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计划 - 共识之路 - 2015欧洲6国生态社区游记

2015.8.28 - 9.30

去年应芬兰邀请,我们组织了名为“共识之路”的欧洲生态社区考察,在从8月底到9月底的一个月内,通过报名和介绍走到一起的8个人开始了欧洲6国:芬兰、德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英国,30个点的考察。大家都是年轻人,有搞艺术的,做教育的,做设计的,都是因为对生态村的理念感兴趣而走到一起,这也是家园计划-共识之路的初衷。年轻人积蓄不多,我们凑了13万5,最后以不到14万的价格走下了全程,算是穷游了一趟。时隔一年,终于有空好好整理一下,在此跟大家分享。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

背景信息:

家园计划(http://shhczs18.gotoip1.com/anotherland/contents.htm)

创始人唐冠华(http://slide.qd.sina.com.cn/news/slide_66_55688_222545.html#p=1)

第一站 芬兰 (8.28 - 9.2)

行程:

一、北欧天空艺术节 Sky Festival

二、木屋社区 Linnaniittu

三、愤怒小鸟公司 Rovio

四、小岛社区 Livonsaari

芬兰在北欧四国中,因其独特个性被称作“文化的独狼”。芬兰的官方语言是芬兰语和瑞典语,而且人民都讲英语,但是芬兰有个谚语叫:“芬兰人用各种语言沉默。”芬兰还有一个笑话:“为什么芬兰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因为芬兰人不说话。”在世界尽头,极北苦寒的气候造就了芬兰人深沉、内敛和沉默的个性,但同时他们又是真诚可靠,老实巴交的小伙伴。一项国际调查显示,芬兰的政府透明度名列世界前茅。夏天的北欧因为极昼现象,白天很长,风光优美,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国人去欧洲很少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本次是因为唐冠华、沈博伦应邀参加8月末的北欧天空艺术节(Sky Festival),才为我们的欧洲之行创造了好的缘起。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

一到芬兰就赶上难得的好天气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

夏天的赫尔辛基风景优美

我们住在赫尔辛基城西的青年旅社Cheap Sleep Helsinki,是一个具有浓浓工业风,靠近市中心的新建青旅。楼下就是超市,多人间床位24欧元一晚,有厨房,无线网,卫浴租赁设施等等,已经是价格昂贵的北欧一个理想的歇脚地点。由于人员确定太晚,我们没能按照最初设计预订到Airbnb,错过了8人合住市中心loft的机会,但选择青旅也让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

青旅的大厅,各国友人齐聚一堂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5)

厨房很宽敞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6)

团友做的面片汤

在我们抵达的第一晚出现了小插曲,由于我们一行8人分别从不同的城市出发,从北京出发的三个人顺利抵达青旅入住,而从广州出发的三个人在莫斯科机场走错了登机口,错过了飞赫尔辛基的航班,只能在机场过夜,第二天抵达。因此第一天晚上有3个床位空了出来。半夜,旅店人员接到一位基本不说英语的广东大妈,因为是中国人就介绍给了我们。当时旅店全部客满,但我们正好有3个床位空出来,这位可敬的阿姨就在我们床位上住了一夜。

第二天我们聊天,阿姨告诉我们,她已经66岁,是广东农村的一位家庭妇女,操劳了一辈子,儿孙也带大。世界这么大,想出来看看,就自己拿着一点积蓄,基本不讲英语的情况下,坐火车先去了俄罗斯,然后从圣彼得堡坐游轮来到芬兰,赫尔辛基下船已经夜里,同船的人帮她找到这个青旅,她就直接过来。阿姨说,她已经一人周游了西欧,去过了美国,看完了俄罗斯,下面还想去非洲玩一玩。尽管她年岁已高,从没出过远门,不讲英语,也没什么钱,但她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热心人的帮助,在俄罗斯有人收留她家中过夜,在欧洲有人帮她订票,在美国有人开车带她玩耍,到了芬兰又可以跟我们一起。

住青旅的3天里,阿姨天天早起给我们熬粥准备早餐,然后我们带着阿姨在城中游玩。我们走的时候,她又一人北上去极圈看极光。我们对她的独立精神非常钦佩。青旅还遇到一位台湾小伙子,来赫尔辛基大学做夏季交换。独自旅游的他看到我们一行中国人非常亲切,一直跟我们同游。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7)

