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贴近女人心脏的衣服,内衣往往比内衣更能体现女性的感性轮廓毕竟,外衣是社会身份,内衣才是情感体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古代女性内衣分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女性内衣分类(古代女子的内衣长什么样)

古代女性内衣分类

作为最贴近女人心脏的衣服,内衣往往比内衣更能体现女性的感性轮廓。毕竟,外衣是社会身份,内衣才是情感体验。

《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剧照

然而,在中国的古代历史里,女孩子的内衣几乎都被深藏了。内衣最早被称为“亵衣”。“亵”意为“轻浮、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的。每当情节进展到“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裙……”然后,就没有了,在烛光被吹灭后,女子身体上露出的是什么样的内衣,故事又发生了什么,一切就不得而知了。

古时的月色该是什么月色?她们的内衣又是什么样?

抱腹

“微风暗度香囊转,明月看从玉手生;

见说自能裁帕腹,一双濡鹊绣初成。”

抱腹是从帕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款内衣。

汉代刘熙所撰的《释名》解释云“抱腹,上下有带,包裹其腹上,无上裆者也。”由此可见,抱腹应该是上下有系带,这样可以更好地裹紧腹部,但并没有连档到下体,这也是它“抱腹”名称的由来。

抱腹是单片形式,抱腹只有前片,没有后片,后背部分是全部裸露的,以系带来连结穿着,质地多用平织绢,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穿着这样的内衣,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透气凉爽的效果。

抱腹是汉代最简便的内衣典型形制,一直传承至清代。

裲裆

“裲裆双心共一袜,帕腹两边作八襊。”

裲裆,俗称“两当”。汉刘熙《释名•释衣服》曰:“其一当胸,其一当背,谓之裲裆。”又《骈雅·释服食》:“裲裆,胸背衣也。”说明裲裆的形制简单概括为有前后两片衣襟,一片当胸,一片当背。腋下与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着,既可穿着在衣服内部,也可着于外,且有绣、有棉、有夹,也有军事用的裲裆铠。

裲裆是胸前、背后各有一衣片的一种新服饰形制,是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其形式应为无领无袖,前后两片,腋下与肩上以撑扣之,男女均可穿着,既可穿着在衣服内部,也可着于外,且有绣、有棉、有夹。后来,裲裆形式运用于军服之中,制成裲裆铠,改为铁皮甲叶,套于衬袍之外,从此失去了裲裆作为内衣的意义。

1979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晋十六国墓葬中出土裲裆实物残片,出土时粘贴在女尸背部,双层,内层为素绢,外层中间缝缀一幅刺绣,刺绣尚残存大部,系在红色绢底上以黄、黑等各色丝线采用锁针法绣出图案。

《采桑图》嘉峪关魏晋壁画墓

《母子嬉乐图》敦煌佛爷庙湾魏晋墓

心衣

“心衣抱腹而施钩肩,

钩肩之间施一档以奄心也。”

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则成了“心衣”,心衣为上掩于胸,下达于腹,两端缀有钩肩,钩肩之间施一横裆,穿时双臂贯入钩肩。

心衣只有前片,没有后片,穿着这种内衣,后背部分是全部袒裸的。“心衣”的特点是以“以带掉缚”以及“以平裁式布帛遮束”。其“带”的量及位置各有不同,其“平裁式”的几何形态化布帛的分割均有变化。应该说“心衣”已经基本具备了后世内衣的特点。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是平织绢,上面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多以“爱情”为主题。

心衣是汉代较为典型的内衣形制之一,流行于当时的各个阶层。魏晋南北朝,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的“裲裆”成为主流内衣形制,心衣渐渐式微。

内衣之后自然要穿上老祖宗钟爱千年的经典款时装了——曲裾袍。

曲裾的形态在《汉书·江充传》中曾描述过:“充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颜注:“如淳曰‘交输割正幅,使一头狭若燕尾,垂之两旁,见于后。是礼深衣续衽钩边,贾逵谓之衣圭。’苏林曰:‘交输,如今新妇袍上袿,全幅缯角割,名曰交输裁也。’”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以腰带系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来固定。

西汉褐色信期绣罗绮棉袍(曲裾)

刚开始,男女均可穿著。后来男子曲裾愈来愈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显得含蓄、儒雅。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成为主流,曲裾深衣自然也差不多销声匿迹。隋唐之后,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曲裾原称绕襟袍,属于上下分裁式,类似深衣,又称曲裾深衣、绕襟深衣。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是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妇女于脑后挽髻,鬓间插有首饰,老妇发上还明显地插有珠玉步摇。每人所穿的服装,尽管质地、颜色不一,但基本样式相同,都是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老妇穿的服装,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历史恍如从未走远。

穿三重领深衣的女子河北满城一号出土长信宫灯

从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也能窥见曲裾的面貌,汉代曲裾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现代称之为“三重衣”。

美国著名设计师肖佛尔说,中国服装的设计具有“感情温顺”的精神。因为上流社会大都采用丝绸的材质,中国汉民族服饰的悬垂感独一无二,飘逸灵动,“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华美气度有倾国之姿。

东方人的优雅和时髦,尽数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