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病逝仅仅只过半年,万历皇帝就下令抄家、逼死他的儿子张敬修,全家几十口惨遭毒手,差点对其鞭尸泄愤……

当年,隆庆皇帝驾崩之时,小皇帝万历,只有十岁,先帝托孤于张居正、高拱二臣,辅佐幼帝万历登基继位。

张居正如何辅佐万历皇帝 张居正10年鞠躬尽瘁的帝师(1)

危机时刻,张居正联合掌印太监冯保,赶走了居心不良的高拱,成为内阁首辅,他如师如父,爱护年幼的皇上,竭尽全力地辅佐万历,可以说是尽心尽力。

有人说,张居正勾结宦官,谋求高位,也有人说,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张居正从来也没想过去辩解,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只想着将这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的大明朝,从崩溃的边缘挽救回来。因为此时,明朝虽然看似强大,却早已是强弩之末,国库空虚,财政赤字高达三百万两,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下来。百姓也是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张居正如何辅佐万历皇帝 张居正10年鞠躬尽瘁的帝师(2)

面对如此难以应对的局面,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好做到的,但是,他怀着爱国、救主的理想,不容许他放弃。他想,唯一的方法,就是变法、革新。

可是,古往今来,推行变法的人很多,例如:秦朝的商鞅、宋朝的王安石,虽然都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可最终的结果也无外乎身败名裂。

但是,张居正不在乎这些,为了大明的中兴,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他思前想后,只有实行变法,他将这第一口重锤砸向了官僚体系。

公元1572年,张居正向万历皇帝上书:如今,官场积重难返,皆因官员没有考核制度,这样一来,官员无法尽心处理政事,办事效率很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张居正制定了《考成法》:

六部官员所奏之事,皆由六科进行考核,后交给内阁每年按照考核结果,来判断官员的去留。

起初,小皇帝因为刚刚坐上宝座,根基尚不安稳,本想一口回绝,但是,又经不住张居正不厌其烦的解释。可喜的是,万历终于同意了变法。

新法实施后,调动了官员的积极性,朝廷的各项措施得以贯彻,中央和地方那些不作为的官员,裁撤一空,朝堂上下,呈现出一派清明景象。

之后,张居正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家经济问题。多年以来,国库连年亏空,张居正发现,根本原因是大量的土地被地主偷偷吞并,他们为逃避赋税,这些地主与贪官勾结,大量瞒报土地数量,致使税收减少了很多。

为此,张居正对全国的土地,进行了一次核查,对所有地块重新丈量,一旦,上报的土地数量与事实不符,将会被朝廷没收。

张居正这一措施,严重触动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因为,各地官僚,许多也是土地的拥有者,这一下就得罪了大部分官员,纷纷把矛头都指向张居正。

虽然如此,张居正也并不在意,让他痛心和失望的是,那个领头弹劾他的人,竟然是他的学生辽东巡抚刘台,张居正觉得真是丢尽了人,决定向万历皇帝请辞。

万历皇帝深知,张居正一心为国,变法也是势在必行,这事,除了张居正谁也不敢干,也没人能做。为了挽回张居正的面子,万历将刘台下了大狱,仗责100,发配充军。但张居正还顾念师生之情,为刘台求情,最后,刘台被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刘台被罢官,朝廷上下,再没有一个人再敢反对张居正,张居正的首辅之位,也再也没人可以撼动。张居正的变法之路,得以顺利进行。

张居正如何辅佐万历皇帝 张居正10年鞠躬尽瘁的帝师(3)

不到一年的时间,大明王朝亏空了十年的国库,终于有了盈余。濒于崩溃的大明开始恢复了元气。而张居正并不满足现状,他期待不远的将来,大明江山很快进入中兴盛世。可是,还有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正在等待着他。

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突然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张居正必须辞去官职,回家为父亲丁忧守孝三年。而此时,张居正的变法正在关键时候,如果离开,就意味着变法有可能前功尽弃。但是,如果不走,那张居正就面临着道德和舆论的压力。

思忖再三,张居正还是决定回家守孝。就再次向万历皇帝上交了辞呈。万历皇帝左右为难,毕竟,他才有15岁,登基以来,所有的政事都有赖于张居正的辅佐,如果张居正走了,万历便觉得无依靠。他感觉,朝中不可一日无张居正,万历没有办法,没有答应张居正的辞职。

可是,张居正仍然坚持辞职。无奈之下,万历皇帝只能把张居正召进宫来面谈,面对万历皇帝的苦苦请求,张居正只得继续留任。

这下给了朝中那些,对张居正心怀不满的人机会和理由。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大肆攻击和弹劾张居正,一时间,诉状雪片一样飞入了太和殿。而此次,又是他的学生翰林院编修吴中行。

这些大臣的行为,让15岁的万历皇帝非常生气,下旨将他们一律仗责八十。谁若是给他求情,同罪。满朝文武都害了怕,他们知道,此时能为他们求情的只有张居正了。

时任翰林院学士的王锡爵,只得带着十几名同僚,前去请求张居正为他们求情。张居正听明来意,正色道:"王大人,我若求情,天下人就要说我挟天子治天下;我若不去求,便说我是不仁不义之人,如今家父去世,我只想一心守孝,至于那些同僚,全凭皇上做主,恕我无能为力!"