第二天我们5人去参观市中心,左一为广东阿姨,左二为笔者,中间是台湾大学生,右二位为团友

落地不久,我们就跟唐冠华、沈博伦一行取得了联系,这支先遣部队于8月25日已经在首都赫尔辛基的中心商区,Kamppi广场上发起了艺术占领运动: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8)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9)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0)

唐冠华使用蒲扇盛水,在地上书写大大的问号,邀请了各国友人的加入

大部队8月29日去工业艺术区Kaapelitehdas跟唐冠华一行汇合,参观北欧艺术节。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1)

唐冠华和荆雪峰胜利汇合,先开聊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2)

艺术节一景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3)

中国精神需求委员会,简称“精需委”

8月30日,8人的大部队终于聚齐,我们终于出发拜访第一个木屋社区Linnanniittu。Linnanniittu是赫尔辛基郊区一个生态小社区,毗邻国家森林保护区Nuuksio,社区有十余户人家,都喜欢木屋和简朴、自然的生活。他们白天仍去城市中上班,只是晚上来生态木屋中居住。社区至今已有近10年历史,有20几户人家,60余居民。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4)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5)

社区远景(来自网络)

Linnaniittu只是一个网上找到的不出名的小社区。开始联系生态村的时候,一位芬兰朋友帮我找到了全国生态社区的列表和联系方式(http://rihmasto.fi/yhteisot)。我们给8家生态村挨个发了邮件,包括曾经举办过GEN(国际生态村网络)年会的Keuruu。其他的生态村不是没有回复,就是距离太远,因此我们最终选定了赫尔辛基郊区的这家全木屋社区,和芬兰西海岸的一座小岛社区。木屋社区中一位叫Lisa的女士第一个回复的,欢迎我们拜访,于是顺利成为了我们全程第一个考察地点。

我们租了一辆中巴,由一位团友开车,谷歌导航,一个小时就来到了位于市郊的Linnaniittu,见到了邮件联系的Lisa。这位可敬的女士是社区中最老的成员之一,也是我们这次来访的接待人。她给我们安排了充实的行程,先介绍他们的生态屋,跟社区成员见面,再参观他们的小农场,最后午饭和讨论。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6)

Linnaniittu的女主人Lisa

首先,主人们带我们参观了社区,这是我们整个行程的第一站,大家都充满了好奇。Lisa介绍,从2000年开始,一群热爱田园,绿色生活又在都市工作学习的家庭开始陆续搬来这里,他们申请取得了这一地区的建筑许可,开始兴建自己喜爱的生态木屋。他们有的来自芬兰中部小镇,有的来自其他城市,但都通过亲友介绍和网络交流逐渐来到一起,共同生活。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7)

当地居民带我们参观木屋社区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8)

每个木屋的主人都带我们参观一番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19)

社区成员一家欢迎我们,孩子拿着团友的摄影机玩耍

社区的房子均为木质,最老的一栋有200度年历史,是Lisa一家从芬兰中部拆解后运到这里来的。木屋中央有一个砖和黏土制造的火炉,通过火墙和地暖,一次烧柴可以制造3天的暖气。要知道,这附近的房子都是砖房,木屋是芬兰的传统建筑,在二战之后已经不常见。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0)

在老木屋中的社区可持续发展讨论

Lisa把附近在家的邻居都请来她家,给我们逐一介绍大家:他们有的是自由设计师,有的是IT工作者,有在校学生也有全职家庭妇女。但大家都热爱自然和木屋。我们也逐一介绍了一行成员,“唤觉”服装的创始人荆雪峰还发表了他对生态社区的观点。宾主讨论愉快,一大群人后来变成两两交流。接着主人们开始带我们参观。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1)

男主人自制的壁炉,能源利用率高,烧一次柴可以热3天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2)

后院柴房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3)

办公区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4)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5)

厨房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6)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7)

屋子一角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8)

儿童房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29)

队友唐冠华、沈博伦享受芬兰木屋的露台

社区20几栋木屋普遍安装了节能灶,墙体保温,太阳能和旱厕。这些木屋的建筑许可都是绿色建筑类型,社区新建的木屋都要遵照这一标准。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0)

