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曾经发布过一篇《解读Soul招股书:女创始人为80后,腾讯持股高达49.9%》,文中拆解了部分招股书中的内容并认为Soul是上海互联网公司的又一次胜利。事实证明,Soul也确实在成为Z世代年轻人长期聚焦的一个社交场所。为什么这么多人每天都会本能地点开这款黑马App呢?这一次我试图通过“解剖”Soul上的用户故事,挖掘这些Z世代年轻人究竟喜欢Soul什么。

作为一名Soul还算忠实的老用户,我在使用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和最喜欢的就是上面一个个真实且很有“个性”的用户。“蜗牛少女”是我到现在还会关注的一位用户,不过她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橙子和老桔梗组成的一个小乐队。

玩soul的都是什么人呢(我真不知道年轻人这么会玩)(1)

她们每周六晚上七点半都会在蜗牛小酒馆进行驻唱,平日会写一些原创的歌曲,但没签公司,也不发表。我听到她们发布的一首叫《拔牙》的歌时格外惊讶,第一反应是怎么会有人把拔牙写成了歌,但后来自己去拔智齿的时候脑子里蹦出的就是这首歌的旋律。

这大概就是Soul最好玩的地方。你或许平时并不会意识到它有多重要,可当生活中发生一些熟悉的场景或感受,你总能想到在Soul无意间看见过的“共同点”。蜗牛少女的《拔牙》并不是一场巧合,其实在我生活的很多个瞬间,我都能在Soul找到感同身受的人。因为上面的用户相较于其他平台更为年轻和真实,他们分享的是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是自己对生活切切实实的感受。

当这样温暖有趣的社区氛围建立之后,年轻人在使用Soul的过程中也让Soul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包括我在内的Soul用户会在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第一时间将心情分享到瞬间上。

玩soul的都是什么人呢(我真不知道年轻人这么会玩)(2)

走在路上看见小女孩歪歪扭扭走路的瞬间,会觉得可爱而分享。

玩soul的都是什么人呢(我真不知道年轻人这么会玩)(3)

攒攒钱努力买了“敞篷车”后也会忍不住欣喜发一条瞬间。

玩soul的都是什么人呢(我真不知道年轻人这么会玩)(4)

就连过安检时因为增高垫而引发的社死瞬间,也让一群“增高垫”用户集体点赞。

和其他软件不同的是,别人在其他软件里看到的大部分是ugc内容,可能是别的kol为了达成某些原因而去策划的脚本,而所谓的接地气你在生活中可能很难有共鸣感,而在广场上人们大多分享的都是自己碎碎念以及日常的生活,你看到某个瞬间可能想起自己曾经干过类似的糗事,更加让人有认同感。

从这些小小的片段里,你其实应该也发现了Soul之所以吸引年轻人的原因。在真实的表达中建立起强有力的情感纽带,这是获得Z世代年轻人认同的方式之一。和所有的Soul用户一样,我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生活、感触,也围观别人的看法、见解,我们住在Soul,我们正年轻,也正热爱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