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北京出差探亲时候住过几次的驻京办。

其实也不是山西省驻京办事处,好像是山西驻京办事处下属的一个接待山西老乡的办事处、招待所、客栈一类的酒店住宿处。

那一次是我借到北京联系业务捎的探亲去的时候住的。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夏末秋初的时候,气候还是比较炎热。我在黄村联系过业务之后。到了天安门广场,又在那里坐公交车冉转倒车,到了位于亮马河畔新源南街的昆仑饭店找我妻二姨的二儿子。

当时,他在昆仑饭店餐饮部工作。但不巧的是找到了那里,人却不在没有找到。记得出了昆仑饭店,时值正是中午刚过,天气非常炎热,连忙到路旁边的冷饮摊上买了一瓶饮料,咕嘟咕嘟灌下去,才稍感凉爽一些。记得那个饮料是北京生产的黑加仑可乐,好像是七毛钱一瓶。

找人不着,只好又坐公交车回到了天安门广场那里。溜达一圈,思寻一下,还是先找地方住下来吧!

听说山西有个驻京办就在天安门广场西南边前门大街上,要不先到那里住一晚吧!

于是,边溜达边欣赏广场上的建筑及景致。

其实那个驻京办离天安门广场也不太远,过了天安门广场南边的马路,再过正阳门,到了前门大街右拐大栅栏(备注1)繁华街,前行不到百米就到了。

就在北京市宣武区大栅栏13号。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1)

前门大街上的大栅栏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坐落在路北一个宅院里,简陋普通的门脸,随旁边的门面房建筑格局差不多,毫不起眼。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2)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3)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一进门就是大堂,出了大堂是一个不太宽敞的天井,好像是二层还是三层楼房建筑,正面楼房是明清建筑,记得餐厅好像是在二楼。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4)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5)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6)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7)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不久,全民经商做买卖大潮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办事处的大堂里,好些地方都是堆放着整箱整箱的汾酒,竹叶青及一些山西地方土特产。

好些客人都是来京联系业务,推销产品的山西商人们,还有一些求医求学及上访的人员,当然可能也会有一些走灰色地带的人,投机取巧,寻找门路,以便升官发财。

一进里面就听见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晋剧山西梆子及著名山西歌唱家郭兰英“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旋律。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8)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大堂

到了大堂都是山西各地味道的普通话。好像回到了山西太原市某一个酒店似的。

而餐厅里面的饭菜基本上是山西风味。各种面条,刀削面,攸面栲咾咾,过油肉,烧羊肉,等山西特色菜应有尽有。

更有山西“老醯”离不开的老陈醋。整个饭菜好吃不贵,而住宿当时两个人的房间,好像一个人也才二十块钱吧。洗澡是大房间莲蓬头,简单实惠。

住了一夜晚,第二天接着办事情。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9)

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客房

九十年代中期左右,也是联系业务分别又在那里住过两三次。

其中一次是我带儿子住在哪里,那里离天安门广场近。第二天一大早我带儿子去广场升国旗的地方,观看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并且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不过,后来才了解到,那里并不是山西驻京办事处,而是山西驻京办的一个下属机构“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

但不管怎样当时对于那个驻京办我还是比较认可的。它亲民,饭菜合口味,便宜实惠,住宿也不贵,况且地处北京繁华地段,交通出行方便,为那时候在京办事的山西人提供了不少的方便,使得在京的山西人有种回到家的感觉,是那时候山西人在京的一个好落脚点。

驻京办在古时候就有存在。它和旧时候各地的会馆同乡会有点相似。主要就是沟通家乡和京师之间的联系,传播两地之间的有关资讯,接待来京出差的地方官员及进京赶考的家乡举子。其实,它又和驻外的使领馆也有一些相似,保护家乡人民在当地的合法权益,帮助及处理家乡人民在当地的一些事务等等。

不过那时候叫做“进奏院”(备注2),而且一般只有省一级的单位才有设立“进奏院”的资格。

“进奏院”在唐朝中期开始出现,一直到宋朝逐步发展完善,鼎盛时期“进奏院”长官竟拥有副宰相的地位。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10)

“进奏院”

不过从刚开始“进奏院”这一新生机构,就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机构。

好的方面自不必说了,坏的一方面勾结京官干预朝政,行贿受贿,浪费腐败等等。

因此,“进奏院”在元代被废止。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11)

“进奏院”

但明被废止,暗地里原来“进奏院”的那一套活动方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一直到明清,民国期间都有存在。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与各省市之间需要一种密切的联络机制,商讨建设立项,审批计划,调拨物资等事宜,而当时的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地方政府又不能天天在北京待命,为了保持随时与中央联络沟通,迫切需要一个派驻北京的办事机构,上传下达,沟通上下。

