港上岸,而是在海边那一座轮船上与曹聚仁相见。

蒋经国详细的听了曹聚仁转达的中共方面的意见,然后就满意的告诉曹聚仁,让他整理好谈判内容,准备去见蒋介石。

就这样,蒋经国将曹聚仁接到台湾,蒋介石在自己的官邸接见了他。

谈判很顺利,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六项共识,和平统一就在眼前!

可临门一脚,终究还是发生了意外。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距离一步之遥的统一之路再次中断,而这三次秘密谈判又都是什么情况?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

让我们一一述说:

·第一次秘密和谈——“和为贵”

1953年7月,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宣告着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中国以莫大的勇气和巨大的牺牲,宣誓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全世界都不敢再小视中国,这只已经睡醒的狮子。因此在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局势开始有所缓和。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对台政策也开始有所改变。不再单纯地依靠武力,而是转变为力主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1955年5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扩大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作出了《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2)

刊登1955年亚非会议闭幕的报纸

其中有几句话说得很清楚: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也明确的说:“用谈判来解决问题嘛,……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最后都是用谈判解决的,台湾问题也可以用谈判解决。”

到了1956年的春节,毛主席针对国民党提出了“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以诚相见”的方针。

对台政策的转变,感动了一个人,他主动站出来,要求为了两岸关系去奔走。这个人就是当时已经75岁的章士钊先生。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3)

章士钊

这时的章士钊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他在1956年元旦的招待会上,向周总理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去香港以探亲的名义,同台湾方面进行联系。

章士钊的主动请缨,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同。

毛主席亲自把章老请到中南海菊乡书店,拿出一封长信交给他,这封信是毛主席亲自写给蒋介石的。

章士钊不敢怠慢,抵达香港后立刻联系了他的老同学许孝炎。

许孝炎现在是《香港时报》的社长,曾经在国民政府担任宣传部部长。如今算是负责台湾政府在香港的宣传喉舌。

章士钊把北京政府的意思告诉了许孝炎,并把毛主席的信也郑重地交给了他。

许孝炎知道这是大事,立刻飞赴台北向蒋介石报告。

蒋介石很快接见了许孝炎,先是向他询问了章士钊的情况,然后就打开了毛主席的信件。

信中的内容非常恳切,真诚地建议与国民党展开第三次国共合作。

毛主席在信中写道: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奉化溪口是蒋介石的老家,蒋介石父母的墓还在那里。蒋介石事母至孝,离开大陆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回溪口再次拜祭母亲。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4)

奉化溪口蒋氏故居

如今提起奉化溪口,蒋介石也是思乡情切,一时难免有些激动。愣是握着毛主席的信读了半个小时没有撒手。

这之后没多久,蒋介石就派了自己很信任的宋宜山到大陆打探消息。

这宋宜山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人事处长,到台湾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他的胞弟更出名,是国民党著名将领宋希濂。

此刻的宋希濂正被关在功德林战俘营里,宋宜山就是以探望他的名义前往大陆。

1956年7月,宋宜山通过香港深圳进入大陆。秘密到达北京后,周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对他坦诚告知了中共对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

两个星期的时间,宋宜山重新游览了北京。新中国的改变给了他巨大的冲击,新的国家、新的气象,那种勃勃生机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所看不到的。

周恩来还让李维汉安排了宋宜山和宋希濂会面。这些年在功德林战俘营里,宋希濂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宋宜山也从他身上了解到了共产党人的不同。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5)

宋希濂

宋宜山回到香港之后,写了一份15,000字的报告给蒋介石。其中主要是他与周恩来和李维的会谈情况,以及共产党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具体意见。

随报告交给蒋介石的,还有临走前送给他的中华烟和茅台酒等礼物。

只可惜,由于新中国给宋宜山的冲击太大,他的报告中满是对中共和新中国的溢美之词。

以至于蒋介石看后大为光火,认为宋宜山被大陆洗脑。

蒋介石也因此认定此时同大陆谈判时机还不成熟,干脆暂时关闭了谈判通道,同时命令宋宜山就留在香港,不得再返回台湾,以免对他人造成“坏影响”。

·第二次谈判——“六项共识”

时间到了1958年8月,台湾海峡局势突然紧张起来。同月23号中午,金门炮战爆发!

