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专业影评范文(电影老炮儿影评)(1)

六爷穿着厚厚的绿色呢绒军大衣,抽出擦得锃亮的军刀,一步一步踏上有些破碎的冰层。对岸的白桦林,小飞神色激昂,凝望着六爷擎天撼地的铿锵。龚叔露出嘲讽的讪笑,向六爷摆摆手,侮辱之色溢于言表。阳光洒落冰湖,映射在六爷的脸上,六爷大吼一声,在冰面上奔跑,他仿佛又回到了许多年前那快意恩仇、无拘无束的江湖时光……

这是电影《老炮》结尾中的场景,冯小刚饰演的六爷按时赴约,为了儿子晓波被打得生死未卜的理,为了小老百姓能否坚持己见的理,为了信守承诺的理,为了顶天立地的理。六爷义无反顾,单刀赴会,此时的他痞气尽除,只剩孤胆英雄的悲壮气度。他宁愿死在热血的刀光剑影中,也不愿死在医院的了无生趣里。他讨厌西医,抨击手术,拒绝手术刀在自己的身体里来去自如,他是保守的痞子,传统的英雄,小飞说:“在没有遇到您之前,我以为您这种人只有在书里才会出现。”小飞是新一代的痞子,但他不安心只当个痞子,他看《小李飞刀》,想寻找一个武侠世界中的英雄。所以当六爷倒下的时候,小飞潸然泪下。六爷就是小飞的英雄,可是英雄死了,在小飞的面前,他看到了英雄的魅力,却对命运,无可奈何。

小飞的身上既有富二代的张狂和冷傲,又有武侠世界中未被开启的狭义密码。他骨子里奔涌的是新一代的老炮精神,但却被现代世界的非主流价值观的糟粕所污染。就像《小李飞刀》中那个叫阿飞的少年侠客被林仙儿蛊惑而失去自我一样令人惋惜,小飞没有阿飞幸运,阿飞在最后关头终于觉醒,可是小飞,虽然最终被老炮儿的孤胆狭义所感染,但因为肇事逃逸牵涉人命只怕今生今世再无自由可言了。在遇到老炮以前,他以为钱和权可以摆平一切不可能的麻烦,但在遇到老炮之后,他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规矩”,什么是“理”,而钱,却被排除在外。小飞受到了教育,犹如醍醐灌顶,这是他的朋友及他的家庭永远都不能够给予他的宝贵财富。

老炮儿满口脏话,唯我独尊,以理为纲,以义为领,守着祖宗的传统,守着千年的古训。他是痞子,却比痞子干净,他是流氓,却比流氓高尚,他是混混,却比混混善良。遇到贫困的大学生,他会蹲下来将包里仅有的钱捐给她,遇到跳楼围观起哄的群众他会义愤填膺的训斥他,遇到年龄大的老人,他会亲自为其点烟,遇到朋友的母亲瘫痪在床他会悄悄将不多的钱放在窗前,遇到朋友被城管欺压,他会就事论事挡在中间,遇到儿子因闹事被绑架他会不顾一切只身赴宴,甚至在无意中得到那张贪官受贿的证据信也会义不容辞将其既往中纪委检举揭发。老炮儿不是一味地恃强,那是他年轻时的少不更事、血脉喷张,步入暮年的他学会了沉稳和三思,他会用机智伪装成快递的方式去追踪儿子晓波被绑架的线索和方向,他会在故宫逗鸵鸟玩时被朋友一句“真正的主家回来了你赶紧避一避”而手忙脚乱躲进另一间空房而不会自视甚高无理取闹。老炮是北京城旧时代年轻一代的集体向往,也是北京城新时代年轻一代的嘲笑对象。倪匡先生曾在古龙的葬礼上写下“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的挽联来祭奠古龙对武侠小说的贡献,影片结尾老炮儿倒地死亡在冰湖上的悲壮不也是一种狭义精神的决响和灭亡吗?老炮死了,老炮的精神也只能在电影的荧幕上感染着大众,谁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演绎老炮,只怕会被身边的人当做疯子一样嘲弄和鄙夷吧!老炮与时代格格不入,他奋力东山再起,可结局只是悲壮地倒地。有人嘲笑,有人哭泣,有人感动,有人鄙夷,但身为中国人的良心未泯,还是会热泪盈眶,肃然起敬。老炮虽然算不上一个好人,但绝对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尊敬的人。老炮也是一种另类,一种需要我们对时代振聋发聩、反躬自省的另类。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老炮无疑是我们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礼义廉耻急剧边缘化丧失殆尽时应运而生的一面镜子,正好可以照一照我们现今的样子。不过老炮精神的糟粕也不会被社会名正言顺,大力推广,就像片尾老炮的儿子晓波在逗弄八哥时出现的一个有些无礼的年轻人,晓波的侍者继承了老炮儿的倨傲而被晓波训斥,晓波则带着微笑礼貌地回答了年轻人的问题。可见,晓波摒弃了老炮儿过时的糟粕,而接受了文明和先进的绅士文化,这,大概就是导演所要告诉我们的最后的讯息吧!

老炮儿专业影评范文(电影老炮儿影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