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专题讲座的文字本。保持了口语化,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

第一讲: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大道

道就是“到底”也就是究竟。终极关怀、终极期待、终极追寻。

其特点:大、逝、远、反(返)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

老子的思维是立体思维,不是线性思维。

关于道的论述,80%是理性、思辨、智慧、逻辑,20%是信仰。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讲: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意思是“榜样”。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送葬时扎的纸人、纸马、纸狗。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3)

第三讲:无为是关键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矜,故长。”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不干愚蠢的“为”,就是使那些正常的自然的“为”都能够顺顺当当地进行。

应该做什么,也许不能提出统一标准,不可以做什么,反而可以向公众做出明确的判断。

什么是好人和坏人?

好人就是有所不为的人,坏人就是无所不为的人。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4)

上善若水

第四讲:有、无、一、二、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5)

第五章:宠辱无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得宠”是一个卑下的地位。

“人之大患,在有吾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

“宠辱无惊”: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第六讲:知白守黑

把自己沉浸在无边的黑暗当中,然后去寻求、注视光明。

“知其雄,守其雌”

知道怎样才能表现出我的强烈、厉害,但是我经常不那么强有力,比较温和。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6)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特别符合韬光养晦这个原则。

“和光同尘”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7)

第七讲: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理国家,放松心态,举重若轻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八讲:老子会怎样用兵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8)

相反相成,物极必反

反战:“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

“哀兵必胜”,在军事上不当强者,弱者能够有道义的优势。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九讲:老子的养生理论

生命与大道合一

“与天地同在,与日月齐辉。”

第十讲:老子为什么求愚非智

大智若愚,反智主义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9)

要本土化而不能过分远洋化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0)

第十一讲:小国寡民的乌托邦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1)

老子提倡的不是把生活复杂化,不是把知识复杂化,而是用最少的信息,来解决最多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思维方法,来应对复杂的挑战。

什么是“小国寡民”?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2)

第十二讲:老子智慧的快乐与烦恼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3)

第十三讲:得与失、成私与无私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4)

第十四讲:得道者的风度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5)

对于人来说,两种感觉最可贵:分寸感、节奏感。

第十五讲:逆向切入的处世方法

四种悖论:结构性悖论、发展性悖论、价值性的悖论、社会性悖论

第十六讲:大国之道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6)

“大者宜为下”

第十七章:虚静、复命、知常

第十八章:老子仍然活着

老子书籍解说(王蒙老子十八讲)(17)

“儒道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