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照片来自于网络)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元宵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的夜晚。农历元月即正月,元宵节也即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假日,也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过了正月十五,人们又开始走出家门,开始新的一年的辛勤耕耘。

热闹起来的元宵节(又是一年元宵节)(1)

俗话讲:“正月里闹元宵”,这一天全家人团圆在一起吃元宵。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汤圆,寓意一样阖家团圆,吃完这次团圆饭,过一晚就要各奔东西开始奔波前程了。北方和南方的元宵不一样,北方大多数都是在一个竹筛子里滚,初后大街上店铺就能看见;南方是米粉和成面团包各种食材,下到锅里都是圆的。

热闹起来的元宵节(又是一年元宵节)(2)

元宵节称上元节有一个来历,上元节是天官下界赐福。道教经义《云笈七签》云:“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后成人伦,长养万物”,道教尊崇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难。天官大帝诞生于正月十五,地官诞生于七月十五,水官诞生于十月十五,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大人、小孩这一天不骂人、不打架、不生气、不能哭,祸患全消,以免得罪天官,给新的一年带来福运吉祥,所以称为三元节。

热闹起来的元宵节(又是一年元宵节)(3)

元宵节也有一个来历,相传汉武帝时,一日,御花园里一宫女正准备投井自杀,被途径此处的大臣东方朔发现,询问原因后知道这个姑娘因为思念家人无法团圆,才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于是决定帮帮她。出宫后,东方朔谎称正月十三傍晚,天神下凡查访,长安城可能有劫难,于是将抄录的灵符给到百姓,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

老百姓拿到灵符后,忙去向汉武帝求救,汉武帝让来东方朔想对策。他告诉汉武帝,一是让宫女做汤圆供天神君;二是在长安城挂灯笼、放烟火。汉武帝听后传旨按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张灯结彩,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姑娘的家人进城观灯,在看到“元宵”字样的灯笼后,也得以和女儿团聚。

热闹起来的元宵节(又是一年元宵节)(4)

热闹一夜后,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做汤圆,还要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姑娘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称作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灯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最明显的就是灯笼,城市为了彰显节日气氛,主干道路灯杆上悬挂着灯笼,许多地方也悬挂中国结,一些公园搞猜灯谜、办灯会;农村家家户户大门口都悬挂着两个灯笼,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讲究不熄灯,过去那个岁月里,家家都是电灯泡,院子里、卫生间、角角落落都会插蜡烛,这天晚上要里里外外明明堂堂。村巷子里大人放鞭炮、放烟花,有的地方还打铁树放天灯;抱在怀里的娃打红火蛋;小娃打着撒冠灯笼、蜂窝球灯笼;大孩子打着大竹条红灯笼,没有灯笼的大孩子手里都拿着一根红灯蜡烛或者烟花,十五的月亮十六更圆,十五打了灯笼十六还要打灯笼,十七讲究红火灯笼,也就是烧毁灯笼。

热闹起来的元宵节(又是一年元宵节)(5)

元宵节,由来已久,元是开始,宵与“春宵一刻值千金”是同意,夜晚、夜里的意思,元宵节就是一年里第一个圆月的夜晚,元宵、汤圆南北方不同的做法叫法,但盛在碗里都是圆的,圆圆满满、阖家团圆。过了元宵节,惊蛰也就不远了,一切都变得从头而来,人们将开始一年的工作。

202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