奇怪的是,新加坡的《南洋商报》当天上午就发表了金门即将炮战的消息,比炮战的正式时间还早了几个小时。

之所有这种情况,是因为另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那就是曹聚仁。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6)

曹聚仁

曹聚仁是著名的学者和记者,从30年代起就活跃在文坛,名望很高。

他在两党中有很多朋友,跟共产党早期党员陈独秀、瞿秋白、张闻天都很相熟,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和吴稚晖跟他也是亦师亦友。

抗战爆发后,曹聚仁当起了战地记者。淞沪会战时,他进入了谢晋元524团镇守的四行仓库,亲眼目睹了八佰孤军守上海的悲壮。

1938年台儿庄大捷,也是曹聚仁率先报道。

同年,他还去采访过蒋经国,最后蒋经国操办的《正气日报》还交由曹聚仁来主持。

两个人关系极为密切,蒋经国甚至称:知我者,曹公也。

解放后,曹聚仁到新加坡办报。期间,依旧跟两党之间有着联系,无意中就成为了两党谈判的中间人。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7)

蒋氏父子

1956年7月,几乎也就是宋宜山到达北京的前后脚,曹聚仁也受邀到达了北京,周总理在颐和园宴请了他。

回去以后,曹聚仁就在新加坡的报纸上撰文,正式在海外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说法。

同年的10月份,曹聚仁再次到了北京。这一次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再次向他表示了和平解决的诚意。

周恩来还对他表示,已经指示下面,对蒋介石和陈诚等人的祖坟加以保护,对于国民党的高官,留在大陆的亲人也会加以照顾。

就这样到了1957年3月,曹聚仁给蒋经国写信。台湾方面给曹聚仁的回信中表示,希望他能回奉化溪口看看,确认一下共产党的“诚意”。

同年5月份,曹聚仁到达溪口,把蒋介石曾经的住处和蒋母的陵墓都一一拍成照片,邮寄给台湾当局。随着照片的信中提到,这些“足证当局维护促使之至意” 。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8)

离开大陆前,蒋介石最后一次拜祭蒋母墓

只可惜,曹聚仁的奔走被美国人所搅乱。美国人为了限制中国,一直主张蒋介石让台湾独立。

在蒋介石的抵制下,美国甚至动了换人的念头。他们想扶植一个听话傀儡上台,替代蒋介石实行。

甚至于在1955年,还炮制出了孙立人兵谏之事。

终于在三年后,大陆为了“扶老蒋一把”,展开了金门炮战。这场炮战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给美国人表演的一场“秀”。

正因为这个,才出现了曹聚仁提早在报纸上曝出炮战的情况。

在此期间,虽然曹聚仁两度给蒋经国写信,但迫于美国压力,蒋经国并没有敢给他回信。

就这样两党谈判又拖到了1965年,当年的桂系领袖、曾经在蒋介石下野期间担任国民党领导人的李宗仁回到大陆,这给了台湾相当大的震动。

蒋介石父子再次有所动作,派人通知了曹聚仁,告诉他蒋经国将亲赴香港,与他商谈台湾问题。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9)

曹聚仁

曹聚仁接到消息不敢怠慢,立刻动身前往北京,与北京方面商量了一下谈判策略。然后马上又赶回香港,等待与蒋经国见面。

蒋经国并没有在香港上岸,而是在海边那一座轮船上与曹聚仁相见。

蒋经国详细的听了曹聚仁转达的中共方面的意见,然后就满意的告诉曹聚仁,让他整理好谈判内容,准备去见蒋介石。

就这样,蒋经国将曹聚仁接到台湾,蒋介石在自己的官邸接见了他。

谈判还是很顺利的,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六项共识:

一、蒋介石携旧部回到大陆,仍任国民党总裁,仍然可以宣传和信仰三民主义,可以将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地方。

