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铿锵,戏韵传神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欢迎青年昆曲演员杨阳来到《四味毒叔》,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杨阳:大家好,我是杨阳,江苏省昆剧院的青年演员。

主持人:那其实刚刚我们有注意到一个小动作,就是您刚刚推门出去换衣服的时候,一个背手的动作,这是不是跟从小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有一定的关系?

杨阳:我觉得可能是有的,因为从小学戏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所以程式的动作已经完全的在我们的身体里已经扎根记忆了。所以有时候,很多不经意间,会有一些这种程式的动作的这种流露出来,所以你们乍一看会觉得有一点与众不同。

主持人:那比如说就是像这样的动作,我知道跟一个踢腿的动作还是蛮类似的,可能是这样形成肌肉记忆,那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就是比如说一看就知道是学过戏剧?

杨阳:我觉得学过戏剧的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一站。因为我唱武生的,所以很多时候我出去,会有人觉得我当过兵,然后我也会开玩笑说,嗯,是当过兵,因为我在古代当过兵,演绎古代的士兵或者将军。所以说学戏走路很会很挺拔,因为我们从小就要拉山膀,云手,靠腿。所以你走出去这种气质可能会跟你唱武生有关系。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1)

主持人:那其实刚刚听您说这么多,就是能感觉到从小练功应该是很辛苦的一个过程,那比如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说因为太苦太累了,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时候,你在练功压腿,然后开嗓,想过放弃吗?

杨阳:放弃倒没有,因为我们班有将近49个人,所以大家都一样,所以大家都一样的时候,你就不觉得苦。如果是你一个人,比如说48个人都在休息,你一个人在练,你肯定会觉得很苦。

主持人:那会就是跟同学做比较吗?

杨阳:这个肯定是有的。比如说有的人翻跟头翻的好,有的人腿好,有的人腰好,所以,我觉得这种比较是一个良性的比较,都会有的。

主持人:那您最擅长的是哪方面?

杨阳:我最擅长的可能是我的腿好一点,因为我的腿好一点是有原因的,我的舅爷爷也是以前省戏校的老师,也是他把我带到南京来学昆曲这个专业,所以他对我的腿要求比较高。当很多人就是我的同学有时候放空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是比较惨的了。就是大家都在玩的时候,我一个人被他抓到排练场去压腿,一条腿一个小时,够头1000下,就是拿脚尖够头顶,其实我的腿是很长的,我的腿以前我们的形体老师都叫我长腿罗汉,因为我的腿很长,在戏曲人规定来说,我的腿是比较长的,所以他要求我够的位置,其实就是非常艰难的。有时候墙上那个脚后跟蹭的全是血。那我觉得是这方面的腿功的要求是比别人要更加的严格一些,所以比较痛苦一些。所以腿功到现在的话还是保持的还可以。

主持人:对于您就是当武生来说还是很有优势的我觉得。

杨阳:因为腿对于武戏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2)

传统经典的青春,与时偕行的青春

主持人:那其实我们也知道昆曲到现在也有600多年的历史,那它既要注重传承,它也要注重创新,那我们也知道出了很多这样的青春版的剧集,对吧?包括你主演的青春版的《顾炎武》,那你认为它跟传统的相比做了哪些调整?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3)

杨阳:我觉得青春版是老师教学生传承的这两个字是特别重要的。那我觉得在像《顾炎武》的青春版和我们那时候《1699桃花扇》还不太一样,那它的主要是青春靓丽,漂亮。因为我们那时候毕业的话,戏还不够成熟,才20多岁。20岁出头,那我们戏还不够成熟,那靠的是什么?青春靓丽,那时候我们导演就说,比如说单雯是16岁,那李香君可能就是16岁,我们用一个当代的这个青春靓丽来还原古代的青春靓丽,那戏的情节也是非常的有改动,它讲究的是每一场的戏剧的情节,它可能一场戏只有10分钟或者15分钟,它不会说传统戏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在我们20岁的时候是很难驾驭的,根本就驾驭不了。因为那时候还不够成熟,其实一个演员来说成熟的话,应该是在45岁,是最成熟的。

主持人:为什么?就是积累吗?

