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枫中学语文组蒙倩

摘 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想要为整个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就不能忽视导入环节的关键作用,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精心设计生动新颖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自主高效地学习。所以,想要更好地发展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然的课堂导入,还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教育本身的特点及规律。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入环节、教学措施

一、课堂导入环节的概念

“导入”部分是开展教学的初始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的作用,设计导入时要考虑此环节所占据的时间,把时间控制在3到5分钟之内。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巧妙的教学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学习,领会到教师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学会引导和激励学生,设计导入环节时要做到简练、生动并极具吸引力,它必须直击学生内心、激发学生思维、消除其他干扰,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被集中,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热情快速被激发,这样学生才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1)对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作用认识不足

由于高中师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时间紧、任务繁重,这使得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重难点上。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多数老师不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比如:多数老师使用传统课堂导入,导入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一些教师只在公开课上使用导入,忽视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忽略导入直接进入教学阶段,这似乎节省时间,但实际上课堂导入环节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没有精心设计的导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忽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地位,那么即使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也无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对导入环节的教学技能掌握不全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导入环节时间过长、内容牵强,则不能给教学带来积极影响,反而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在教学内容之外浪费时间,影响整个课程的进度。

1.导入缺乏目的性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教师需要通过“导入”让学生清楚了解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导入内容偏离主题、与后续教学内容缺乏关联性等现象,导致学生迷失方向,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入环节的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否则将毫无用处,甚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相反的效果。

2.导入缺乏变通性

导入环节的类型有许多,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可以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来选择相对应的导入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导入方式,缺乏创新,不懂得变通,一味地依赖教辅资料,因此激发不起学生的情绪反应。

三、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及措施

导入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节课能否开展成功,对导入环节的设计是关键。课前几分钟的导入设计能够给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忽视了导入环节的作用,将对教学步骤以及内容的完成性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快速引导学生进入状态,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内容,课堂气氛也能够活跃起来。

(1)平复学生情绪并吸引其注意力

通过课间休息,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的状态,注意力集中不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情绪不稳定,则不能专心上课,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新颖的导入方式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把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将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课堂。比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在讲授《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采用了抖音短视频导入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视频内容贴近生活,与母爱主题密切相关,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效果很好。

(2)课堂导入要简练并极具趣味性

导入虽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但它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让导入环节占据大量时间。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简洁明了。有趣简练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保证整个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注意导入环节所占据的时间,在设计导入时教师要使用凝练的语言,尽可能把此环节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之内,在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控制好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语文必修三第一课是《林黛玉进贾府》,名著深奥难懂,为了使教学具有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找了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进行导入,仅仅4分钟的视频就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

高中语文导入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研究)(1)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动机来源于其内部动力,而培养学习兴趣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要注重导入的新颖性、有趣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新颖有趣的导入抓住学生眼球,使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进入高中,语文课本涉及大量的文言文,学生很难对其提起兴趣。必修二《离骚》这一课篇幅较长,背诵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快乐学习,我让学生学习歌曲《离骚》,在学习唱的过程中使他们记住文章内容以及生僻字,背诵效果显著提高。

(4)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

师生是共同参与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应有清晰的教学规划,学生学习需全身心投入。导入环节可以将学生带入将要学习的知识领域,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迁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每堂课正式学习之前,我会罗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需要掌握的内容,以便进行有效率的学习。

(5)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采用创意的导入来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导入环节需新颖,导入方法需生动。因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充满了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而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应使用启发式教学来活跃学生思维,从而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语文必修二有一课是对《网络新词新语》的学习,我采用了接龙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大比拼,激发他们的思维,互动效果较好,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6)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课堂导入环节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声情并茂的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精炼而亲切的导入将架起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升华师生的情感。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习和心理压力较大。为了保证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必须以学生高效快乐学习为目标来开展教学,应注意导入环节的巧妙设计,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可以使用视频导入、歌曲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类比导入、创设情景导入等方法进行授课。比如我在讲《孔雀东南飞》一课时,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方式,讲述了大概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有了更深入了解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究,使文言文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高中语文导入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研究)(2)

(7)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联系

有趣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能够引导学生专注于学习新知识。使用传统方法引出知识,很难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使用趣味性或情境化的导入来抓住学生眼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为掌握新知识奠定基础,使学生高效快乐学习。在学习必修二散文《故都的秋》时,我在设计导入环节时采用了类比导入的方法,穿插必修一诗歌《沁园春 长沙》,使学生将这两课进行联系和比较,从而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学习效果很好。

结语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能局限于做一名教书匠,要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并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进行研究,做一名研究性学者。我希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敢于创新,为高中语文课堂探索出更加合适的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导入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研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