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1)

王千源

2020年8月18日,未映先火的抗战影片《八佰》,在全国开始第二轮点映。著名影帝王千源在片中饰演男主角“羊拐”。

这是一位战斗力颇强的老兵油子,王千源将这位小人物的细腻、狡猾及对母亲的牵挂,刻画得惟妙惟肖,让观众一次次泪洒现场。

王千源长相不帅,但演技精湛,是热爱表演的戏疯子。一路走来,他当过裁缝,开过烧烤店,送过外卖,由一名差等生渐渐成长为影帝,每个脚印都浸透着艰辛与泪水……

01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2)

王千源

王千源原名王锦鹏,1972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父亲王早来、母亲周灵芝都是辽宁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在这样的艺术家庭长大,王千源却不喜欢表演,也不爱读书,从小就是一名差等生。

上中学后,他叛逆,经常旷课,上课睡觉。他还背着老师、父母抽烟,时不时与同学打架。老师经常向王早来夫妇告状,他们为儿子伤透了脑筋。

但差等生王千源也有一项特长,那就是跑步。他个子瘦高,两条腿修长,曾代表学校参加市运动会,取得过名次。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3)

王千源与母亲

初中毕业后,王千源因成绩太差没有考上高中,父母四处求人,想将他介绍进高中读书。在王千源的记忆里,妈妈撑着伞,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去给他找关系。父母的艰辛王千源看在眼里,他忍不住流泪了。一夜之间,王千源在眼泪中成熟了,长大了。

在父母奔走下,王千源最终进入沈阳市一所职高,专业是服装裁剪。他学习锁扣眼、缝衣边,设计服装。三年后,王千源毕业了,多家服装厂要接纳他。王千源不想这么早工作,想去高校深造,将来当一名服装设计师。

他报考北京服装学院,没有被录取。1993年,王千源准备第二次参加高考,父母忧心忡忡地说:“要是今年再考不上怎么办呀?职高学历太低了,将来在社会上会很难混。”王千源也很纠结,不知何去何从。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4)

王千源与父亲

王早来是国家一级演员,与妻子在沈阳文艺界有一定的人脉资源,父母建议王千源考高校的表演系,哪怕读个高职班,将来回到沈阳,他们也能帮儿子找一份工作。

于是在父母要求下,王千源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因为文化底子薄,王千源高考只考了200多分,距录取线差5分。

由于王早来是朝鲜的归国华侨,按当时的高考政策,王千源可以加10分。就这样,王千源幸运地进入中戏表演系,与李乃文、辛柏青、朱媛媛等成为同班同学。

02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5)

王千源

1997年,王千源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因拥有北京市户口,王千源一度很激动。然而身高1.82米的他,因个头太高,在单位演不了主角。儿童剧的演员个头普遍偏矮,王千源便演一些“大树”“电线杆”“木头”等背景,甚至还要表演“风”“太阳”,这让王千源很难接受。

随单位送戏下乡时,王千源还要负责装车卸车,拉大幕,相当于一名勤杂工。他想:在儿艺混下去,自己根本没有前途。1998年,王千源主动辞职,砸碎铁饭碗,成了一名北漂。

因迟迟接不到戏,为了生存,王千源向朋友和同学筹资2万元,在母校中央戏剧学院附近开了一家烧烤店。店面只有30平米,摆8张桌子。他请了一名厨师,自己负责收银、打扫卫生,送外卖。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6)

王千源

王千源经常骑着单车,去母校给同学和老师送餐。时间一长,有同学知道他是中戏表演系毕业的,便问他:“你学了几年表演,为什么不去演戏?干这种低端工作有什么出息?”王千源一脸尴尬:“没人请我演戏呀。”

有的学生为此看不起王千源,一见他来送餐,就喊“王小二”刺激他。王千源落泪了。大学同学为给王千源聚拢人气,经常来店里吃饭。李乃文不论吃多少,都只给王千源10块钱。王千源便给他取了个“李十块”的绰号。

同班同学赵春阳来店里吃东西,从来不给钱,王千源喊他“赵不给”。一年后,烧烤店经营不下去,倒闭了。王千源又没了事干,天天骑单车出去找戏拍。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7)

王千源与边潇潇剧照

王千源长得不帅,又是小眼睛、大长脸,外型上不占优。好在有名校中央戏剧学院的背景,渐渐有导演用他,但演的都是十八线演员的龙套角色。有的只有半天戏,甚至只有一个镜头,报酬是40元。