社区中有十几个小孩,见到我们很兴奋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1)

社区里有个工地,孩子们就在工地上随意玩耍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2)

社区的羊群,冬天再卖掉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3)

Lisa一家曾经去过中国,在上海买了这块扎染桌布,这次特地摆出来招待我们。午饭有素食和肉食两种汤,面包,沙拉,甜点,咖啡,主人非常热情。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4)

饭后,唐冠华给主人们看了pad里面家园计划的照片,另一位团友沈博伦介绍了他在国内的艺术项目 box

跟我们一起来木屋社区拜访的,还有一对芬兰友人。一个曾在诺基亚工作的中国姑娘嫁给了一个会说中文的芬兰小伙,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来赫尔辛基,两口子就跟我们一起来拜访。他们来到这里非常惊喜,据芬兰小伙说,虽然他是芬兰人,这样的木屋社区也没有见过,他觉得非常有意思,以后有时间还会来拜访。我们由于出发急,礼物忘在了酒店,之后还是托这两口子带给木屋里的人家。因为下午还要出发去小岛社区,3点多我们不得不结束了愉快的访问,团队成员和居民交换了联系方式,我们依依不舍地出发去下一家社区。

拜访期间还出现一个小插曲。一个团友在跟养羊的社员交流时发现,这哥们儿在“愤怒的小鸟”公司(Rovio)工作。可能有人不知道愤怒的小鸟其实是芬兰游戏。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5)

大家对愤怒的小鸟这史上第一下载量手游很敬仰,问他能不能安排去Rovio参观,这个哥们儿问了问公司,第二天爽快答应了。于是我们走之前抽出一上午去愤怒小鸟公司参观了一趟。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6)

Rovio公司坐落在Espoo的海边,楼下就是游艇码头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7)

公司名

进门海报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8)

公司休息室一角,牧羊人变为程序猿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39)

各种周边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0)

游戏人物和画师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1)

牧羊人兄弟给我们预定了一间小会议室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2)

给我们讲愤怒小鸟的PPT,他是最早的软件开发员之一。想到这样的IT人居然也住在乡村木屋,不禁觉得生态村真是藏龙卧虎。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3)

公司周边店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4)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5)

在店里愉快地玩耍起来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6)

临走每人拿一瓶愤怒小鸟可乐

临走时,牧羊人兄弟送了我们许多礼物,有愤怒小鸟的T恤衫,包包,贴纸等许多周边,队员当时就穿着去下一家社区了。

离开木屋社区,从青年旅社退房,我们开车去小岛社区。从Espoo沿海边去Turku一路上风景优美,没有车辆。傍晚我们抵达了海边的小岛Livonsaari。接待我们的是开着一家东方疗法店的Hanna女士。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7)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8)

Livonsaari小岛社区,图片来自网络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49)

Hanna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们

芬兰旅游有什么特别(共识之路芬兰篇)(50)

Hanna的东方疗法店坐落在林中,是她先生亲手建造的

入口有巨大的秋千

在小木屋中,Hanna给我们介绍了她的工作,这是一家采用非传统手段治病的小诊所,她手持的是自己的萨满鼓。Hanna介绍,每一位萨满都有自己的鼓。她生了3个孩子,这面鼓上涂了她生第一个孩子时的血,鼓背面还有小孩的脐带。她的治疗内容包括吟唱,草药,针灸,拔罐等许多东方疗法。她敲着鼓给我们唱了一首歌。

店里有许多神秘的符号和工具

门口屋檐上的处女像,一般是船首像

门口柱子上的小熊

她的治疗室,带一个小桑拿

在问她为什么要从事替代疗法时,Hanna告诉我们,她年轻的时候在俄罗斯的大森林里远足,摔伤了脚,伤得很重,血流不止。那个地方离城市很远,附近也没有医院。当地的村民带来一个女巫师一样的老太太来,那个老太太念了咒语,把灰抹在她的伤口上,血立刻止住了,她同时感觉到一股冰一样的力量在体内流动,脚就治好了。从那以后她对替代疗法开始感兴趣,并专门学习并获得了从业资格。开业以来生意很好,多是回头客,而且往往是从大城市驱车几小时来的。我们问她哪一种治疗方式最有效,她说不同人要看情况,但她这里最多的是放血疗法。我们一位男团友听了很感兴趣,预约第二天来放血。先拔罐,再放血。事后团友表示感觉不错

