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脱贫攻坚,新蔡县时海宽抓时机(1)

映象网驻马店讯(记者 黄向阳 实习生 马彬)药菊种植基地、莲藕种植加工、物流配套加工厂……新蔡县龙口镇龙口村打出的一套脱贫致富“组合拳”,让群众种地高产出、在家能就业。全村上下心往一处使想,劲往一处使,拓宽增收渠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共创幸福和谐和田园新生活。

以前的龙口村,村支部没有村室,开会只能露天席地而坐,是贫穷限制了思维,是封闭限制了思路,一没出路,二没思路,脚下的路坎坷泥泞,脑袋口袋皆空空,龙口村是集市所在地,群众靠着金饭碗却不知道贸易。自从时海宽上任支部书记以后,时海宽首先盖村室,有了村室村里就有了思想堡垒,紧接着又解决群众行路难出路难问题,带领群众开阔思路盘活市场,让群众利用龙口村是集市所在地的优势,家家户户纷纷做起了生意,如今的龙口村环境优美,市场繁荣,生活富裕。之所以龙口村能发生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国家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之外,很多当地群众张口就夸现在村委的干部作风好、能干事儿,特别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时海宽,他做的事儿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紧抓机遇、想法设法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新蔡脱贫攻坚,新蔡县时海宽抓时机(2)

战商海 致富不忘亲友

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海宽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生意人,他从卖五金、蒸馒头、干装修、开饭店到承包市政工程,生意越做越好,自已挣钱后,还不忘亲朋好友,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时海宽的那些创业事儿在当地一度传为佳话,乡村要发展,人才很重要,龙口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促进乡土人才回归工作,通过做工作,2006年5月时海宽走马上任龙口村委党支部书记。其实也正合时海宽之意,他说:“带着身边的亲戚朋友致富,只能带动极少数人,当一个村委的领头羊,岂不是更好。”

抓时机 三下杭州学技术

近年来,中草药在国际上地位不断提高,在中国振兴中药的背景下,中草药材的市场越来越好,家乡不缺地、不缺人,时海宽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到了商机。2013年,时海宽三次到杭州考察学习药菊种植,成立了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建起了360多亩的特色药菊种植基地。

随着药菊的丰收,时海宽更加坚定了特色种植的项目前景,随后又增种160亩的黄金南瓜、皇冠南瓜等品种,亩产高达6000斤,直接带动200多户群众增收。

新蔡脱贫攻坚,新蔡县时海宽抓时机(3)

拓渠道 多重并举促增收

2016年,1000平米的扶贫车间在龙口村落成,为让扶贫车间发挥带贫功能,多年在外经商的王运山和时大辉被时海宽“请”了回来,取名“尚美加工厂”,为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圆通快递配套生产包装袋,吸纳100多名群众就业,每年还给村里带来2万元的租赁收入。

“出淤泥而不染,莲藕浑身都是宝”,时海宽介绍,他一直在关注莲藕产业的发展,龙口村地势低洼,非常适合种植。2016年3月,河南“忆莲香”莲业有限公司在龙口村挂牌成立,莲藕种植技术推广、荷塘水产养殖、莲藕产品生产研发等项目最大限度的挖掘莲藕的经济价值,生产的莲子、荷叶茶、藕粉等产品供不应求,项目还辐射到龙口村以外的党庄村、兰庄村。时海宽也因此获得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

“今年的莲子成色好,价格高,每亩净收入3000元不成问题,下一步准备在精加工上下功夫,并加大观赏莲的生产,让群众跟着多赚钱”,时海宽胸有成竹的说。

打造田园新生活

时海宽告诉记者,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好生活的标准绝不是吃饱穿暖那么简单,农村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建设、政府周到的服务等都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指标。

每天穿行在村间的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出门不远可见垃圾桶,以往的脏乱差、垃圾到处飞已成为过去,河道、村塘、沟渠里到处漂浮的塑料袋也不见了踪影。在村委的大力宣传引导下,村民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保持卫生的好习惯。成立的新蔡县龙口村兴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益岗位惠及30多名困难户。

“有钱好办事儿,群众致富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时海宽介绍,村里出资挖通全村排涝水渠7000多米、新修公路10多公里、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在龙口村“两委”班子和脱贫攻坚责任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信心,全村群众正阔步走向共同向往的美好生活。

(映象网驻马店新闻热线:0396—3599908,投稿邮箱yxwzmdpd@163.com。映象网“大象帮办”电话18003719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