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7年9月26日,嘉峪关到敦煌的绿皮车上写道:5度,戈壁滩,若有似无的信号,停停开开的任性火车,向西,再向西。闻说甘南下冰雹,瑟瑟发抖,瑟瑟发抖,全部外套裹在身上.......跟日落赛跑爬上鸣沙山后,太阳已经彻底落山了,脚下的沙子瞬间失去了热度。躺在沙山望着下方灯火通明的月牙泉,头顶一轮朦胧的弯月,没多少诗情画意,因为夜风很凉,鸣沙山顶很冷。


嘉峪关往西,穿越6小时戈壁去敦煌

早晨8点多,从嘉峪关站乘坐7535,一趟没有字母代号的绿皮车,午后到达敦煌,全程六个多小时,车票只要22.5元。车窗外是茫茫戈壁滩,日光洒在戈壁滩上显得格外苍白无力。车厢中温度愈发低了,我从行李箱翻出唯一的毛衣裹上蜷成一团,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全程望着单调的戈壁滩风光发呆。

在这片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上,偶尔能看到一蓬蓬低矮的戈壁植物,已经干枯的枝叶还保留着生命原始的形态。有时候是一闪而过的红柳,或是不知名的矮树,那些矮树也都失去了生命本来的颜色,干枯的枝桠倔强地伸展着,在空旷的戈壁上一动不动,仿佛车窗外的时间静止了。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1)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2)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3)

时光到了敦煌,脚步也会慢下来

出敦煌站时,温暖的阳光迎面而来,驱散了嘉峪关外的苦寒。敦煌的公交车很随性,看不到站牌,也不显示车次。你问司机开去哪,司机就去哪。这一趟车去火车站了,那下一趟就去鸣沙山吧,都是可以商量的。

初来乍到的人,望着敦煌的公交车,心里不免犯嘀咕:连个站牌都没有,这真的是正规公交车吗?这还真是,敦煌城其实不大,停在沙洲市场附近的绿皮公交车,有往鸣沙山方向的,往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往火车站的,往机场的....几乎可以去到所有你可能会需要去的地方。

我跟司机说要去沙洲市场,司机在车头挂上了带有“沙洲市场”的牌子。有旅客摸不清路线的,司机热情地指路,仔细帮忙计算行程。聊开心了,司机突然朝我们塞过来几颗大枣,用令人无法拒绝的语气自豪地说道:“尝尝,尝尝,我们这的枣,可甜了。”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4)

行走在敦煌街头,路很宽,车少人少,一片安宁。经历了嘉峪关外的苦寒,此刻置身敦煌街头,浑身舒坦自在极了,就连脚步也不自觉慢了下来,以更好地感受这个城市的呼吸和脉搏。似乎,时光到了敦煌,脚步也慢了下来。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5)

一碗驴肉黄面,一杯杏皮水

街头遍布驴肉黄面馆子,一碗驴肉黄面,一杯杏皮水,基本是标配。在敦煌,据说莫高窟156窟(宋)壁画上有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据说敦煌有一家相传五代的百年老店——顺张黄面馆,创始于清朝末年。我没有刻意找寻百年老店,拖着行李箱随意走进了一家还算敞亮的馆子。

黄面的黄,是因为和面时放了一种沙漠碱性植物,因而煮熟后的面条略显黄色。搭配厚切的酱驴肉,浇头是一大勺由香菇末、水豆腐做成的臊子。杏皮水,是用敦煌本土的李广杏皮熬制而成。酸酸甜甜,类似酸梅汤,细细品来又不大一样。试想炎炎日光下,来一杯杏皮水,消暑又解渴。

初次喝杏皮水是在张掖,但看到产地写着:敦煌。说杏皮水是敦煌的招牌饮料,一点都不过分。到敦煌后,街头小店随处可见杏皮水。当天晚上买了四袋杏皮水,次日前往阳关、玉门关的戈壁公路上,有杏皮水作伴,果然不错。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6)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7)

鸣沙山顶看月亮

敦煌西线是茫茫戈壁沙漠,东线是自然人文风景,近一点有鸣沙山,远一点是莫高窟。在沙洲市场可以乘坐公交车去往鸣沙山,大约半小时以内就能抵达。未及出城,前方的鸣沙山轮廓已然清晰可见。抵达鸣沙山时候已是傍晚4点多了,到门口了发现忘带了身份证,匆忙打车返回去取身份证,等再打车回到鸣沙山时,已过了傍晚5点。望着日渐西沉,心中略有些焦虑,毕竟大西北地区,太阳落山转瞬就天黑了。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8)

鸣沙山入口处有驼队,乘坐骆驼可以抵达鸣沙山脚下,给20块小费,向导全程帮忙拍照。驼队晃悠悠向鸣沙山走去,驼铃叮当作响,一如千百年前丝绸古道上的清脆。骆驼走在鸣沙山坡时,环顾四周连绵起伏的沙山,心中关于侠客与江湖的情怀油然而起。天地悠悠,不见古人,仗剑携酒走天涯,此刻该有一壶西风烈的好酒,装在西域样式的皮囊里,仰头就是一大口,岂不逍遥快活。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9)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10)

从驼队下来时,日头愈发下沉了,阳光逐渐呈现出橙黄色,快速向地平线靠拢。我不禁加快了攀爬速度,开始跟日落赛跑,无奈绵软的沙山不受力,爬一步退半步,全程连爬带歇。抬头望向沙山顶部,看似很近,却好像永远隔着一段走不完的距离。爬到一半时,发现不远处其实有攀爬的台阶,但此刻进退两难,只能继续往上爬。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11)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12)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13)

历经千辛万苦爬上了鸣沙山,太阳已经彻底落山了,脚下的沙子瞬间失去了热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好吧,看看月亮也行......我躺在沙山,望着下方灯火通明的月牙泉,头顶一轮朦胧的弯月,没来得及想诗情画意,因为夜风很凉,鸣沙山顶很冷。

四周逐渐冷寂,只有耳畔依然回荡着田震的《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一首在鸣沙山单曲循环播放的歌。下坡来的惬意多了,据朋友说从沙坡上滑下来能听到鸣沙声,我试了,并没有。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14)

敦煌旅游攻略住宿(旅行中的第2顿饭)(15)

关于敦煌的东线与西线

敦煌有八景——“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去敦煌旅行,有西线和东线的说法。西线是茫茫戈壁沙漠,只能自驾或包车。在西线,你会经过敦煌古城、阳关、玉门关、汉长城、雅丹魔鬼城。东线是自然人文风景,市区坐车或者打车很便捷就可以抵达。在东线,近一点的是鸣沙山,远一点的是莫高窟。


后记

2017年9月,深秋,辞职,开启了丝绸之路旅程。西域给我的印象,是塞外词里孤烟直的大漠,是杨柳怨的羌笛,是阳关三叠,是江湖豪侠腰间的一壶烈酒,是关外刮过的猎猎寒风...我执着的认为,深秋,是开启丝绸之路的最好时候,就因为那片土地,它那略带苍凉的金黄色,西风拂起历史的尘埃,弥漫整片天地间,那很像秋天的味道。

从做决策到辞职再到筹备出行,迅速而果决,没有半分犹豫。整个旅程定为14-30天:从西安出发,途经青海—武威(凉州)—张掖—嘉峪关—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伊犁而返。没想到却在乌鲁木齐遇上雪天,出来大半个月了,我也有点累了,就此止步返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