杨阳:积累经验,功和老师学到的身上的这些东西,到45岁是他一个最高的一个体力,还有体力。你如果到了60岁,你的体力肯定是下降的,但是你45岁是一个最黄金,对于演员来说是最黄金的年龄,那其实《顾炎武》跟它这个《桃花扇》的青春靓丽还是有点区别,它主要看是我们年轻人,比如说30多岁的年轻人在老师身上继承到的什么?学习到的什么?扎不扎实。我觉得在《顾炎武》的这个青春版,主要看的是传承。

主持人:那就是您刚刚说了这么多,就是还是体验了一个青春的感觉,那在演绎这个,比如说年纪轻的时候那有没有什么困难在这当中?

杨阳:有,就像我刚刚说的,可能演员到45岁才能知道什么是生活。像我其实以前我们都很注重自己,不注重别人,不注重生活,当你注重生活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酸甜苦辣。那这些感悟你才能运用到戏里面,你去感悟这个人物,你在20多岁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或者是你怎么去在乎别人,关注别人,因为观察别人也就在丰富自己。

主持人:是。

杨阳:所以说,当你只有积累的越多,你在演出人物的时候,你才能演出这个人物的厚重感,他的历史感和他的沉淀感。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4)

薪火相传,创新引领

主持人:那我也听说是您最近在跟您的老师柯军学习这个《牧羊记·望乡》,那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个劝苏武的这样,劝降的一个经典的折子戏,那你对这个苏武的这个人物是有个什么样的理解呢?

杨阳:《牧羊记·望乡》是今年我要跟我老师传承的一部分的计划。那苏武这个人物的话,其实在《牧羊记》里边的话,他已经是按照我们里面的行当,他已经是带惨的了,就是花白的这个髯口了。所以说他的那种而且身上穿的是那种蓑衣,那他已经不是那种很朝廷的那种衣服了。身上已经非常的贫困褴褛,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吃吃不饱,又非常绝望,不知道何年何月可以去回到他的这个汉朝。所以他的整个状态精神状态是非常不好的。那前面这种我们要去再去寻找他这种绝望感。饿、困、寒冷。那最后当李陵来劝降他的时候,他又是焕然出他另外的一个灵魂,他的那种坚贞不屈,他受汉朝三世厚恩,他宁可饿死,也不会吃你这个胡地的一粒米饭。所以说,他的这种人物的一种两面性,就生活中一个人是非常痛苦的,非常绝望,非常颓废的,他很多话只能跟天说,我怎么办?但是到李陵来劝降他的时候,他又非常的意志坚定,非常的从容不迫的去面对,他的这种荣华富贵也好,他的内心的意志的这种坚定。所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非常难去演绎的。因为我们无法回到古代,无法经历这种生死,无法经历他的困惑和他的磨难,但是我们唯有演员的天赋就是感悟,用演员的敏感度去感受他,然后去体现他,然后去帮他说话,去呈现他的说的,剧作家也好,人物也好,都通过演员的,怎么说,就是演员的这种自己的感悟吸收再去表达。

主持人:还是需要有一个灵气在吗?

杨阳:对,这个就是演员这种就是他的感受力。

主持人:那其实后来也看过您和您的老师柯军,在苏州博物馆水上廊桥的那场素昆演出,那其实也挺震撼的,尤其是那个伞落到水中和那个红绫甩开的时候,那个印象其实对于挺多观众来说都很深。可能我们也了解到就是这个伞是因为当天下雨是一个临时加入的这样一个元素,那你怎么看待这个伞和这个红绫这部戏当中的这样一个意义?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5)

杨阳:对,就像您刚才说的,我的老师他其实那天排练,他一直渴望下雨,但是我们所有人都说不可能下雨,因为天气预报说是大太阳,所以,我的老师觉得应该要下雨。果然从上午还是大太阳到了我们两点钟演出,下雨了,然后苏州昆剧院的我的一个师弟,他就拿了把伞就递给我的老师,然后我的老师即兴的撑着伞开始表演。您说的是那个红的是大带,我们是练功的时候会记系在身上的。那我先说大带,那条红的大带,其实是以我们的一个传承的一条脐带,这条脐带连接着骨和筋,连接着师傅和学生,连接着时空,也连接着我们戏曲的人物和我们所前辈的灵魂。它的寓意是很多很多的。所以我们在束缚在身上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往前走,就像现在的传统,我们一辈子可能说我们几十年一辈子都会学这个传统,但你怎么样在传统中突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主持人:可以把这个红带理解为责任吗?

