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秋天,北京西山上的枫叶已经成片成片地变了颜色,将整座西山渲染成充满力量感的赤红色。

一位面色凝重,身板挺拔,穿着中山装的男子出现在了西山脚下,他谨慎地看了看四周,快步地向坐落在西山北部的房区走去。

从老人矫健的步伐和硬朗的身姿可以看出,他年轻时一定是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

北京西山

只见老人来到西山15号楼的门口,整理了一下衣服,敲了敲门问道:“叶帅,是我,王震,我来看您了!”

“胡子来了?欢迎,欢迎!”只听从屋内传出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随之门口的老人被迎进了屋里。

没错,这位来到西山15号楼的正是被毛泽东、叶剑英等人亲切地称为“王胡子”的开国上将——王震。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2)

王震

王震前来看望的,住在西山15号楼里的正是与其有着深厚革命情谊的叶剑英元帅。

毛主席病重后,王震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叶剑英这里了,王震多次奔走于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人的住处之间。

那么王震为什么要多次来到叶剑英的住处,王震这段时间又在做什么事情呢?

这一切还要从王震最早参加革命说起,今天就让我们聊聊王震和叶剑英之间的革命情谊。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3)

叶剑英

土地革命时的“革命猛将”

1931年11月,即便地处南方,瑞金的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不过位于瑞金东南部叶坪村的谢氏宗祠里却十分火热。

中国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正在这里进行着,年仅三十八岁的毛泽东被各地方代表们推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主席。

选举结束后,毛泽东被邀请去台上讲话,一位看起来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在台下用力地鼓着掌,显得十分激动。

这位少年正是和毛泽东一起留在湘赣革命根据地,进行革命工作的王震。

王震1908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见识到地主、官僚等旧社会势力对于平民的压迫。

成年后的王震带着一腔热血和浓厚的爱国情怀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并且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留在湘赣地区进行革命斗争。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4)

在中央苏区的毛泽东

正当王震因为毛泽东当选主席而激动的时候,站在他身边的一位衣着军装身材魁梧的男人向他走来。

“你就是红八军的代表王震同志吧?我是叶剑英,早就听说湘赣苏区在润之身边有一位英勇豪迈的战将,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啊,哈哈。”

来者正是身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红军总参谋部长的叶剑英。王震在湘赣革命根据地同反动势力奋勇斗争的行为,叶剑英早就有所耳闻。

王震那种为人直率、作战勇猛的性格也让叶剑英十分喜欢,如今在大会上遇见了王震,叶剑英也就忍不住来认识这位小有名气的“革命猛将”。

这也是王震和叶剑英的第一次见面,温和谦逊,文武双全的叶剑英给王震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5)

王震

这次会议期间,王震和叶剑英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叶剑英阐述的军事思想给了王震许多帮助。

直到会议结束,王震才不得不告别叶剑英,回到了湘赣革命根据地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

回来后的王震升任了红八军的代政委,负责留守井冈山对红八军的士兵们进行军事培训。

王震本身的性格十分直率向来是想到是什么就说什么,这让他在带兵的时候经常发脾气。

有一次毛泽东在准备开会的时候,看到刚刚发完脾气的王震一脸怒意地走了进来。

毛泽东把王震叫到身边问道:“听说你最近脾气不是很好?总是和士兵们发脾气?”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6)

战场上的王震

王震听完毛泽东的问话脸突然红了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点了点头,等待着毛泽东之后的批评。

但毛泽东并没有如王震想得那样对他进行批评,而是同王震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也在苏区工作,毛泽东之前和自己弟弟因为一些想法的不同发生过一次争吵。

吵着吵着毛泽东有些忍不住想凭借自己兄长的身份斥责毛泽覃的时候,毛泽覃拍着桌子对毛泽东说道:“这里是共产党,不是毛氏祠堂!”

毛泽东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在旁边听着的王震急忙问道:“之后呢?”

毛泽东笑了笑对王震说:“后来我就忍住了,我明白了就是对自己的弟弟也不能随便发火。”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7)

王震

王震听完毛泽东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向毛泽东问道:“有时候我发脾气也有些气自己的成分,经常觉得自己带兵方式有问题,我该怎么办呢?”

毛泽东听完王震的话,拍了拍王震的肩膀和他说道:“你可以安排一下时间,带一些咱们苏区的干部去瑞金的红军学校学习一下。”

就这样,1933年过完年,王震带着一些湘赣根据地的干部们前往了瑞金,去那里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进修。

王震到了学校后一个熟人迎面向他走来,紧接着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8)

叶剑英

来者正是此时担任这所红军学校校长的叶剑英,叶剑英看着王震笑着说道:“哈哈,王震同志,咱们又见面了啊!”

