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大清早,空气里已经开始弥漫着热浪,还没走到公交站点,汗水已经打湿了后背。从百度地图上看,从我住的地方到余荫山房大约有40公里,需要先乘公交再换地铁;在地铁7号线板桥站出来后,还有1.6公里。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

从地铁板桥站到余荫山房

出了地铁板桥站,本想找辆共享单车骑,但扫码的时候却提示“不支持扫码”,不知何故。无车可骑,只好迈开双腿。手机导航很可靠,在板桥村小巷里每一次转弯都提示得非常准确,精准度差不多达到了米级,让我这个最不愿意打听道儿的人非常享受。正赶上市新公路改造,顶着炎炎烈日,绕了很大一个弯儿,才到达余荫山房门前。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州番禺区南村镇南村社区,建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历时五年,累计耗用白银三万多两,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与东莞可园、佛山清晖园、梁园并称“岭南四大园林”。余荫山房的创建者邬彬为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曾官至刑部主事,加通奉大夫,余荫山房是他辞官回乡后所建,以蒙受祖先福荫之意而得名。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3)

余荫山房

现在的余荫山房景区包括两部分,一是南部的余荫山房,即整个景区的核心区域;二是北部的新拓展部分,主要功能是旅游购物和餐饮娱乐。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4)

灵龟池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曲尺形的水池,称灵龟池。采用几何形状的水池,而不是选用自然形态的池水,是岭南园林有别于江南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据说,这和岭南地区在传统上就比较喜欢几何形状的图案有关,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5)

菠萝蜜

在灵龟池东边的几棵树上,发现一种很像榴莲的大果子,不知为何物。恰好有一位摄影者走过来,估计人家是当地人,赶紧向人家请教,被告知那叫菠萝蜜。对于东北人来说,菠萝蜜肯定听说过,在水果店里可能也见过,但对不上号。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6)

善言邬公祠正门

灵龟池正对的是一座面阔三间的硬山顶门楼,明间门楣上高悬“善言邬公祠”朱底金字横匾,两侧对联为:学传孔道;名列晋卿。这副对联暗指了两个人,一个是邬单,一个是邬臧。两人均为春秋时期人,前者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后者为晋国大夫祁盈的家臣。这应该是邬姓后裔最引以为傲的两位颇有知名度的先辈。善言邬公祠是以邬彬父亲邬拜飏为始祖的祠堂。邬拜飏为钦赠通奉大夫,卒后追谥“善言”。邬拜飏、邬彬父子都拥有的“通奉大夫”这个官衔为文职散官,也就是虚衔、虚职,在清代为从二品。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7)

中堂

善言邬公祠的第二进包括中堂、左堂和右堂,三堂均面阔三间,硬山顶,前有出廊。中堂是邬氏一族年节祭祀和日常议事的地方,堂内所悬匾额为“均安堂”。堂柱上有联:惟孝友乃可传家兄弟休戚相关则外侮何犹而介入;舍诗书无以贻后子孙见闻不俗虽中材未至为非耕,上联说的是孝悌,下联讲的是读书,二者兼顾即为邬氏家传。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8)

左堂

左堂门联“乔木发千端岂非一本;长江分万脉终是同源”饱含深情,一定会让万千来访的邬氏后人倍感温暖。堂内布置成客厅模样,以西墙上的西式玻璃花窗为中堂画,上悬“味古香室”匾额,两旁联语“余韵诗声闻隔院;荫凉竹影入虚窗”为藏头联,暗含“余荫”二字。从网上搜到的一些早年的照片上知道,左堂的西式玻璃花窗之前为隔扇窗。仅从这一点我们即可推断:这些建筑应该是补建的,而非原构,否则不可能轻易改造。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9)

右堂

右堂门联“珠履三千此夕共谈风月;瑶琴数叠有人来和阳春”用到了一个典故——珠履三千。典出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的“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句,因此这副对联说的还是迎宾待客。右堂内玻璃花窗前摆了一尊石雕文财神,两侧是一对儿一人多高的石雕大花瓶。如此场景,与那副门联似乎有些不搭。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0)

后堂

穿过中堂,是善言邬公祠的第三进,包括后堂和两庑。本为供奉祖先牌位的后堂现在辟为家学的模样,正中供奉铜铸孔子立像,但堂内梁柱上的对联“木主妥先灵展拜堂前百世蒸赏长亨祭;金檠腾瑞彩仰瞻宇内万年香火永绵延”还是供奉、祭祀的语境。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1)

卧瓢庐

由善言邬公祠南来,即是余荫山房的园林部分,也就是余荫山房最值得一观的地方。首先进入的是卧瓢庐,一个园主人款待宾客的小所在。门联“卧榻虚窗愐怀古月;瓢簟乐道颐养天年。”点出了“卧瓢庐”名字的来历,即孔子对颜回的赞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庐内所悬篆书“卧瓢庐”匾额由前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秦咢生书写,两旁的对联“雅号卧瓢堪小憩;柳阴深处诵书声”过于平淡,未能给卧瓢庐增色。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2)

玲珑水榭

通过一条两折曲廊,即达玲珑水榭。这是一座地处全园中心地带的建筑,平面呈八边形,矗立水中,八面开窗,环顾一周,周边景色次第入目,故又称八面厅。玲珑水榭向东的门楣上所悬的“远树含春晖”匾额和门两侧的对联“暖日漾春光人影衣香芳径满;凉风逗秋思箫声月色画桥多”都在告诉游人,这是春色之门,每年的第一缕春风都会从这里吹进玲珑水榭;这里也是秋色之门,无尽的秋思也会从这里荡漾而出。玲珑水榭西向檐下的匾额为“问木樨香否”,窗两侧有联语:菊屑瓖初成不速客催无量酒;樨香闻到未忘机人对有情花。大夏天的没看到菊花,但院子里桂花树确实不少,只是离丹桂飘香的日子还太远。玲珑水榭的屋顶比较复杂,由四个卷棚顶交叠而成,不妨称之为“重叠式卷棚顶”。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3)

