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元培先生个人的再婚标准谈起

蔡元培在做中西学堂监督时,结发妻子王氏去世。说媒者一时蜂拥而至,蔡元培明确提出五个条件: 一,女子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妻如不相合,可离婚。

一年后,由人撮合与合乎条件的黄世振(字仲玉)女士订婚。行婚礼那天,蔡元培还挂出了大书“孔子”二字的红幛子,还进行了结婚演说,婚后他们生活美满幸福。

再婚必须三思吗(论再婚标准)(1)

蔡元培与黄世振和孩子们

遗憾的是,黄世振又病亡。蔡元培再婚条件修改为:一,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看来条件有些人设,之后蔡元培在上海女校的学生周峻应聘成功,生活幸福美满。

再婚必须三思吗(论再婚标准)(2)

蔡元培与周峻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蔡元培先生的择偶条件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蔡元培的择偶标准,也是双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蔡元培虽一生三娶,第二次和第三次还有专门的标准,但蔡元培的三次婚姻当中,他对每一位妻子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没有“离婚”,只有结婚,可谓是用情极深。

现在的离婚率高了,而再婚就成了大问题。而持有什么样的再婚标准,这是首要问题。

蔡元培的择偶条件,是要求女子要治新学。蔡元培先生一向重视新事物、培育新风气。他主张自由主义教育,重视劳动教育、贫民教育和女子教育。在他开始担任北大校长后,大胆地招收女生,成为各大学纷纷效仿的榜样。他还在北大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

蔡元培认为现代学生的标准有三条: 一是具有狮子般的体力,要求身体好;二是具有猴子般的敏捷,要求思想活跃,聪慧;三是具有骆驼般的精神,要担当使命,任重道远。

当今许多冲出围城的男女,却回不去城里了,原因是不肯再努力,心中多了一些引诱和攫取他人钱财和色欲的想法,多了一份“共产”,少了一份婚姻之名分。

要做到成功的再婚,必有一介不苟取之义,必有坐怀不乱之操。过度贪情贪财,就会沦为婚姻的无产者。

女子缠足,可以理解为封建,思想不开放,因循守旧,没有自由的追求。为了自由,蔡元培曾经提出四次辞职,发誓不当不自由的校长。一次是抗议张勋复辟,一次抗议“中日防敌军事协定”,一次抗议在“五四运动”中逮捕学生,一次抗议教育当局干涉司法独立和蹂躏人权。

蔡元培的辞职行动也催生了两篇宣言: 《关于不合作宣言》和《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前者是为了正义,后者是为了自由。

今天的女子不再缠足了,也不是文盲了,但思想守旧的人大有人在,可惜男人对女子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太重视,当然也不重视自律,倒是高度关注美貌。

风过为了鼓励再婚,可以对蔡元培先生的择偶标准丰富发展一下: 一,女子须修养者;二,须情商者;三,男子不婚外恋;四,男死后,女可有合法权益。

很多男女离婚后,不再修炼自己,有财产的人又多疑心,害怕被骗去;自我感觉好的人,又清高自傲,与人难处;情商低的人,心胸狭窄,因爱发脾而难以齐好家。

结婚了,或离婚了,还得继续生活,还得继续追求,有追求就要修养自己。幸福的婚姻是一种“镜子效应”,是一种相互的默契修养。修养自己才能尊重人——这是再婚的基础;才能信任人——不给猜疑半点机会;才能关心人——没有人能够拒绝;才能包容人——消除婚姻的灵丹妙药。

没有标准的婚姻,遇到冲突,双方最容易攻击择偶标准: 威胁离婚——后悔跟了你;攻击人品、动机、价值——没有共同语言;翻旧账——狗改不了吃屎;不认错——证明自己清白。

《再婚进行时》沈心说了一句话:那是韩剧,咱国产剧里男女主角就得一见钟情,然后中间出现你妈那样的大反角坚决反对,再出现一有钱老板从中阻挠,最后历经磨难终成眷属。

再婚必须三思吗(论再婚标准)(3)

《再婚进行时》剧照

中国式一见钟情的爱情固然浪漫,无非说明人际交往的首因效应很重要,其实近因效应也很重要。在择偶标准上,还要克服定式效应,因为离异者免不了“老眼光”,看人也要与时俱进。

关注@风过无痕摄有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