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的天气都那么热(全国多地40)(1)

暑假期间,深圳南山欢乐海岸,一个孩子在喷泉玩水纳凉。 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为什么夏天的天气都那么热(全国多地40)(2)

上海动物园的一只东北虎在水池里“纳凉”。新华社发

为什么夏天的天气都那么热(全国多地40)(3)

上海动物园的一只松鼠猴在降温喷雾中进食。新华社发

为什么夏天的天气都那么热(全国多地40)(4)

上海动物园的斑嘴环企鹅在降温喷雾中“纳凉”进食。新华社发

为什么夏天的天气都那么热(全国多地40)(5)

今年7月下旬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出现了范围较大、强度高的高温天气,多地最高气温值、高温日数破纪录。

全国多地40℃ ,老鹰都中暑了,猫头鹰热晕了……江浙沪川渝等地热浪滚滚,网友吐槽“包邮区热成保熟区”“重庆热成炼丹炉”“极端天气真的要热懵了。”……今年夏天到底有多热?此次超强高温天气究竟有多强?

全国多地到底有多热?

近期,高温热浪话题引发关注,“40℃进不了全国高温排行榜”更是冲上热搜。40℃这个原本让许多地区“高不可攀”的数字,在持续的高温天气过程中多次出现。不少网友说:“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据@中国天气,8月13日下午的高温排行榜前十,最高的已经达到44.6℃,不到42.7℃都进不了榜单。

没有哪里比重庆更有发言权。据@中国天气,重庆8月8日至13日已经连续6天最高气温超过40℃,接下来7天40℃ 仍将持续,将打破当地连续40℃ 最长纪录(7天),而且16日起最高气温有可能达到43℃。

贵州的大瀑布景区停止运营

因上游河水枯竭,国家5A级赤水丹霞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大瀑布景区于8月13日停止运营。

贵州金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8月12日发布的《关于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景区关园的公告》称,因赤水地区连续受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景区上游河流河水枯竭,经公司紧急研究决定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于2022年8月13日停止运营,开园时间另行通知。

贵州赤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大瀑布是自然景区,因为天气原因,赤水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影响了大瀑布水量。考虑到游客的旅游体验,便决定临时闭园。

赤水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当地已连续多日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超过40℃,加上已有十天左右无降水,导致瀑布水量减少,“高温,无降雨,蒸发大,水量就减小了,大瀑布那里水是有的,但是小了很多。”

资料显示,赤水丹霞旅游区是遵义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赤水大瀑布可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布高76米、宽80米,比黄果树瀑布高8米、仅窄1米,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

动物都热中暑了

“煎鸡蛋”似乎不再是检验天有多热的唯一标准。比如,你昨天或许看到了这个热搜:#一只老鹰在南京中暑坠江#。

据江苏新闻报道,8月11日,志愿者徐先生在南京江心洲巡江时,发现一只老鹰飞行时坠江。徐先生用渔网捞起老鹰,并交给警方。经判断,这是一只黑耳鸢,可能是因为中暑坠落。经过兽医救治后,黑耳鸢被放归自然。

在南京热晕的还有猫头鹰一家三口,猫头鹰一般白天睡觉晚上猎食,现在却顶着白天的高温烈日找水喝,不幸中暑,可见天气有多热。这一家三口被送往南京市红山动物园照看,目前状态良好。

江苏南京一收费站外,张先生货车上价值47万元的十几头牛集体出现中暑症状。他便将车停靠在收费站,用水桶放水给牛降温。不料自己也差点中暑,于是赶紧求助消防。消防员对牛群喷水约10分钟,牛群中暑症状才得到缓解。

苏州河出现大面积死鱼

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介绍,今年7月以来已经接到市民反映,苏州河出现大面积死鱼事件13起,远超往年。

“这些鱼是市民放生的,遇到今年持续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导致大面积死亡。”相关负责人表示,水域管理部门呼吁,市民要科学放生。

据东方网1站视频显示,近日,江苏、河南、上海、湖北等地都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气温普遍都在40℃以上,真是天气热到不行,有些网友甚至调侃称,真是命都是空调给的。

天气越来越热,大家对空调的需求就加大,而电费就自然上去了,现在上海有不少网友还在社交平台晒自己电费,不少人一月都是一二千元,还有的在5000多元。

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例热射病

截至目前,国内多省份已经出现热射病病例,其中包括浙江、四川、福建、江苏、河南等地。

据温州网消息,7月9日,温医大附二院龙 湾院区急诊接诊了一名人体核心温度高达42℃的热射病患者,经过急诊抢救后,至今还在急诊EICU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据温医大附二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统计,截至目前两家医院共接诊9例热射病患者。

7月1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这3名热射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多岁、40多岁和60多岁,其中年轻的两位患者均是户外工作者,年龄稍大的患者发病时正在湿热的厨房做饭。

7月9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报道,河南郑州一名男子因中暑突然呕吐昏迷,被送到医院抢救时,医生监测他身体的核心温度已达42.3℃,体内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煮”过一样,出现了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最终医生诊断其为热射病,也就是重度中暑。据医生介绍,热射病患者的死亡率大概在50%左右!

据扬子晚报报道,7月12日,江苏一名装修工人连续工作4小时后,出现头晕、频繁呕吐,被确诊为热射病。这是今年南京首例热射病患者。

据福州日报报道,近日福州一位65岁的男患者在户外工地作业,突然出现头晕、大汗、呕吐情况,紧接着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不清,随后被医生诊断为热射病,被送到急诊科紧急抢救。

提醒

◎警惕“隐形杀手”热射病

高温来袭,多地陆续出现因“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据悉,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

热射病与一般中暑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有不少人将热射病等同于一般中暑,这“轻视”了它的严重性。热射病与普通中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意识是否丧失或正在丧失,热射病患者会伴有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热射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都会相继损伤,多器官衰竭通常是热射病致死的原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蒋臻表示,先兆中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进展到轻症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明显增高,往往>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者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此时,轻度中暑若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仍能很快缓解病情,但如果未引起重视,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并预后不良。

◎这两类人最容易中暑

据央视财经报道,专家提示,如果中暑达到严重阶段,可能会患上热射病。两类人群最容易中暑,一是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和锻炼的人群;二是体质较差的老人、小孩、产妇等人群。如果出现了昏迷、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则有可能是患上热射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