杨阳:嗯,可以。它可以是所有的东西。它可以就是说,您看到的这样的戏剧,它不是一个传统的《夜奔》的戏剧,它是一个先锋的。那它的寓意就在于它给予很多人不同的思考,它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夜奔》林冲它是一个标准答案,被逼梁山。那希望看完之后,每个人都得所思所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它不是告诉你12345678,而是它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加减乘除,很多很多答案,就是看到你的经验和你的所思所想所看到的你对自己的问题,你对自己怎么样的一个沟通?那先锋戏剧是在于这一点,它是一个需要你去感悟和思考的,那就包括伞也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你可以说它是来挡雨的,你可以说它是古人拿着一把伞出来,你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盾牌,它挡住了这些落下来的雨水。那雨水可能也是某一种突破,但是它可能是挡、可能是抛、可能是飞扬、它可能是离开、也可能是告别、它可能是再望回路,已无回路,望未来它可能还有未来,它就是来路和去路,还有很多很多的思考在里面。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6)

主持人:所以先锋戏剧跟传统戏剧的差别是它充满了无限可能吗?

杨阳:是,因为我们昆曲的话,就是其实古人在创作的时候是有思考的,像《桃花扇》,《牡丹亭》。它其实这些代表都有古人的思考,对于当代的思考,对于时事的思考,对于人的思考,所以我们过来看的时候,但恰恰又变成了一个固体的思考。当我们再去看《牡丹亭》,可能就变成一个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一个爱情的感受,爱情的伟大。但是,我们现在做先锋戏剧的话,就是说我们不仅仅可以这样,我们还可以那样,我们并不是说演了相关戏曲就把传统戏剧破坏或者是我们不演了,依然是要去学习传统戏剧,但先锋戏剧就像我说的,演员不仅仅是技艺,而且还最后是要去思考它文化的内涵,对于生活的感受力,对于别人的感受力,要包罗万象,你才能迸发出不一样的能量。你如果很单一,你只读一本书,那你只会一种表达,背书,你只会背别人的书,那你就没有你自己了。当你读了很多很多书,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我不需要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不能到最后对与错也没有,应不应该也没有。一定要形成你自己的观念,这就是现在我们要去做的,我是这样感觉到的。

主持人:是,那您觉得先锋昆曲的这样一个推广,它对传统昆曲的推广会有帮助吗?

杨阳:我觉得是肯定有的。就是说你在做这件事,那一定会产生一个蝴蝶效应、一个化学反应。你如果不做,那你肯定就是没有任何东西,你做了,那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你不光为自己,你还有为后来人准备的一个借鉴,一个参考。那我觉得当我们传统的戏曲人看到了这些先锋戏曲人在做的事时,他一定也有所思考,那每一个人都去想一想,都去做一做,那我觉得我们就不是一个封闭的艺术。就像去年我们在上海参加全国的小剧场艺术节,有一个专家老师,他就说,昆曲为什么是百戏之祖?甚至是百戏之母?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荣誉。但是他说因为它是无限的实验和创新的事物,它不可能说这个几百年的昆曲就不会变动了,以后也不许动。那后人还有什么发展呢?它肯定是充满无限的勇气,去实验、去突破、去反复,它最后会形成一个那么高的艺术,那么极致的艺术,那么美的艺术,你们看到的是一个美的艺术,但是它背后的那些反复,有多少先人在里边的这种实验,这种探索,我们是看不到的。那一个伟大的艺术,我相信它一定是这样的,它并不是说我只是这样,我不能变。所以当然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在平时你还是得去压腿,得去练功,得去唱。因为这是你的基本功的掌握,你还是要去学传统戏。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7)