因此,驻京办带着这种使命设立。据说,新中国第一个驻京办是内蒙古自治区在1949年设立的。

1950年代后期,原来很多象征驻京办性质的各地会馆的财产都遭到了的没收或收购充公,取而代之的是各省区市政府驻京办事处和地市县驻京联络处。

一份历史资料显示,1958年至1959年之间共有28个驻京办事处相继成立,且全是省一级的驻京机构。

然而,驻京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文革期间,这些机构全部被撤散。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务院恢复了各省市自治区办事处,并增设了计划单列市、大型国营工矿企业、建设兵团办事处及地市县联络处。

随着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家整个经济繁荣发展,各地大大小小的驻京办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除54家副省级以上单位的驻京办之外,还有520家市级单位驻京办、5000余家县级单位驻京办。

如果加上各级政府部门设的联络处、国有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

而随着驻京办的发展繁荣昌盛,一时鱼龙混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混杂其中。大张旗鼓的铺张浪费不说,而且还搞起了一些灰色地带的交易,滋生了好些腐败案例,成了一个变了味的驻京办。

于是有人说驻京办成了“酒精办”,“跑部钱进办”。

2013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及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后,驻京办的数量有所减少,功能有所转换。

世界上的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都要用辩证的目光来看。

其实,驻京办,我这里只说县市一级的驻京办及驻一些特色城市的办事处。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

在当今的经济形式下,一些地方县市要想转型发展,经济更上一层楼,必须要吆喝,也就是走出去,推介宣传自己。吸引人才,招商引资,沟通渠道。

这样驻京办或驻外办事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不能变了味走一些灰色交易的道路)。它可以将在当地的一些家乡人凝聚在一起,加深乡情,沟通信息,关注家乡,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同时为家乡老百姓在当地办企业,打工,求学,寻医,探亲,旅游提供帮助,排忧解难。

特别是一些农村老百姓平时不出远门,到了外面大城市,就像刘姥姥进了荣国府什么都不知道。也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说的那样,到了大城市两眼墨曲黑。人生地不熟,办什么事情都挺难的。

因此,这就需要有人能够提供帮助。这样,一些驻外办事处也可以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够感觉到家乡的亲情,政府的温暖。

杂七杂八,这是说到了那时候我在山西驻京办晋阳办事处的一些往事以后,而引起来的一些感慨。

(备注1)大栅栏 :

现在的大栅栏原是元大都的南城近郊,乃京城入口,明清时期商铺林立。

明代起商铺前场需围起一圈栅栏以划定区域、执行宵禁,之后沿袭下来,稍有规模的商铺都有栅栏在门口,商铺聚集之处就成了“大栅栏“。

“大栅栏“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

大栅栏叫dashilan有两种说法:比较有权威的一种说法是,北师大中文系周一民教授认为:大栅栏的读音属于地名的特殊读音,历史悠久的“大拾栏儿”读法属于保留古音。

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确实是有一个地方叫大栅栏(dazhalan),但是那是西长街西单一带的一条胡同,而不是前门这个。因为两个地界的名字相同容易造成人们的混淆,所以把前门这个叫成了“大拾栏儿”,以示区别。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

(备注2)进奏院;进奏院是古时候各州镇官员到京师朝见皇帝或办理其他事务时的寓所,也是本镇进京官员的联络地。

进奏院置有进奏官,向朝廷报告本镇情况,呈递本镇表文,向本镇及时报告朝廷及其他各镇情况,传达朝廷诏令、文牒,办理本镇向朝廷上供赋税事宜,凡本镇不能擅自决定的大事,向朝廷请示裁夺。

宋朝对进奏院的组织和职能加以改革,诸州各置进奏官,专达京师,由朝官兼领,隶属于给事中,掌传递公文。这样就改变了唐朝藩镇通过进奏院窥伺朝廷,胁制朝廷的情况,使它成为削弱藩镇势力,加强朝廷对州郡直接控制的机构。

唐朝藩镇在京师置邸,即驻京办事处,称为上都留后院。大历十二年(777年),改称上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唐藩镇于京帅置上都知进奏院,掌报递章奏,承转诏令。

宋初,各州府于京师城置进奏院,宋太守太平兴国六年(981),置都进奏院管理各州府进奏官,以京朝官监领。掌承转诏敕及朝廷各部门公文于诸路,并转呈章奏,分送文书至朝廷各有关部门。

南宋属门下省给事中,元废。

进奏院状;进奏院状是出现于中国唐代的一种原始新闻传播媒介,是目前中国境内有确据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传播媒介,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最早的报纸的雏形。由于进奏院状的存在,中国目前是世界新闻史学术界公认的最先有报纸的国家。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12)

进奏院状

这些进奏院并不受中央政府管辖,而是对地方节度使负责。其职责包括协调节度使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办理需要和朝廷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以及为地方了解、汇编和通报都城的各类政治信息。

看望曾经住过的营房(我曾经住过的驻京办)(13)

进奏院状

经由进奏院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即被称为“进奏院状”,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散见于中国唐代诸多古籍中的“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留邸状报”,均指进奏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