二、由蒋经国出任台湾省省长,除了军事权和外交权之外,台湾一切政令由台湾省政府自行处理。

中共方面只要求台湾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保证耕者有其田。

这项政策持续20年,到期之后再行洽谈。这可谓是提早出现的“一国两制”了。

三、台湾不能再接受美国援助,财政问题,由北京按照美国支援数额对台湾进行补贴。

四、台湾的陆军整编为4个师,师长由国民党方面提出,北京同意后任命。

其中一个师驻防厦门和金门,另外三个师驻防台湾。

而台湾的海空军则并入大陆,交由北京方面指挥。

五、厦门和金门合并为一个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

六、台湾现任官员官阶和待遇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只可提高不能降低。

六项共识经由曹聚仁传回大陆,党中央迅速进行了讨论。

毛主席表示六项条件基本都能同意,并且再次由曹聚仁去通知台湾方面。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0)

台北蒋介石士林官邸

眼见这次和谈就要成功,两岸和平统一在即。只可惜造化弄人,美国人再次横加干涉,让蒋氏父子投鼠忌器。

另外,1966年,大陆政治上的波动打断了两党之间的联系,也让蒋介石感到了不安。

到了两年后,有人炸毁慈庵蒋母墓,引发了蒋介石的愤怒,两党之间的谈判再次化为泡影。

·第三次谈判——天命尽头

就这样一直到了70年代初,中美关系复苏。尤其是中美建交之后,台湾的地位愈加尴尬。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又一次提到了日程上。

而国民党这边,随着年龄增长,蒋介石叶落归根的想法也越来越重,所以国共两方面都希望能够重新打开谈判渠道。

只不过能够担任中间联络人的曹聚仁,已经在1972年逝世。90岁高龄的章士钊再一次站了出来!主动请缨赴香港担任联络人。

1973年5月,章士钊飞赴香港。只可惜章老年事太高,舟车劳顿加上气候不适,到达香港就一病不起,在两个月后便与世长辞。

章士钊的出师未捷,让台湾方面也非常震动。蒋介石干脆派出了自己信任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1)

陈立夫

陈立夫很快到达香港,并发表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提到: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以造福国家人民。

毛主席获知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也想马上展开谈判。但此时他和周恩来的身体都不好,亲自去台湾谈判并不现实。于是毛主席找到邓小平,准备让他去参与谈判。

只可惜,邓小平还未曾成行,蒋介石却于1975年4月5日去世了。

蒋介石的死,让陈立夫的努力化为了泡影,两党的第三次谈判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2)

蒋介石逝世

·结语

虽然两岸之间的三次谈判都最终未能成功,但是却也给了渴望和平统一的人以莫大信心。

1979年1月1日,人大常委会再次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同时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元帅宣布,停止从1958年以来对金门岛的炮击。宣告着中央对台政策的再次转变。

而台湾方面,也有无数仁人志士,在为了两岸和平统一而奔走。

参与第3次谈判的陈立夫,在晚年一直努力于两岸的和平。

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965年蒋介石派密使到北京)(13)

晚年陈立夫

1992年,98岁的陈立夫在接见大陆首批访台记者时,他说“只要两岸人民需要我,我就会去大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安乐。”

时至今日,像陈立夫这样渴望和平统一的人依然在努力着。我们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柳哲 曹聚仁的风雨人生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史频道 2014年07月31日

2、熊华源 单劲松 毛主席、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和决策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周恩来纪念网 2020年02月12日

3、陈思 周恩来把毛主席的对台政策概括为“一纲四目”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0年11月23日

4、廖心文 1963年周恩来边境小岛密会台湾信使谈了什么 北京日报 2020年07月20日

5、李和平 周恩来倾注大量心血 谋划台湾和平统一大业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0年04月10日

6、宋宜山介绍 湖南图书馆—湖湘人物志

7、建国后毛主席几项重要军事战略举措(三) 新民晚报 2007年9月19日B08版

编辑:张墨

责编: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