武生伤痛在所难免 ,心中有梦虽苦犹乐

主持人:那其实相比刚出道的时候,您现在已经可以扛起一个大武生的戏了,并且也举办了很多的个人专场。那想起之前学戏的时候,跟现在的心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杨阳:大武生倒不敢当,因为我们还毕竟年轻。真的就是说,还是要永远有一个学习的状态。因为我们还真的是积累地太少,好多好多名家老师他们所获得的成就,我们现在还无法去比拟,只能先去学习和吸收他们的经验。就像我们好像是读书的时候,你书读得越少,你是越无知无畏的,当你读得越多,你肯定会越谦虚。所以说我对于现在的感受,我觉得就像我现在学的这个行当,我的武功是不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我的唱念是不是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还没有,可能还远远不够。因为有太多太多好的前辈,所以说清楚地认知自己,是我这个年龄段需要去真正面对的。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8)

主持人:就让我想起了那句话,叫学无止境,一直在不停地去学习。

杨阳:对,其实我们在小时候都是从小老师就会告诉你学无止境,但是你很难去认真地理解。

主持人:对。

杨阳:因为那时候只知道是一个概念,当你真的是知行合一去做的时候,去实践的时候,往往有很多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主持人:还是要慢慢地体会,对吧?那其实说到这儿,也不得不提起您的老师柯军,那这么多年就是老师对您的一些提携,或者是老师身上有哪些品质让你觉得特别特别的珍贵?

杨阳:我从毕业排演我们那个《桃花扇》起,就是一直是我的恩师柯军老师教我戏。有《沉江》、《夜奔》,还有《别母乱箭》、《云阳法场》、红楼梦里的《胡判》,还有好多好多戏,太多太多戏。包括《顾炎武》,然后还有去年演的《汤显祖》,都是我的老师传承给我的。他对于我来说的话,就是我的一个方向和我的一个灯塔,指引着我往这个方面去努力。那我觉得老师身上,他最重要的一个品格就是说,他做事是非常非常认真的,非常非常全力以赴和义无反顾的,他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非常认真,非常非常的全身心投入。我觉得这个品质是我要去终身学习的。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9)

主持人:是,我觉得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很少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

杨阳:对,而且要把它做好。我的老师他非常有计划,他每天工作也很忙,艺术成就到他这个程度,他还非常勤奋,每天写日记,总结自己的一天,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主持人:那您也会就是做这样的总结吗?

杨阳:我会,但我没有像老师每天都坚持总结,我现在还停留在一个比较随性的状态,比如说我今天想到了,那我就在笔记本写下来。老师一直跟我说,你要有一个计划,有一个每天要去做的,完成的计划,打卡一样的。我很认同老师的观点,我也在超那个方向努力。其实演员的路越往后走,除了技艺的锻炼,最重要的还是思想的开悟。这又牵扯到我们老师说的,你演戏演到后来,比别人好一点的就是文化,这恰恰是我们戏曲人从小就丢失的。因为我从小就是练功,技艺耗占了你将近90%的时间,那你的文化就丢失了。但你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你恰恰是需要文化的积淀和它的最后的爆发。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10)

主持人:我能感受到你对老师的敬佩,也能感受到你们感情很好,我了解到拜师时是柯军老师找到了你,表达了想收你为徒,那你当时为什么还犹豫了呢?

