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载,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并且据《吉林他塔喇氏家谱》的记载,在万历二十五年,他他拉氏的始迁祖率部归附了努尔哈赤,从而隶属于正红旗,到了康熙十年,他他拉氏后人移驻吉林,世袭镶红旗二佐领。

晚清时期,他他拉·裕泰为满洲镶红旗桂龄佐领下人,由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在嘉庆末年出任了四川成锦龙茂道,后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擢盛京刑部侍郎,又先后担任过湖南巡抚、江西巡抚、湖广总督、闽浙总督等职。

古代嫡女和庶女谁的地位更高(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1)

珍妃的父亲长叙则是他他拉·裕泰的侧室所生,官至户部侍郎,而珍妃的生母赵氏也并不是长叙的嫡妻。但由于珍妃和瑾妃都是自幼在伯父、广州将军长善的身边的长大,长善是武将,不过喜欢揽交文人墨客,并且广州地方在清末与西方世界接触颇多,思想上较为开放,长善还曾聘请了名士文廷式教习珍妃和瑾妃念书。

1889年,珍妃和瑾妃选秀入宫,当时珍妃还只有13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与光绪帝所接触到的女子多有不同,5年后,因慈禧六旬大寿,珍妃、瑾妃晋封为妃,光绪帝对珍妃尤为重视,据史载,慈禧太后还亲眼撞见了珍妃身穿光绪帝所赐的珍珠旗袍,因此动怒,珍妃被打了30竹竿子。

古代嫡女和庶女谁的地位更高(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2)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珍妃侄子唐海沂所著的《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里面载有文廷式、珍妃堂兄志锐与李鸿章之间的恩怨,甲午中日战争中,志锐就公然指责过李鸿章因循顽物,奏过李鸿章一本,李鸿章则指使其心腹杨崇伊反奏“文廷式企图支持珍妃夺嫡,取代隆裕皇后;反对慈禧听政,支持光绪皇帝自主朝纲。”

而慈禧太后也想要警告光绪帝,因此将珍妃施以“褫衣廷杖”,而学术界则注意到了发生于这段时间的有关珍妃脉案的奇怪记载,太医张仲元脉案记载道:“(珍妃)抽搐气闭,牙关紧闭”、“恶寒发烧,周身筋脉疼痛”……

此外在作家那根正的《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中转述了隆裕的说法,珍妃在遭到廷杖后掉了孩子,并且从此终身不孕。

古代嫡女和庶女谁的地位更高(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3)

1898年,珍妃进宫的第十年,戊戌变法失败,珍妃再次被施以褫衣廷杖,后被幽闭于钟粹宫后的北三所,据《故宫通览》,这处地方原是明代奶妈养老居留的地方,珍妃被幽闭于此后,正门被牢牢关上,吃饭、洗脸等均由下人从一扇活窗中端进递出,并且吃的与普通下人的饭一般,也不允许和其他人说话。

待在每月初一、十五,看守她的一位老太监就会代表慈禧对她进行训斥,珍妃则只能跪着听训。

古代嫡女和庶女谁的地位更高(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4)

人们只知珍妃得到了光绪帝的宠爱,但在晚清朝廷中也存在有诸多争斗,尤其是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光绪帝逐渐对慈禧太后不满,甚至意图夺权,都让慈禧尤为不满,如果不是受洋人的限制,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就想杀了光绪。

而八国联军进京,对慈禧太后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西逃,意味着她手中有筹码,另外据《清史稿》记载,珍妃于慈禧太后西逃时沉井而死,据《宫女逃亡录》记载,珍妃从囚所被带去后,还劝慈禧让光绪留在京师坐镇,从而激怒了慈禧,被太监崔玉贵推下了井中。

古代嫡女和庶女谁的地位更高(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5)

从某方面来说,慈禧也是通过诛杀珍妃来为自己立威,以防有朝中大臣转而拥护光绪。

不过据《清列朝后妃传稿》的记载,珍妃的死因却是“帝西狩,妃仓猝不能从,于宫中殉焉”,意思是说珍妃殉节跳井,光绪帝的父亲载沣生前也对珍妃畏死长跪求免的说法嗤之以鼻,说“高傲的珍妃绝非那种苟且偷生的人。”

但载沣的说法被普遍认为倾向于慈禧,与八国联军讲和后,慈禧以及光绪帝等人回京,这时候慈禧才叫人把珍妃的尸骨打捞了出来,并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人耳目,追封其为皇贵妃。

古代嫡女和庶女谁的地位更高(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6)

珍妃究竟因何而死,死前到底发生过什么?众说纷纭,至于“殉”这个细节,究竟是慈禧太后掩人耳目,其实连史学家都怀疑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