王锡爵没想到这么不给面子,更生气了,喊道:"如今这一切,还不是你张居正造成的?"张居正听了,怒从心头起,拿起桌边的一把匕首,抵住自己的胸膛说:"王大人,今日一切皆因我张居正而起,若我一死,能够堵住这天下人的众口,那我甘愿一死!"

张居正如何辅佐万历皇帝 张居正10年鞠躬尽瘁的帝师(4)

张居正的凛然之气,让王锡爵为之一震,无奈之下,只得和同来的同僚离开了张府。那些弹劾张居正的人,全部被施以重刑法。现场惨不忍睹。

守孝49天后,张居正回来了,大家发现他变了,他不再拥有仁者之气,变得手段更加的强硬和严苛。他知道唯有改革变法,才能让国家兴旺,唯有手中的强权,才能让百官臣服,才能顺利地进行他的兴国大业。张居正一怒,相当于帝王之怒,从上到下,怨声载道,但也不敢反抗。

但是,让张居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强硬手段,惹恼了万历皇帝,从此,他们曾经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怀疑和反叛在慢慢滋长,并最终演变成一场惊闻天下的政治悲剧。

公元1578年,16岁的万历皇帝大婚,年幼的天子已然成年,渐渐显露出行使皇权的渴望,曾经无比依赖张居正的少年天子,心想着早日成为大明王朝的统制者。

此时的李太后,也不在约束于他,花钱如流水,内廷库银一年五六十万两,都不够他和皇后挥霍。万历还下令,再次向户部拨取20万两,用于内廷花销。但是,这都被张居正给拦下了。并直接质问万历皇帝,银子都去哪里去了?这让万历心里不快,却又不好发作。

就提议,如果户部的银子不能支取,那就铸造铜钱使用。没成想,张居正又拒绝了他的请求。这让皇上更加不快。他想,自己堂堂一国之君,居然铸造几个铜钱的权利都没有,这多么可悲啊!

这件事,万历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窝囊。这时,他身边的太监张诚看出了皇上的心思,便谄媚讨好他,说张居正的不好,说他居功自傲,不但对朝臣无情,连天子的命令都敢驳回,这天下,哪有臣子做天子主的道理?张诚的这番话,就是火上浇油,更激起了万历的气愤。

从此,虽然万历皇帝表面上尊重张居正,还是什么事都向他询问,但,种种迹象已经显露出乖张的一面。

公元1580年的一天,万历皇帝喝多了酒,便命两个小太监唱歌助兴,两个小太监推托不会,一下子惹恼了万历皇帝,竟然拔出刀来要杀两个太监,经过旁人劝解,万历才算作罢。但是,他还是坚持割下两个人的头发"割发代首"。这件事被李太后知道了,勃然大怒。

李太后无论如何想不到,原来仁厚善良的孩子,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于是,就把他召进宫来,想要重重惩罚他。万历皇帝赶忙承认错误,李太后直言要废掉万历的皇位,吓得万历皇帝大哭。

等到张居正闻讯赶来,万历皇帝已经泣不成声,听说李太后要废除万历皇上,就说请太后也一并把我这个内阁首辅也废了吧!

张居正的话,让李太后感动不已。张居正知道,太后这么做只不过是吓唬一下万历皇帝,哪会真的废他?就顺水推舟和李太后演了这么一出戏。

碍于张居正的情面,李太后也就不再惩罚,就饶了万历。只是要万历听从张居正的教导,再也别做这样的事情。

李太后是个很有政治眼光的女人,她明白,若想匡扶社稷,只能依赖眼前的张居正,让他帮助他们母子,护住大明的江山,更希望在张居正的辅佐下,让她的儿子坐稳皇位。因此,李太后也是全力支持张居正。

不得不说李太后想法是好的,如果万历听从张居正的忠言,那大明江山或许真的可以延续百年。

然而,李太后没有想到,她对张居正的肯定与对他训导,却激化了万历与张居正的矛盾,心中就更加开始渐渐显露出对张居正的不满。

对于万历皇帝的变化,张居正也是心里有数的,他想,皇上已经18岁了,或许也是该放手的时候了,他久在官场,他明白功高盖主的下场,为了避免前车之鉴,张居正思考再三,决定辞官隐居。

张居正如何辅佐万历皇帝 张居正10年鞠躬尽瘁的帝师(5)

万历皇帝早就按捺不住自己亲政的渴望了,但是,李太后却不放心儿子万历的能力,还是极力挽留张居正。李太后的决定,彻底击溃了万历皇帝最后的一丝尊严,也彻底断了张居正名哲保身的退路。

张居正直得回到内阁,继续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万历皇帝的辅佐上。然而,他在一天,万历对他的恨意就增加一分,就像一根根压在张居正身上的稻草,让他突然瞬间倒地。

终于,在万历10年6月26日这一天,辅政十年的张居正磕然长逝世!

仅仅过了半年之后,都察院按照万历皇帝的旨意,弹劾张居正,这也正是万历皇帝的起诉书,剥夺了张居正所有官衔和"文忠公"的谥号,抄了他家,他的儿子张敬修被逼自杀,全家几十口惨遭毒手,还差点对他鞭尸泄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