从木屋出来,听到后面叮叮当当的声音,我们跟她来到屋后的空地,原来是她先生Aro-Heinilä Timo(简称阿罗)的工地。天气很好,阿罗正在盖房子。 一个人的工地,全靠各种机械,他正在建一栋木屋

阿罗表示,他的木屋都是订制的,使用现代化机械,但关键部位全是手工。芬兰各地的人向他下单,支付定金后,他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和制造木屋。木屋的材料都是百年以上的优质松木和杉木,在他的工地组装完成后,再一根根编号,拆解,集装箱运到在地组装,是现代化的预装木屋。建成后,房子里水电网都齐全,维护好可以使用几百年。阿罗说,他从小喜欢木工,热爱传统木屋,希望能在现代社会进行改良和发展,一直传下去。他木屋公司的链接在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http://www.hirsitaito.fi/yhteystiedot),一些成品如下:

一些阿尔卑斯风格的林间小屋阿罗,从事传统木屋制造的新一代芬兰木匠

晚上,Hanna一家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跟他们和三个孩子共进晚餐。阿罗腼腆的个性显现出来,除了讲到木屋的时候侃侃而谈,其他时间沉默寡言。他们住在幽静的森林小木屋里,好像格林童话的片场,是阿罗亲手建造的,美观、实用又有趣。年轻的木匠告诉我们,这栋木屋是他最早的作品之一,基本取材于本岛,现在会盖得更好。这个木屋好像一个健身场所。大厅中央一根粗木梁,可以爬上去。

男团友们纷纷上梁,主人微笑不予阻止

木屋的吊灯是树枝拼的

Hanna带我们去看儿童房,我只能在下面仰视

这间阁楼儿童房,最让我们脑洞大开,位于主卧的天花板上面,通往阁楼没有楼梯,只有攀岩用的,凸起的木块。每天晚上三个娃要自己爬去睡觉,早上要自己爬下来。考虑到最小的娃不到5岁,让我们有些担心,但这对父母完全不怕。

橱柜的把手全是树枝做的

晚饭是Hanna买来的大白鱼,黑面包和汤。我们还自己带了酸辣粉和方便面跟他们分享。岛上吃的太健康了,阿罗对这种美味的垃圾食品称赞不已。晚餐之后是桑拿时间,这家人有一个宽敞漂亮,两间木屋的桑拿房,在木屋旁边。木屋里面有芬兰传统乐器Kantele琴,主人给我们准备了柠檬水,新鲜的桦树汁,桑拿烧的热热的,我们一群人愉快地洗桑拿。之后还驾车跑到附近的小池塘去游泳,即使是8月底,芬兰的池水也是冰凉刺骨,除了唐冠华没人敢真正游,游的人表示已经冻麻了。晚上玩到半夜才回家休息。第二天又约好带我们去参观岛上其他地方和有机农场。

我们住的老教室

我们住在岛上的一栋老房子里,以前是小学,后来改为社区的居民楼。我们住在一层两个教室里。里面有很多床和沙发可供选择。还有一架老式的风琴。

屋角的老壁炉

清晨醒来,窗外雾气蒙蒙

早上醒来,窗外一片雾蒙蒙,没有汽车行人,能听到阵阵鸟鸣。我们还闻到一股香气,跟着味来到地下室,赫然发现是一个面包房。有各种不锈钢机器,很现代,两个芬兰人正在做面包,我们闻到的就是烤箱里的香味。我们醒来才7点,他们的面包已经做好了。我们立刻表示要买一个尝尝。他们很为难,因为谁也没有钱找,就给了我们一个大面包,拿回来做早餐。

楼下的面包房

上午Hanna带着娃来接我们,然后走进了大森林。参观一下岛上的自建房屋。Hanna一路介绍,他们的创始人是90年代赫尔辛基大学的毕业生,因为希望过一种远离都市,自己自足的传统森林生活,一群人选中了这个偏僻的小岛。芬兰和瑞典之间有2万多个岛屿,这个小岛默默无闻,是理想的试验点。最初一群赫尔辛基人来到这里时,岛上有60多本地居民,认为他们是一群不务正业的小年轻,开始很排外。经过10年不断的磨合,他们已经和本地人相处越来越融洽。

