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的历史名人司马光

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个“大腕”级的人物,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砸缸救人”,他无论是做官,还是为人处世,都很成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他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煌煌294卷、300多万字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伟人毛泽东称赞该书为“一部难得的好书”,一生读了17遍。

古代人物故事司马光(讲诚信的历史名人司马光)(1)

网络图片

司马光的为人除了“砸缸”的机敏善良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诚信。“司马光卖马”就是很好的例证!

据史料记载:晚年,由于生活拮据,司马光吩咐管家把自己曾经骑了6年的一匹高头大马牵到集市卖掉,换点银子维持生计。这匹马毛色纯正,高大有力,性情温顺,但是唯一的缺陷就是在夏季,它的肺病经常发作。

当管家将这匹马牵到集市上后,有一位老者相中了这匹马想买,但嫌价钱太贵。这时管家告诉老者说:“实不相瞒,这是我家司马相公的坐骑,只因他现在忙着编书,用不着了,才舍得让我牵到这里卖。不然的话,50缗(mín)说啥都不会卖的!” 老者听闻此言,心里十分激动,原来这是司马相公的宝物,于是他诚恳地说:“有幸能买到司马相公的好马,那就货不二价吧,我明日如数带钱来牵马。” 回府后,管家兴奋地把此事禀告了司马光。

听到这个消息,司马光自言自语地说道:“这马跟了我6年,真还有点舍不得……哎,既然有人买,那就卖了吧。可是这马有毛病,我怎么忘了交待你呢?”

管家说:“我也知道这马有毛病,但它膘肥体壮毛色又好,谁看得出来?如果说有病怎能卖50缗啊。”

司马光听后,认真地对管家说:“做人不能这样!这匹马夏季有肺病,你明天一定对买主说清楚,并重新议价,我看30缗就行了。” 接着,司马光又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可就坏了做人的名声,这事就大了。我们做人必须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那损失将会更大了啊!”管家听后,感觉自己的做法也太小人了,心里十分惭愧。

第二天,管家如实向老者说明了情况,并一再说,司马相公特意关照,让我把这匹马夏季有肺病的实情一定要告诉你,不能让你上当;同时,司马相公还说,马的价钱我们可以再议!

古代人物故事司马光(讲诚信的历史名人司马光)(2)

网络图片

这位老者十分感激,于是就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集市上南来北往的人,人们都交口称赞司马光心怀坦荡,为人做事讲诚信,真是个君子。

“诚信”一词出自于《礼记・祭统》,原文为:“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意思是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诚信,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基础,更是人生一张珍贵的名片。“司马光卖马”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诚实,都要讲诚信,要做一个心底无私、坦坦荡荡、大写的“人”。当今的社会,我国已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价值标准,诚信必将并正在成为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