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耳洞是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家婶婶带我去一个卖耳饰的小商铺打的,那时候是无痛打耳洞,用一把类似枪的工具对准耳垂的中心位置用针型耳钉打进去的,只是那个人技术不好所以打偏了,然后我的耳洞两边都不一致,打的时候没啥感觉,但是后面化脓之后痛不欲生,折腾好几个月才总算有耳洞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清朝王妃的耳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清朝王妃的耳饰(清朝的耳环最有辨识度)

清朝王妃的耳饰

我的耳洞是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家婶婶带我去一个卖耳饰的小商铺打的,那时候是无痛打耳洞,用一把类似枪的工具对准耳垂的中心位置用针型耳钉打进去的,只是那个人技术不好所以打偏了,然后我的耳洞两边都不一致,打的时候没啥感觉,但是后面化脓之后痛不欲生,折腾好几个月才总算有耳洞了。

每个人关于打耳洞的经历都是历历在目的,如果没有耳洞那么人生中也会缺少一些美丽,如果你没有耳洞可以尝试一下无痛打耳洞,体会一下戴耳环的感觉。

在清朝,满族的女孩都是有三个耳洞的,从《延禧攻略》中各位妃嫔以及皇后娘娘的装扮中就可以看出来,据历史记载,乾隆皇帝曾经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已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

由此可见,在当时满族女子佩戴耳饰的传统是“一耳三钳”,所以两耳合计就是6件首饰,而当时佩戴珠宝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像东珠这样珍贵的珠宝首饰也是需要有一定等级的人士才能佩戴的,所以首饰更是身份的象征。

耳饰的存在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老百姓,纷纷都穿耳洞佩戴耳饰,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可以佩戴耳饰的,只是男士多数都是一个耳洞,而在耳饰上也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耳饰的款式也是根据时代背景而变化的,在清朝以前多数耳环都是成对的,这种一耳三钳的耳环出现也是因为民族文化,满族人的祖先是女真族,女真人天生就喜欢佩戴饰物,不仅头饰十分华丽,戒指、手镯、耳环都和汉族是有区别的。

因为女真族信奉的是萨满教,萨满教则认为人有命魂、真魂、游魂这三魂,其中当属游魂是最为活跃的,可以不受困于人体而存在,所以需要耳环作为灵物来护卫游魂,如此一来耳环就不仅是装饰的作用,还兼具功能性,这一耳三钳很可能就是源自于这样的宗教信仰,也正是因为文化所在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美丽。

在明朝末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后,从马背上打下了江山,建立起满洲的政权,建都在今天的北京后,这个一耳三钳的习俗也就成为清朝宫廷的佩戴耳饰的风俗,在女孩出生后不久女孩就要在耳垂上扎上三个耳洞,成为一种必然,长大后便可以佩戴一耳三钳的耳环。

只是耳环的材料是随着自己的位份而变化的,这个位份也是由自己的地位来决定的,耳环的变化见证一个女子身份的转变,尤其是从宫女晋升为贵妃之路,看服装和首饰就能见证她的身份变化。

在古代,穷苦人家的女儿只有戴针线绳的耳环,而稍微好一点的人家可以戴铜制的耳环,一般的人家戴的是银耳饰,只有富贵人家才有金、玉翠的耳饰,而帝王家戴的就是东珠、珊瑚、彩宝等等贵重的耳饰。

这三个耳环的质地,贫富之间有很大差别。富贵人家的女子戴金、玉翠耳饰,一般人家的女儿还能戴银耳饰,但贫苦人家就只能戴铜圈了,甚至用彩色针线绳充当耳环的。

佩戴三钳耳饰的习俗随着清朝的结束而不在盛行,但是在东北一些满族聚集的地方,仍然可以见到一些老年的妇女佩戴这一耳三钳的耳环,可见民族的文化还是会扎根的,只是现在文化也在断层了,如果只是作为一种好看的装饰,当然如果喜欢也可以佩戴,毕竟这是一种复古的风俗文化。

首饰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而每一颗珠子和每一个纹饰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宫廷文化,欣赏之余也需要懂得为什么而佩戴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