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全面提升(构建学前教育课程)(1)

红网时刻长沙6月27日讯(通讯员 邓东京 彭莉萍 杨琴 朱勤)为推进对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问题的探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6月25-26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46所全国本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及知名专家学者,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代表共计60余人齐聚长沙,共商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活动由长沙师范学院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旨在在推动全国各师范院校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重视,汇聚学前教育领军专家学者,共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构“问诊把脉”,在凝聚智慧、博采众长基础上达成共识,构建形成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此次研讨意义重大,通过聚集国内权威学者的力量,致力于推动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共识的快速形成,将切实为日后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研开展提供更科学的支持及更有力的保障。”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张晓辉教授表示。

关于哪些课程应归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学前教育研究》杂志执行副主编赵南教授认为,“核心课程应在课程体系中占据节点位置,一是具有生发性,可以由此课程衍生出一系列相关课程;二是具有独立性,核心课程本身不能被别的课程覆盖和取代。”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传统的“三学”即“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是基础,“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管理”等课程也都应纳入核心课程之列。除此之外,不同院校基于自身办学传统、培养目标定位等的不同,也介绍了各自丰富的核心课程门类,包含了如“学前儿童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学前儿童观察与评价”“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等课程。

在核心课程的逻辑关系和课序安排上,长沙师范学院副校长皮军功教授认为,“本体性知识是基础,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理解儿童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可能开展儿童教育与教学活动设计。”“核心课程逻辑还应凸显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逻辑性,例如先教育教学后反思研究”,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蔡军教授表示。

关于核心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许多与会专家表示,正在推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对课程架设、目标与内容制定和课程评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燕教授认为,“基础课程应注重保教知识、能力及实践经验的积累,高阶课程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针对如何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西南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杨晓萍教授从学生生源、毕业去向的角度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考虑面向市场,面向毕业生未来在工作单位中所承担的主要角色。”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院长朱宗顺教授认为,“基于学校自身发展改革的历史路径,在多层次办学格局和多层次目标定位下,核心课程可以建设‘六 N’模式,即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达成共识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补充开设特色核心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一贯秉持‘弘扬徐老精神,培育卓越幼儿园教师,服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理念,在探索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将核心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师范类专业认证、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长师特色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长沙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罗婷教授这样介绍道。

会上,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代表还对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架构及开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观摩了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及附属第二幼儿园的实验实训场地,听取了该校赵南教授等领衔的、基于国际合作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建的专业特色课程《儿童引导》公开课及郭咏梅教授负责创建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建设经验分享。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前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的虞永平教授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师范大学的侯莉敏教授还分别做了“基于能力本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质与变革”的主题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