这样的收入,在北京根本养不活自己。那时王千源住地下室,顿顿吃馒头咸菜。出去见导演时,他轮流向同学借衣服、鞋子穿。王千源不知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走在黄沙弥漫的北京街头,他特别困惑,不知不觉眼里就涌满泪水。

03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8)

王千源剧照

以前他叫王锦鹏,2006年参演完谍战剧《五号特工组》后,特意将名字改为“王千源”,希望事业上能有突破。因为演出机会宝贵,王千源哪怕接拍再小的角色,也用心琢磨。他经常骑着单车去外面体验生活,在出租屋里写人物分析,将功课做足。

因此导演拍他的镜头时,经常一条就过了。王千源的敬业精神,渐渐在圈内传开了。从2007年开始,王千源开始演男一号。期间,他推出了《亲爱的敌人》《三七撞上二十一》《老丁的春天》《永不回头》《复婚》《地道战》等众多影视剧,但在演艺圈并未激起多少浪花。

2010年,师弟张猛找到王千源,请他演文艺片《钢的琴》里的男一号“陈桂林”。他告诉王千源:“这部戏我还没找到投资方,你以后也拿不到什么片酬,估计院线都排不上。你先看看剧本,接不接都给我回个话。”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9)

王千源《钢的琴》剧照

王千源连夜将剧本看完,被剧中小人物“陈桂林”与女儿的故事深深打动。他在电话里告诉张猛:“这部戏我接了,有没有片酬都没有关系,反正我从来就没拿过高片酬。”

为了演好“陈桂林”,王千源穿着条绿毛裤去工厂溜达,找车间工人聊天,与工人一起排队打饭。其实,当时著名导演姜伟有一部商业片找王千源演男主角,片酬可观,但王千源放弃了。很多人说他:“你傻呀,放着高片酬不挣,接拍这样的破文艺片。”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10)

王千源《钢的琴》剧照

王千源说:“我把自己定位为演员,而不是明星,就演内心喜欢的角色。”次年,王千源凭借在《钢的琴》中的精彩出演,一举夺得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成为影帝。

04

然而因为客观原因,国内的媒体很少有报道,也没人来采访王千源。他和工作人员自己找稿子,联系媒体宣传发表。对方有顾虑,不敢发。因此,王千源获奖在国内无声无息。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11)

王千源与金星

但即便如此,影帝的身份还是给王千源加了很多分。与导演谈戏时,一见他是影帝,对方不免要刮目相看。

此后这些年,王千源的演艺事业越来越顺,先后主演了《五湖四海》《英雄先遣连》《新编辑部故事》《太平轮》《黄金时代》《黎明决战》《湄公河大案》等众多影视剧。尤其是他在《解救吾先生》中的精彩出演,让人眼前一亮。

这部戏是根据著名演员吴若甫遭绑架改编的影片,王千源出演一名绑匪。为将角色塑造得淋漓尽致,他3天没喝水,7天没洗澡,身上有股怪味,还与女演员拍了一场赤裸上身的戏。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12)

王千源

结果,王千源凭这一经典角色,一度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经多年打拼,王千源现在已是知名演员。然而他仍不敢懈怠,有人问他:“你拍戏为什么这么拼呀?”

王千源如实回答:“演员永远处于被选择的地位,一部戏演砸了也许就完了。别把演戏想得那么高尚,这种职业与教师、医生、律师是一样的,演员也要靠演戏养家糊口。”

虽贵为影帝,但王千源在演艺圈依然胆小、害怕、紧张、小心翼翼。可见外人看到演员的只是表面的风光,其背后也有很多眼泪、艰辛和辛酸。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13)

王千源与女儿

伴随着辉煌的事业,王千源也迎来了美满的家庭生活。他早已在北京买了房,还是一个女儿的爸爸。妻子是山东人,与王千源一直住过出租屋,现在在家相夫教子。

王千源是大孝子,经常将父母从沈阳接到北京生活。妻子对公公婆婆也很孝顺,王千源的家庭相当美满幸福。

王千源谈八佰(从烧烤店小哥到著名影帝)(14)

王千源

从差等生到著名影帝,王千源的真实人生堪称一部影视剧。虽然其中有坎坷、艰辛和眼泪,但终究是一部喜剧。他的事业和生活圆满,王千源称得上优秀演员,幸福男人!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