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寒假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有余,初三的中学生朋友们再过三个月左右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要关隘了,是鲤鱼跃龙门,还是名落孙山,就在此一举。虽然这次人生转折点看起来并不如高考那么引人瞩目,也不如高考那种战场惊心动魄。可是,从人生长远的角度来说,中考对人生的影响其实要比高考更加深远,如果中考失利,将完全走向另一种人生方向。这点,不用我多说了。

初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第三个最易出错知识点)(1)

既然中考如此重要,那么初中生朋友们就一定要在初中这几年多学知识,增长能力,从而为以后的人生打下第一块基石。一定要在各个学科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有用且有趣的学科——物理!

初二的学生们现在应该已经学到了力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了,多数地方的初三的学生们也都正在进行力学内容的复习,对于力学知识来说,第一个最易出错的知识点是摩擦力以及受力分析;第二个最易出错的知识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以及惯性;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力学第三个最易出错的知识点——压强!

相信很多初中生朋友们,尤其是初二的朋友们深有体会,“压强”这一知识模块是全新的、并且题型百出、难点易错点频现的章节!对于优秀生来说尚且常常遇到困难,更不用说中下游学生们了。

初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第三个最易出错知识点)(2)

但是,压强这块内容真的很难么?

我们今天从三道压强中等难度中考题入手,来解决几个有关压强的典型模型,同时总结一下有关压强的应用知识点。

请先看第一道中考物理题:

初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第三个最易出错知识点)(3)

上面这道压强题,所求的是固体之间的压强,由于是烧杯和内部液体二者总重力产生对桌面的压强,因此直接利用p=ρgh很显然是不可以的,所以,对于此类题我们往往先利用F=G总,求出压力,再利用p=F/S求出压强!

对于本题而言,由于烧杯完全相同,因此重力相同,底面积相同,只需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重力谁大谁小就可以了。

在AB两点处,由于液体压强相同,因此,根据F=pS,可知这两点所在的液面压力也相同,也就是说这两点上方的液体重力都相同,根据体积关系,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因此对于这两点下方的液体而言:由于体积相同,甲液体重力小于乙液体重力,所以甲液体总重力小于乙液体总重力!也就是说,甲物体总重力小于乙物体总重力!因此根据公式可得出正确答案为A!

再看第二道中考物理题:

初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第三个最易出错知识点)(4)

在做此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两点:

第一,“求液体产生的压强,一般先利用p=ρgh求压强,再利用F=pS求压力”!“求固体产生的压强,一般先利用F=G总求压力,再利用p=F/S求出压强!”

第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容器底面正上方液体的重力!”

所谓正上方,就是比如上图中甲图,侧壁是竖直的,容器底面正上方液体产生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但是乙图中,侧壁是倾斜的,容器是广口瓶,容器底面正上方液体产生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液体的重力被侧壁承担了!

知道了这一点,再利用如第一题同样的思路就可以顺利解出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再看第三道中考物理题:

初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第三个最易出错知识点)(5)

当我们把上面两道题都会做了后,此题就应该不难做了,注意审题时千万别看错。

本题中的压强是固体产生的压强,因此应先求压力再求压强,很显然,同样一个瓶子倒立和正立时重力是不变的,因此受力面积越小的压强越大,也就是说倒立时的压强大!

本题中的两个压力都是液体产生的压力,按理说应先求压强再求压力,可是会出现一个问题,倒立时液体深度变大了,从而导致压强变大了,但是受力面积也变小了,因此压力到底变大变小?这种方法不太好判断结果。所以,我们还是利用前面的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容器底面正上方液体的重力!”很显然,左图中的水的压力等于水的总重力,右图中水的压力等于瓶盖正上方液体产生的重力。于是瞬间可解!

初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初中物理力学第三个最易出错知识点)(6)

下面的专栏链接《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归纳概括了几乎全部中考物理易错题、易错点、重难点!对于中下游学生来说,是提升成绩的利器,对于优秀生来说,更是借鉴中考物理学习方法的最实用最高效资料!

专栏《八套中考学霸物理错题集》概括全部中考物理易错题、重难点!是提升成绩借鉴学法的最实用资料!

中学生朋友们,养成善于归纳总结的习惯吧,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