岛上小路全都是砂石,没有铺柏油

北欧森林

苔藓和地衣

我们一路玩耍,采摘蓝莓,来到了一座魔兽瞭望塔式的建筑前(没有刺)。

这是社区居民自建的四层瞭望台,木头支架,稻草顶子,平时给孩子玩耍

木结构

顶棚

瞭望台顶视野很好

团员开始愉快地登顶,沈博伦抱着Hanna的儿子小金毛

89年的沈博伦已经是个爹,看到这个小宝贝就问Hanna能不能抱抱。当时Hanna跟沈博伦之间还有两米远,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把儿子向沈博伦扔了过来,被后者牢牢抱住。我们没有拍到这惊险的一幕,但沈博伦表示已然吓傻。这个瞭望台其实对儿童并不安全,两边的栏杆中间有很大的缝,小孩子完全会漏下去,每层都有一些工具,手锯啦,电钻啦什么的。看着Hanna完全放心地让儿子上塔玩,沈博伦不淡定了,自愿承担起看孩子的工作。

两人处得非常好

我们一路走着去参观小岛的生态农场。路上看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生态屋,有传统的木屋,稻草、黏土和马粪混合的土团屋,石头屋等等,都是自己建造使用的实验性住所。

小岛上随处可见自建的生态屋

一路走走聊聊,穿过成熟的麦田,我们来到了社区菜园。

农场管理员尤尼(Jouni)先生给我们讲解。到了我们才发现,这又是个一个人的农场。 农场的管理员尤尼大叔

大叔跟我们介绍,这是一块两公顷的菜地,全部是有机种植,平时就他一个人管理。农忙,采收的时候才会再有人来帮忙。他是职业有机农民,受生态社区雇佣来这里工作,已经来了两年。这里的菜除了供给社区食堂,还给附件图尔库市的350个家庭送菜。每户一年200欧元左右,可以在5-9月间,每周获得一箱蔬菜的配送。社区有专车负责送菜。这里种了玉米、豆子、西红柿、土豆、胡萝卜、洋葱、芹菜、甜菜、圆白菜、欧洲防风等市面上常见的本土蔬菜。这个价格比超市里卖的菜略贵,但因为芬兰温差大,夏季阳光强,种出的蔬菜糖分高。而且有机新鲜配送,口感好,还是有很多城市人愿意多花钱买。

除了青菜还种了花

图中的箱子和桶为育苗区

尤尼给我们详细介绍这里的有机农法,在寒冷地区育苗和堆肥的技术,他说尽管这个市场大,但社区并不想扩大种植规模,认为现在的尺度很合适。在生态方面不会破坏周围的森林,也没有更多的人员能投入进来做,所以他们保持现状。

农场的西红柿,不用大棚。

曾从农的唐冠华很惊讶,因为山东的西红柿和其他菜,如果不打药,就会被虫子全啃光。他很想知道这里是如何防止病虫害的。尤尼说这里从来没有病虫害的问题,他们一直不打农药,蔬菜也从来没有害虫。团员们很感慨,看来尺寸控制得当,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肥力好,庄稼强壮,也没有虫害。

生菜这样脆弱的蔬菜也是大田种植

各种茁壮成长的有机蔬菜

整个农场我们只见到这一个帮忙的年轻人,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是图尔库大学农业的学生,在这里实习

这片天地尽头,没拍到的地方有一大片黄瓜,扔的满地都是。我们问这是不是要收的,尤尼说这些都是来不及收,老了扔掉的黄瓜,我们觉得太可惜了。尤尼说菜太多,配送之后都吃不完,人手不够,来不及收,老了的就放在田里直接堆肥了。我们问能不能拿走,他说愿意可以都拿走,我们就拿了黄瓜。

