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何蕊

经过28天的发掘,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组考古队通过文字砖和界碑,为大庄科长城确定了“生日”——延庆3号和4号空心敌台营建于万历初年,而连接敌台间的长城墙体修建于天启初年,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

大庄科爬野长城 一砖一碑揭秘大庄科长城年龄(1)

大庄科长城3号敌台发掘前后

大庄科爬野长城 一砖一碑揭秘大庄科长城年龄(2)

大庄科长城4号敌台发掘前后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日前发布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第一阶段的考古工作成果,明确了该段长城建造年代、建筑形制、坍塌过程等。此次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延庆3号和4号敌台,位于延庆区大庄科乡香屯村东北山脊上,敌台间连接有长城墙体。该段长城墙体属明长城大庄科段,向东与怀柔西水峪、黄花城长城相连,向西与延庆八达岭长城相接。考古人员还清理了3段长城墙体、3座登城便门,发掘面积共计600平方米。

大庄科爬野长城 一砖一碑揭秘大庄科长城年龄(3)

大庄科长城考古发掘位置示意

所谓敌台是指长城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是一种军事建筑。延庆3号和4号敌台建筑形制基本一致,均为骑墙而建的空心楼台。考古人员在这两处敌台及附近的长城墙体上均发现了“右车营”款戳印文字砖。据史料记载,昌镇“车营”设立于万历二年,右车营属昌平镇守总兵管辖。同时,在延庆11号至13号敌台间长城墙体上,还可以看到“右”“安”“安”(反书)“诸”字款模印阳文砖,这些文字砖是当年烧制城砖的部队番号,其中“右”是“右部”的简称,“诸”推测为诸城守御千户所的简称,“安”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大庄科爬野长城 一砖一碑揭秘大庄科长城年龄(4)

“右车营”款长城文字砖

本次发掘出土的一通“右车营秋防工尾止”施工分界石碑也揭示,右车营不仅参与了城砖的烧制,同时也参与了长城墙体的营建工作。砖石为证,穿越历史,点明了延庆3号、4号空心敌台营建时间为万历初年,至今约450岁。同时,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长城墙体基础叠压在空心敌台基础上,由此推断当年是先修建敌台之后才修建墙体。

大庄科爬野长城 一砖一碑揭秘大庄科长城年龄(5)

大庄科长城3号敌台

墙体修建年代也可从碑刻上寻得蛛丝马迹。1953年,北京503地质队在香屯村后洼勘探时发现一通《天启三年分修长城城工题名碑》。2014年,龙泉峪长城保护修缮时出土一方《天启五年昌镇右车营修敌台边墙城工题名碑》。俩石碑中均提到“右车营”这一番号,与长城上的铭文砖、施工分界石碑一致,可知该段长城墙体修建于天启初年。

考古项目负责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尚珩介绍,考古队在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第一阶段的考古工作已结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不仅确定了长城的建筑形制、敌台的地基作法,还创新地模拟出了长城废弃后的状态及敌台的坍塌过程,为大庄科长城还原了完整的生命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