杨阳:这跟我的自我有关系,那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太灿烂了,这个世界太美丽了。戏曲太苦了,你每一天,天天都得练功,都得压腿,都是都得承受这个痛苦。更重要的是你可能脚会伤,腰会扭,当你十几年都在为次而努力,但最后你可能为了一个伤痛,你就把为之付出了所有心血的艺术生涯结束掉了。因为我身边有这样的人,当时的我就会产生怀疑。那时就会想为什么我的青春用在一个我一不经意间就会结束掉的戏曲上。就像你说的工资待遇很差,那时的我很难想象以后怎么样去养活自己,养活一个家庭。那时的我更不知道对于昆曲的责任,对于生活的义务和生活要去寻找的态度是什么。所以,那时候就开始迷茫,迷茫之后呢,就要做出抉择留下还是离开。我很犹豫、彷徨。所以,那时候我老师想收我做徒弟,我就是觉得我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我不能给老师一个答复,因为这样对不起我自己,也对不起老师。如果我答应他,过两天又走了,那他岂不是会更伤心。那我觉得还缺少一个做人的道理,我宁可真实的告诉他,我还没准备好,我还需要考虑,我还需要时间。我也不能没想好随便就答应他了,第二天反悔我就走了。那我觉得可能我欺骗他,他会更生气。而且那样做有违做人和生活的本质。

主持人:那后来就是答应了,是因为觉得还是很喜欢这个行业是吗?

杨阳:是,我后来想了很久,最终我要的是什么?我从小生改武生,我为什么要改?因为即使小生在于昆曲里面是一个相对来说是发展比较重要的行当。那武戏或者别的行当,可能会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的重视。我那时候的原理就是说我爱,我爱这个武戏,我想成为比如说史可法,我想成为比如说杨再兴,我想成为林冲,我无怨无悔,哪怕它将来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好的时候,可能我唱不了,但是我唱过了,我对我的人生有交代了。所以,当我回望初心,我觉得还是要唱下去。哪怕我将来扭伤了,我唱不了了,我改行了。但是我站在这个舞台上曾经唱过,我对我自己有个交代。那更重要的一点,多少人渴望找一个好的老师学习,找不到,我恰恰有这样的福气,我应该要珍惜,我应该要好好的继续下去。所以,我就继续下去了。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11)

苦心天不负,有志事竟成

主持人:那我也听说就是您自导自演了国内首部的昆曲题材电影《宁武》,而且还是以这个非常新颖的网络众筹的这样的方式发起的,那你怎么想到就是会做一部这样的电影呢?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12)

杨阳:又到了我刚刚说的那个就是年轻时候只关注自己,最后你不知道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的有一个学弟,他也是唱武生的,他因为做一个非常高难度的技巧,摔伤了,然后躺了一年,每天要打吊瓶,动都不能动。跟你如此亲近的人发生了这样的事,让我很受刺激的,也重新让我审视武行这个职业。因为我是武行里的一份子,可能全国有无数的武戏演员都是这样,那此时我能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所以,我就想我一定要去表达,我一定要去想我能够做什么?所以,我就用你刚说的方式,用电影的方式,因为电影的传播是最广泛的,电影的方式也是最简洁的,每个人都有手机,打开马上就能看到。影像传播不像看戏剧看剧场演出会有局限。因为只有更多社会上的人来参与,来关心演员,这个行业才会得到关注。所以当那么多人苦练,但最后因为伤痛可能他唱不了戏了,可能改行了,可能做幕后了。那有谁去关心他们?所以我就用这个方式去拍武生演员受伤之后对于理想的破灭内心的这种痛苦。我也会为我想,为我想也是为他人想,我有一天肯定也会这样,有很多人也都会这样。那怎么样去让他们好一点,那我想可能是用电影的方式得到外界的一些关注。因为像韩国有很多好的电影,可能像《素媛》这些好的电影上映之后,政府可能都会关心,就是老百姓也都会关心,社会都会关心。所以,我想我的理想是,有一天我的电影能够给大家看到武戏演员的不容易,大家去关心受伤后的武戏演员,甚至可以建立一些受伤武戏演员艺术基金。他们的理想一辈子都为了这个武戏,心都给了这个戏,但他可能有一天不注意他就受伤了,他可能就残废了。那有没有人去关心这个行业?我觉得如果把这部分受伤群体照顾好让他们心里感到温暖,我们的武戏的整体氛围也会越来越好。武戏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因为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只有往前冲,做更好的贡献。所以,我就是想通过网络产生一些影响力来做这个事情。就是把我的一些我个人的想法和我个人的关心都放在里边。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13)

主持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希望大众能都关注戏曲演员,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和鼓励,那我也听说您最近在做一部新戏是吧?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杨阳:从去年就有这个想法,那我在想我们人永远会有永恒的一些话题,永恒的话题无非就是说有亲情,有爱情,有社会责任,有理想,所以我想做的戏是关于一对父子,还是帝王家的父子,当然可能有很多很多电影,很多很多的戏剧都去做过这这个大的主题。那我用我的一个视角去做,用一个可能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视角去做,而且以昆曲的形式来表现。

主持人:发生在哪一个朝代呢?