之后看看还有时间,问他有没有事情能帮忙,他说这块地需要除草,我们开始愉快地除草

除草时发现了洋葱,说也可以拿走,我们就不客气了

还采摘了野花

除草过程中一位团友在野草中发现很多肥肥的马齿苋,就一路跟着我们摘,晚上回到驻地凉拌了吃。

干完收工

一上午愉快的劳动,大家都收获不少,我们跟尤尼大叔合影道别

接下来就是午饭时间,我们走去社区中心。这里每天给社区的居民免费提供午餐自助,路遇新朋友。

岛上有个马术学校, 小女孩在上马术课,女团友立刻上前一起玩

来到午餐地点,Hanna已经在那里等我们,愉快地分享我们农场劳动的经历。我们边吃着地里种的菜拌的沙拉,自产的炖肉,小扁豆,水果和甜点,边跟她讲。餐厅里很多社区居民都对我们的来访很好奇,跟我们聊了起来,原本预定下午去海边就没去成。

蔬菜沙拉,来自刚参观过的农场

自助沙拉,图为素食者的一餐

饭后交流

我们的成员遇到一群希腊年轻人,他们利用假期骑着自行车游北欧,已经在这个小岛上待了一周

院子里小孩在踩高跷

走的时候还有社区成员一直送我们。我们最后回到Hanna的小屋里道别,都买了点画片,草药等纪念,她又给了我们许多礼物。一开始联系的时候她表示是有偿接待,每人每晚住宿费用5欧元,午餐自助一人5欧元,我们一共支付了80欧元。付钱的时候她很不自然,可以看出她对接待收费这件事非常不好意思。我们感谢她的招待,说:“You offer us more than we can pay.”她非常感动,表示如果下次来的人少,欢迎直接到她家里做客。

出发前我们回到Hanna的小屋合影

芬兰从8月29日到9月1日的行程就此圆满结束了,我们对接下来的行程更有信心。在芬兰拜访的,都是小型,成立时间也较短的生态社区,充满了北欧人热爱自然,田园牧歌的民族风格。芬兰人老实巴交,不善言谈,但工作都是非常扎实和深入,通过短期的拜访,让我们对北欧生态村有了个一手印象。

第一个木屋社区,属于社会型,他们还基本都在附近的城市上班上学,跟社会有密切接触。小岛社区就有些半脱离社会。里面虽然很多人跟外界的世界有接触,比如Hanna的诊所和阿罗的木屋公司,但也有不少人在岛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像尤尼那样。芬兰人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主动与外界接触,社区的状况很有国民特点。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社区居民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和有朋自远方来的开心劲儿。

团友的微信分享:

最后一个小惊喜是,我们走的那天赶上了赫尔辛基的夏季露天旧货市场,那个周日所有市民都可以在公园摆摊卖旧货,价格自己订,都非常便宜,我两欧元买了一条柔软的围巾,一个团友10欧元买了一件飞行员皮夹克,他非常高兴。

卖皮夹克的摊位。市民都在街上摆摊,还有咖啡喝,有点心吃,非常热闹

最后谈一谈出行的费用。本次出行,希望践行生态旅行低花费、高质量的理念,采用集体集资,公开款项,透明管理,专人负责的制度。从8月29到9月26日,8人行走6个国家,吃、住、行一共花费13万5千多。虽然穷游,玩得也挺好。

我们在芬兰花费统计如下:

我们一行8人在芬兰3天4晚,除唐冠华两人由芬兰艺术节招待住酒店之外,剩下6个人在青旅住宿3天2晚,社区一晚。吃饭基本都是超市买东西回青旅自己做,其中有人自己去餐厅吃饭买东西,不计在内。芬兰旅行的大头在租车上面,我们租了一辆商务车,3天自驾,租车费用690欧元,合人民币近4700,在欧洲是最贵的,后面租车的费用要便宜很多。其次是7人去德国的机票。离开芬兰后,一人回国,剩下7人走下面的行程。芬兰三天,最后花费一共是13915元,符合预算。

下一站是笔者学习生活了两年多的德国,我们将在那里待8天,参观3个地点,敬请期待!

注:照片除注明网络外,其他均为各团友拍摄,集体整理

点击顶端[家园计划],关注我们的新动向

-----------------------------------------

“家园计划AnotherLand”是一个涉及生态环保和人道主义的民间公益行动. 该计划致力于对科技、经济、文化、教育领域进行反思,并为因次衍生的贫富差距等问题展开实际行动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