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游玄都观(学习唐诗三百首之)(1)

《竹里馆》(竹里馆,地名,与鹿柴相同,属王维辋川别墅之一。)

唐·王维(王维一生也算是历经风浪,但都有惊无险,安史之乱后官至尚书右丞,级别只在宰相之下,算是位极人臣了,可就在政治生涯巅峰时,他选择了激流勇退,60岁辞官还乡隐居辋川。这首诗是诗佛晚年隐居辋川所做。)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深远的、僻静的。篁,竹林。长啸,撮口而呼,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拇指食指插入口中吹的那种口哨。相当于现在的“吹口哨”。)

(总觉的长啸解释为吹口哨有点尴尬,难道诗佛弹琴是单手?亦或是弹一会儿琴,吹一会儿口哨?带着疑问我查了一下有关“啸”的资料,万万没想到“啸”的内容这么丰富。

1.上古时期,啸多与悲有关,多与祭祀、鬼神有关。《诗经》记载:啸歌伤怀,念彼硕人。《庄子》记载:童子夜啸,鬼数若齿。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中这样解释:夫啸者,阴也,呼者,阳也。阳主魂,阴主魄。所以,啸绝不止是现代人直观理解的吹口哨,而是一种远古时期用来举行某处重大仪式或者招魂的特殊发音。

2.魏晋南北朝时期,“啸”是一种名士风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竹林七贤论》:阮籍,性乐酒。善啸。声闻数百步。难道诸葛亮喜欢抱膝吹口哨?难道阮籍擅长吹口哨?应该不是,我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些名士继承了这种特殊的发声方式,并且认为这是一种雅事,用于表达一种感思。

3.唐宋时期,会这种远古发声的已经不多了。隋末唐初的王绩《山园》:幽人养性灵,长啸坐山扃。宋朝孔平仲《次韵和常父》:啸歌怀古更愁辛。宋朝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可见唐宋之际,写啸的诗词多借用来言志或者抒发感情。

4.到了元明之时,啸就基本上指代吹口哨了,出现了“啸令”、“啸召”、“啸聚山林”这些词汇,这种撮指吹出来的哨音清脆响亮,因穿透力强而常被用于夜间、山林等复杂环境中传递信息使用,最后沦落为一种强盗、匪寇专用的暗号,经常出现在现代影视作品中。)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啸应该是体现一种悠闲、随性的“名士风流”吧,是不是吹口哨只有王维自己知道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林深,指竹林幽深。)

译文:竹林幽深,无人知晓(只有我一个人),但有明月不邀而来,将我照耀。

唐诗300首游玄都观(学习唐诗三百首之)(2)

赏析与感悟

1.人与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热闹;有些人喜欢独处。独处时,有些人选择发呆;有些人选择乱舞;有些人选择烟酒;有些人选择啼哭。独处的时候是一个人最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时候,没有他人窥视,不必遮掩隐藏,是一种“真”的状态。

2.李白的独处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耐不住寂寞的放纵。柳宗元的独处,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无边无垠的孤寂。杜甫的独处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满满忧思和感怀。而王维的独处是“弹琴复长啸”,是“明月来相照。”是一种恬淡飘逸的名士情怀。

3.一个人在竹林深处,弹琴复长啸,既不担心打扰世人,也不需要世人的陪伴应和,这是一种极度“自洽”的状态,换个玄学的说法就叫做“定力十足”。

4.要说这首诗哪里写的好,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通观全诗也确实平淡无奇,但我觉得这首诗读起来似乎能感受到一种“名士风流”的气质,这一种叫做“真”的气质,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性情”,王维能一生有惊无险、安然自若,能60岁在政坛巅峰激流勇退、归隐山林,无疑是一个有“大智慧”“大格局”的人。诗佛晚年诗作中传达出来的气质气息,应该是真的看破尘世、超脱物外了。

与自然融为一体,无喜无忧,通篇下来,诗无一字用力,而境界全出,这样的诗需要细细品读才能品出个中味道,好与不好全看读者悟性了。

唐诗300首游玄都观(学习唐诗三百首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