杨阳:发生在汉朝。

主持人:汉朝,就是具体可以透露吗?

杨阳:暂时先保留,因为我现在跟你说的这些可能还不是我最终的想法,因为在你创作的时候,你可能一天就会变一个样子,会涌出很多想法,还要在很多很多想法里面去选择,选择完了再反复推倒再建立再推倒。这个过程很像《霸王别姬》里面说的不疯魔不成活,因为你不能做到极致的话,你的戏剧就会对自己来说是平庸的,对自己来说是无法交代的。

主持人:那先保持神秘感,到时候再跟大家分享。

杨阳:到时候我做出来的时候,你们再来采访。

主持人:好的,那其实您作为这个昆曲的,也算是传承人,那你怎么看待就是下一代的这个昆曲的传承。

杨阳:我觉得昆曲的传承的话,就像我们这一代举例来说。第一,就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学老师身上的戏,因为你只要学的多了,积累多了,你才有自己的化学反应。你如果只会一个戏,你就只会这两招。你如果会10个戏、20个戏、50个戏,当你会的多了,你自然就会有新的想法了。第二,我觉得就是还是要多思、多想、多看、多听,这个很重要。任何的戏剧艺术,舞蹈艺术、音乐艺术,都要去听看,他们会对你产生很多的想法。就像我以前看日本能剧,我们也跟能剧表演者合作过,就会感觉他们的艺术跟我们的艺术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一唱就要动,舞和唱是一起的,逢歌必舞;能剧不是的,能剧它可能很静,但它也有动的戏,但它是很静的,走它的步伐,走路它不像我们,我们是必须要动起来的,你不能光站着唱,一定要你一定要唱起来动起来的。但是动有动的力量,静有静的力量,这其实也包含在我们的这个节奏里边,戏剧的节奏,戏剧的张力的节奏,哪怕念白也会有自己的节奏。对于其他的艺术,你要去吸收的其实有很多。我可能只看到的冰山一角,可能还有韩国的艺术,马来西亚的,可能有印度的......我们怎么去了解其他的艺术,来吸收成自己的养分,那种停顿感,那种爆发力,那种感受力。真的是要去不断地去听课学习,每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一定是经历了一段刻苦的学习。当你看到他的时候,你能在他身上学习到多少?也是要来自己问一问自己的。

主持人:其实无论在哪个方面取其精华,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非常的重要。

杨阳:是的。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14)

主持人:那其实今天聊下来,如果让我对您总结三个词,我想的是谦虚、认真、努力。

杨阳:真的说实话是不敢当,因为真的是有太多太多不足。真的是有太多的不足。

主持人:看谦虚了。

杨阳:不是,这个真的是实话实说的。因为你想京剧大军,京剧大师李少春。就是我们能看到的《野猪林》,那还有很多的艺术家,你可能就是说你的前辈太多,包括我的恩师,对不对?我的恩师一个那么强大的这个力量,我在他身上还要学好多好多。可能到我老了,我还得学,因为他也在学,他都每天都很在学。

主持人:印证了我的第二个词,努力。

杨阳:因为你其实也走上了这个这条道路,因为这条道路是作为艺术创作者是没有办法的。你如果停下来了,你就是会限于自己的平庸,没有办法的。因为你能看到别人很多艺术家的伟大的戏剧作品都很多有意义的,但你拿出来的只是非常平庸的东西,那没办法的,那你就不要干这行了。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着昆剧院能出现更多更好的的艺术作品。最后我们谢谢对待戏剧认真的杨阳老师来给大家做分享。

杨阳:谢谢大家。

昆曲丑角朱斌好吗(戏曲是千锤百炼)(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