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新作《邪不压正》口碑与票房奇迹还能重现吗?姜文的新作《邪不压正》终于与观众见面。依然民国故事,依然快节奏和黑色幽默,这一次,《让子弹飞》的口碑与票房奇迹还能重现吗?

“把西山做远,箭楼大点,我不希望地标性建筑那么虚。”姜文坐在沙发里,用手上的红外线笔指点着眼前的投影幕布。画面里的哈德门、箭楼、西山都远到模糊,它们在电影中最多出现几秒钟,但姜文心里有张比例尺精准的老北京三维地图,他容不得一帧含糊。

《邪不压正》是一个载体,它让姜文在继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又有机会拍一拍他眼中的北京城。

电影邪不压正背后真正的故事(电影邪不压正你最喜欢哪段情节或画面)(1)

《邪不压正》剧照

10年前,好友史航把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推荐给他。“不太适合改电影,随便看着玩。”站在编剧的视角,史航并不看好这本小说。姜文拿到书,一口气看了通宵,书里的东四九条、北海、前门他都再熟悉不过,男主人公李天然路过几次的“内务部街”就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

《侠隐》的故事发生在“七七事变”前期的北平,日本人尚未入侵,但已蠢蠢欲动,各种势力盘踞其中,错综复杂。自幼习武的李天然从美国归来,他想找到杀害师傅一家的大师兄朱潜龙,报一桩血海深仇。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李天然眼中的江湖恩怨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掺杂在一起,复仇变得更复杂了。

讲的虽是复仇的故事,但小说更令人称道的是张北海对老北京生活状态的再现,这也是《侠隐》打动姜文的原因。

由于叙事上的这些漏洞,《邪不压正》不能看整体,甚至当你追问姜文到底想表达什么时,会发现无法找到答案。如果还想有所得,就要把影片打碎、分解、挑拣着看。在一个个的片段里,藏着他的私货。他自己也曾说过,导演有私货,才叫创作。

电影邪不压正背后真正的故事(电影邪不压正你最喜欢哪段情节或画面)(2)

▵电影中老北京城的面貌

如同电影本身的梦幻气质,姜文要展现的,不是北京城的面貌,而是要明确历史的概念。影片开头,当李天然回到北京时,发现很多人在拆城墙。那时候大清已亡,紫禁城也没人守护,很多人把砖拆了,抱回家。懂点事的,当做古董保存;不懂事的,就砌猪圈了。很多人批判是建国后毁了北京城,实际从民国就开始了。

电影邪不压正背后真正的故事(电影邪不压正你最喜欢哪段情节或画面)(3)

▵朱潜龙(廖凡 饰)和朱元璋相貌对比图

还有蓝青峰和朱潜龙在吃饭聊天时,说蒋介石这个人不可信,因为他是个写日记的人。这种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与剧情本身没多大关联,就是姜文拿自己的所思来逗贫。但是仔细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如蒋介石、胡适等人,年轻时就知道自己以后会进入史书,日记也会被人研究,所以不可能将太多真心话写到本子里。说谎是有可能的。

在原著中,李天然回北京后,职业是报社编辑,但在电影中,变成了医生,而且是妇产科医生。这个身份对他的复仇没产生任何作用,为什么要改呢?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接那句台词:我不是回来送死的,我是接生的;再一个就是为了植入协和医院所供奉的肾的段子。

电影邪不压正背后真正的故事(电影邪不压正你最喜欢哪段情节或画面)(4)

▵妇产科医生李天然能给凤仪打“不老针”

虽然影片没有指名道姓,但这个肾显然就是梁启超的。流传的故事是,当年他得了病,去医院做手术,结果医生治错了,把好的肾割掉,留下了坏的那个肾。但梁启超推崇西医,害怕别人趁机排斥西医,坚持不起诉医院,因此病逝。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但又有一种大名士献身科学的悲情感,就像姜文电影的感觉,戏谑中有悲凉。

在影片里,姜文不但杀死了《侠隐》的风格,还在剧情上杀死了向他推荐这本小说的人:著名编剧史航。姜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影评人捧起来的,但他其实又看不起对他的影片指手画脚的人。于是,在这部影片里,史航扮演的华北第一影评人,被戏弄成潘公公。有位叫图宾根木匠的影评人曾说过:影评人评电影,就像太监谈做爱。最后,这个潘公公被插了两枪,死了。

因此,至今多数人对《邪不压正》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很姜文。这是典型的姜文风格的电影,总在天上飞,有种狂欢恣肆的酒神精神。他也经常把拍电影当作酿酒的过程。可在这部片里,他家的祖传好酒,被李天然给喝光了。接下来该酿什么酒了,这是个问题。

姜文如加缪般对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人物进行荒诞性的透视,这让时光君想起另一部日本电影《杀手烙印》。

这部日本老片由电影大师铃木清顺拍摄,讲述的是黑帮杀手间的你死我活,但影片并没有快意恩仇,没有激烈厮杀,没有美化暴力,反而全然进行荒诞性的处理,前卫十足。

铃木清顺在《杀手烙印》里展现了黑社会体制下的暴力,极度不合理的一面,而姜文笔下的角色则背靠着北京城,书写着历史荒诞的一面。

电影邪不压正背后真正的故事(电影邪不压正你最喜欢哪段情节或画面)(5)

有趣的是,铃木清顺的《杀手烙印》上映时被制片人批评为“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并在日本影坛封杀他,这位导演整整十年没拍长片。与《邪不压正》得到的主流评价异曲同工。

姜文很清楚,邪与正不是简单二元的,现实是复杂多义的,历史是在一幕幕荒诞戏码中盘旋发展的。

电影邪不压正背后真正的故事(电影邪不压正你最喜欢哪段情节或画面)(6)

而历史恰好又是由人书写的,谁是邪,谁是正,后来人局外人又哪说得清呢?就如同片中跪在师父墓前的那条名叫“李天然”的狗。

再来看看影片的片名“邪不压正”,邪当然是压不了正啊!

是不是恰到好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