浣红跨绿廊桥

从玲珑水榭的西窗望出去,是余荫山房的标志性建筑——浣红跨绿廊桥,一座单拱小桥;桥很小,但廊、亭、栏具备,石拱婉约,廊亭大气。桥亭上的对联“花明柳暗蝶迷路;月白风清人依栏”非常应景,也让身处其中的游人陶醉其中。廊桥西侧为一方池,池北为深柳堂,池南为临池别馆。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4)

临池别馆

临池别馆面阔三间,卷棚硬山顶,馆前廊柱上的对联“别馆恰临池洗砚有时鸥可狎;回廊宜步月寻诗不觉鹤相随”道出了此地为一书斋所在。馆内明间正中墙壁上的“灵芝醴泉”匾额和下面的对联“时雨敲花柔风过柳;晴光转树晓气分林”意境清雅,书卷气扑面而来。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5)

临池别馆内景

东山墙花窗两侧还有一副对联“独坐心常净;得句尊不空”则把馆主人洒脱的心境和恣意的诗情坦露无遗。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6)

深柳堂

深柳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屋顶由两个卷棚顶相叠而成,与玲珑水榭形制类似。堂前檐下的匾额“大雅含宏”,语出班固《西都赋》中的“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之句,意为才显德高。堂内所悬“深柳堂”匾额由广东书法大家胡根天书写,字体敦厚、沉稳,颇见功力。匾额下面的对联“山余受月三弓地;房荫停云一径幽”由余荫山房的主人邬彬自撰,也是一副藏头联,书写者是广东籍书法家、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永正。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7)

桃木扇面画

深柳堂是全园装饰最华丽的厅堂,其中最精彩的是它的两件木雕花罩,一件是明间正面的“松鹤延年”,一件是西次间的“松鼠葡萄”。特别是后者,为双面木雕,前后图案一样,就像苏绣中的双面绣,堪称绝世佳作。除此之外,在房间的木质隔断上还有32幅桃木扇画,均出自名家之手,自然是非常珍贵。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8)

红毛镜

深柳堂东次间里还有一件当年的稀罕物——红毛镜。据说这面来自西洋的镜子有棱镜的效果,一米以外的一支烛光在镜子里可以得到三个影像。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19)

来熏亭

玲珑水榭东北有两座小亭,依墙而建的是一座单檐攒尖顶六角半亭,曰:来熏亭,亭中的对联“余荫园林成史载;山房无恙可陶情”又是一副藏头联;另一座为单檐卷棚歇山顶方亭,因为是用来养孔雀的,故称孔雀亭。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0)

南苑

来熏亭对面是一座月亮门,门楣上嵌“南苑”二字石额,两侧的对联“近水短桥皆画意;远峰留雪有诗无”似乎不太工整。进入月亮门,即是瑜园部分。瑜园原为邬家邻居朱氏所有,后为邬彬第四代孙邬中瑜购得,1922年基本完成改造。瑜园主体建筑为一组两层小楼,主要用于居住和宴饮宾客,因多为女眷居住,故又称小姐楼。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1)

船厅

船厅是瑜园的主厅,位于小姐楼的底层,兼有会客和宴饮的功能。由于进深较深,以翠竹木雕花罩将整个厅堂分隔成前后两个部分。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2)

方池和小桥

为了营造“船”的气氛,船厅窗外设计了一方小池,小池上还筑有一座单拱小桥。小桥上方为一幅灰雕牡丹玉兰图,两边的联语“为爱鸟声多种竹;欲知鱼乐且添池”,乐趣满满,怡然自得。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3)

听雨轩

听雨轩位于二楼,同样以花罩一分为二,当为家中女眷日常活动的场所。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4)

新房

紧邻听雨轩的一间被布置成新房模样,满眼红色,非常喜庆。二楼还有一个开放式露台,登临其上,既可品茗小酌,亦可尽赏周围景色。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5)

随处都是门联

余荫山房对联多的传统在瑜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可以说是有门必有联,小小的瑜园门联至少有十处之多。瑜园在有限的空间内建了太多的房子,以至于初来乍到的游客都会感到有点乱。我仔仔细细转悠了半天,还是没弄明白房子的总体布局。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6)

禊赏亭

瑜园东为一座小花园,称后花园。后花园面积不大,内中景物也比较简单,主要建筑是一座卷棚歇山顶方亭——禊赏亭和它旁边的“曲水流觞”。亭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为一副集联,上联取自王羲之《兰亭序》,下联来自苏轼《前赤壁赋》。禊赏亭的名字“拷贝”自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的禊赏亭,“禊”的本义为水边的祭祀活动,在这里引申为水边的游戏,也就是“曲水流觞”。后花园中的这个“曲水流觞”造得过于敷衍,更像是个游戏符号。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7)

游客休息廊

与善言邬公祠并列的潜居邬公祠为邬彬祖父邬鸣谦的祠堂,但走进去后发现徒有祠堂大门,并无祠堂之实,内里其实是余荫山房景区的各种旅游服务设施。

北方古典私家园林(古典岭南私家园林的翘楚)(28)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作为岭南私家园林的优秀代表,集中体现了岭南私家园林建筑通透、装饰华美、大量采用木雕、石雕、砖雕、灰雕和几何形状水池等诸多特点,是不可多得的岭南私家园林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