王震握着叶剑英的手也激动地说:“这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您,原来叶司令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啊!”

叶剑英将王震一行人迎进学校,两个人如同多年的老朋友一般互相寒暄着。

之后的几天里,叶剑英亲自带领着王震等人进行参观和学习,两个人互相交流革命过程中的经验,一同探讨教育训练的方法。

叶剑英对王震也是倾囊相授,王震后来在回忆时说过在瑞金学习的这段时间是他成长最快的一段时光,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叶剑英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革命思想。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9)

王震

从瑞金回来后的王震改掉了自己爱发脾气的缺点,在红军的多次“反围剿”中屡立战功,成功带领红二方面军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开始了长征之路。

王震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坚定的政治信仰让他逐渐成为一名令敌人胆战心惊的“革命猛将”。

直至1936年10月,王震和红二方面军抵达甘肃,同其他两大红军主力成功会师。

不过此时野心勃勃的日本军队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王震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之路也将在这里开启。

抗日战争时期的“劳动英雄”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前往了山西,扎根在抗日战场最前线与敌人展开战斗。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0)

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王震率部从日军手里夺回了宁武等七座县城,并在当地成立了地方抗日政权,这些地方政权都成为了之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基础。

在晋西北抗日前线立下的种种功劳,让王震和其率领的三五九旅被叶剑英、彭德怀等人称为“百战百胜的铁军”

当王震继续带领部队在前线冲杀,我军在抗日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1939年冬天,国民党不顾和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协定,公然发动了反共运动。

国民党的反动武装势力第一时间包围了陕甘宁边区,我党整个大后方直接暴露在了敌人的视野之内。

此时的陕甘宁边区只有一小部分留守的保卫部队,毛泽东只能发电报让还在前线的王震带着部队返回边区抵抗国民党反动势力。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1)

萧劲光

接到命令的王震急忙带着三五九旅从前线撤离,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了延安。

王震与负责留守的萧劲光互相配合下,二人成功率领边区部队抵挡住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进攻,为处于抗日战争前线的我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虽然抵挡住了国民党军队的围攻,让双方暂时进入了僵持状态,但国民党对于我军后方的军事和经济封锁,让本就处于自然灾害影响下的陕甘宁边区生活条件愈加恶劣。

1940年底,王震带着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在这里化军为农,开展屯田开荒的农业生产工作。

次年的二月,之前在重庆工作的叶剑英回到了边区,刚刚到达延安的他第一时间就赶往了王震率部队进行开荒工作的南泥湾。

叶剑英的到来,给刚刚抵达这里正面临着众多困难的王震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在叶剑英的帮助下,王震确定了“先开地后养殖,猪牛羊禽满田野”的工作方针。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2)

如今的南泥湾

同时叶剑英还现场视察指导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进行的军事演习,在练兵场同士兵们唠起了家常,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积极性。

接下来的两年里,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开展了浩浩荡荡的大生产运动,将“荒地遍野”的南泥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陕北江南”。

整个南泥湾地区也终于有了“粮食堆满仓,稻谷翻金浪,猪牛羊肥壮,鱼鸭满池塘”的盛况。

王震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他的开荒和农业生产经验也为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43年秋天,就在陕甘宁边区的军民生活条件开始欣欣向荣起来的时候,国民党再次组织了数十万兵力准备跨过黄河向我党的陕甘宁根据地进军。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3)

叶剑英

在延安总指挥部收到国民党军队调度情报的叶剑英第一时间找到了毛泽东,并建议使用“空城计”来应对国民党的这次进攻。

叶剑英吩咐边区各部做好随时迎战的准备,同时让情报部门搜集国民党破坏共同抗日协议,公然发起内战的证据。

通过公开揭露国民党阴谋做到以退为进,利用舆论来先一步压退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之势。

毛泽东听完叶剑英的报告便找来王震,叮嘱王震一定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不要主动出击在战略上要退避三舍。

从指挥部回来的王震有些一头雾水,他这个大老粗实在搞不懂退避三舍的含义,总不能是让自己带着部队往后撤退吧?

思考了半天没有结果的王震,只能前往叶剑英的住处向叶剑英请教。

刚从指挥部回到住处的叶剑英听完王震的来意后哈哈笑了起来,随后向他解释毛泽东所说的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4)

王震与叶剑英

毛主席并不是让王震率领部队撤退,而是让他做到主动退让,以退为进,掌握这场战斗的主动权,再于关键时刻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

听完叶剑英解释后恍然大悟的王震立刻去向军队下达指示,并且在叶剑英的指挥下利用地形优势重新部署了部队。

通过战略上的领先王震率部再次阻挡住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击碎了蒋介石的狼子野心,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我军大后方建立了坚实的防守。

关键时刻的“联络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解放和建设新疆的重任再次交到了王震的手中,王震也带领着三五九旅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部队踏上了新疆这片陌生的土地。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5)

王震将军在新疆

王震率领部队抵达新疆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土地改革,解放新疆地区的老百姓。

王震贯彻落实我党的民族政策,联合新疆地方政府共同剿灭了在新疆为祸多年的土匪势力。

积极培养本地的民族干部,规范化地方部队的编制并在新疆各处建立政权和党组织,稳定人民群众的情绪,用最快的速度安稳住新疆的社会秩序。

做完这一切后,王震带着三五九旅开始了他们的“老工作”——生产建设。

之后的时间里,王震指挥者人民解放军在新疆地区开垦了数百万亩良田,优化了作物结构,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

王震还兴办水利、矿业、电力等重要的民生工业,倾注了大量的心力、精力,为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6)

毛主席与王震握手

1956年5月,王震凭借自己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建设经历,被调任到农垦部担任部长,为新中国的农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好景不长,1966年由于林彪等野心家的有意为之,中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动乱的时期,王震也被下放到江西红星垦殖场进行劳作。

来到江西的王震通过和老部下的交流中得知了叶剑英也被下放到了湖南长沙,处于思念和担心王震决定前往湖南去看望叶剑英。

王震刚刚到长沙招待所,叶剑英就十分开心地跑了过来,见一见这位陪同自己度过了革命时期的老战友。

二人见面后十分激动,王震提出要和叶剑英好好吃一顿饭,聊一聊这些年的经历。

叶剑英笑着对王震说道:“来我这里吃饭,可是有点艰苦的呀,咱俩还得好好奋斗一番。”

王震听到叶剑英这么说完,眼睛瞬间就红了起来,他知道叶帅如今生活的艰苦程度超乎了自己想象。

当即王震找来一个在长沙有些权利的战友,将叶剑英的生活待遇问题托付给他,王震临走前也安排了很多老部下保护叶帅的安全。

不过叶剑英和王震都坚信艰难的岁月终究会过去,动荡的时期也终究会结束。

1976年毛主席病重后,王震来到了北京西山找叶剑英商议,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7)

王震与叶剑英

王震跟着叶剑英来到了卧室,同叶帅说着最近发生的种种事情,并且十分担忧如今的时局。

叶剑英不动声色地坐在旁边听着王震的话,王震说到激动处情不自禁地问道:“为什么让他们这么猖狂呢?把这些人都抓起来不是所有问题都解决掉了?”

叶剑英抬手示意王震冷静,随即对着王震做了一个手势,只见叶剑英右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向上摇了摇,又把右手反过来点了点。

王震看完叶帅这个姿势愣了一下,叶剑英目光坚定地向他点了点头,王震明白了,叶帅是想告诉他如今形势不好,要等待时机。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叶剑英突然若有所思地对着王震问道:“汪东兴这个人你熟悉么?”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8)

王震与叶剑英

王震听到这个名字便想到了汪东兴是如今中央办公厅的主任,负责保护毛主席和中央政府的安全。

王震想了想回答道:“还可以,我以前在延安进行护卫工作的时候他是我的警卫员。”

“那太好了!你一定要和他保持联络”听完王震的话,叶剑英十分郑重地说道。

叶剑英在王震临走前特意叮嘱王震这几天多去老同志们那里走一走,多听取一下邓小平、陈云这些人的意见。

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76年王震前往叶剑英住处)(19)

汪东兴

王震就这样成了几位老将的联络员,经常出没于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人的住处,帮助大家互相传递消息。

最终在王震、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倒了“四人帮”,挽救了国家和党的前途与命运。

“四人帮”倒下后,王震积极配合邓小平、叶剑英等人处理特殊时期留下的冤假错案,恢复社会秩序重新恢复生产建设。

结语

邓小平恢复领导职务后,王震辅助其重新定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王震坚定地反对“两个凡是”的理念,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王震将军坚毅勇敢的高尚品质,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坚定信仰的崇高风范,率真赤诚的革命情怀,是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你印象里的王震将军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你又有哪些想和大家分享的关于王震将军的故事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