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1)

(后唐王朝)

后唐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末帝李从珂是个很有远见的人。

说他有远见,并非是说这位皇帝多么聪慧,治国多么优秀,抑或是看事情能够看得很长远,而单单是指,这位皇帝很会看人。

李从珂从登上皇位的第一天开始,就认为时任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不是个好东西。

石敬瑭,沙陀族,山西太原人,是李从珂的父亲,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

这位老女婿盘踞河东,兼任大同、振武、彰国、威塞四处藩镇的马步总管,可以说是势力庞大。

这样的封疆大吏,对初登帝位的李从珂来说,无疑是极为庞大的威胁。

对于收拾权臣,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叫做快刀斩乱麻,一种叫做钝刀切皮肉。

所谓快刀斩乱麻,是指皇帝直接安排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给大臣,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自己的诉求,那就是不想让你干了,你赶紧辞职,交出手上的所有权力,顺便把自己绑了,然后亲自来我面前请罪,态度诚恳的话,我还能给你留个全尸。

这个方法很直接,效率也很高,但问题在于,这个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岳飞?

石敬瑭势力庞大,掌握军政民大权,皇帝真要敢这么直截了当地收拾石敬瑭,保不齐他第二天就拉杆子扯大旗,开始造反,跟皇帝对着干。

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2)

(石敬瑭 画像)

于李从珂而言,自己初登帝位,根基不稳,实在是没有必要和石敬瑭这么快撕破脸。

既然不能快刀斩乱麻,那就只能采用B计划,即钝刀切皮肉。

所谓钝刀切皮肉,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温水煮青蛙。

如果不想来快的,那就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的,逐渐瓦解权臣的势力,神不知鬼不觉地消灭掉权臣手中的权力。

权力是一块蛋糕,如果你手里的蛋糕被我一次都抢走,你必然察觉,也必然不干,但如果我每次只拿走一点点,那么你就会放松警惕,等我一次一次的拿走,聚少成多,你就算反应过来,也为时已晚,再想反抗可就没机会了。

但很可惜,人们往往认为在温水中,青蛙会舒舒服服的泡个澡,然后慢慢的在滚烫的沸水中死去,但实际上,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想必从来没有用温水去煮过青蛙。

因为无论是用冷水,温水,还是开水煮青蛙,青蛙都会第一时间从里边跳出来。

李从珂当然也没有闲心做实验,所以他很快下令,要求石敬瑭同志调离河东,改任郓州节度使。

你看,我没有让你辞职,也没有打压你,我只不过是让你换个地方待一待,你到了郓州,还做你的节度使,你总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李从珂为人精明,但石敬瑭比他还要狡黠。

河东节度使坐拥山西府西南大部分地区,这里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地域广袤,而郓州只不过是山东府下辖的一个州郡,地狭民寡,自己真要去了郓州,那可就真叫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李从珂宰割了。

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3)

(河东)

所以,我们的石敬瑭老兄不仅没有收拾行李赶紧赴任郓州,反而四处散播消息,指责李从珂得位不正,应该把皇位禅让给明宗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益。

您还别说,石敬瑭这么说,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明宗李嗣源病逝时,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李从厚,即后唐闵帝。

闵帝懦弱无刚,所以李从珂便以武力征服的方式,谋取了皇位。

李从珂虽然也是明宗的儿子,但却并非亲生,而是养子。

一个养子成了皇帝,不管怎么看,似乎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李从珂天不怕地不怕,平生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得位不正,石敬瑭这么一说,可算是把李从珂的心窝子给捅了。

皇帝震怒,也不管什么钝刀割肉了,立刻集结大军,准备剿灭出言不逊的逆臣石敬瑭。

朋友们,李从珂虽然是后唐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但此时的后唐,却并非是以往那种在末代帝王统治下腐败无能,逐渐式微凋零的政权。

此时的后唐,国力鼎盛,堪称五代十国时期霸主级别的存在。

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4)

(后唐末帝李从珂 形象)

而李从珂本人虽然搞政治不太在行,但论起军事才能,十个石敬瑭也不是对手,所以此时的石敬瑭,几乎可以说是陷入了绝境。

皇帝好说歹说,慢慢降你的职,你不干,现在好了,大军围剿,你困守河东,岂不是插翅难逃?

石敬瑭没有翅膀,他也不会逃跑,既然敢和李从珂叫嚣,那么他必然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就在和李从珂撕破脸的前夜,石敬瑭早早地联系上了北方平原上的辽朝皇帝,太宗耶律德光。

联系耶律德光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求耶律德光派兵支援,两家强强联合,攻灭李从珂的后唐。

五代十国初期,契丹人在北方平原上并未建立有规模的王朝,后来横空出世了一个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建立了大契丹国。

阿保机终其一生,都有着南望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而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当了皇帝之后同样心怀夙愿,想要一统天下。

但可惜的是,五代十国的这些头头脑脑们虽然内斗十分剧烈,但对契丹人却都是严防死守,根本不给耶律德光搞侵略的机会。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石敬瑭主动联系上了耶律德光。

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5)

(辽太宗耶律德光 形象)

太宗耶律德光的心情固然激动,但他不是一个轻易上头的人,面对石敬瑭的援助请求,他十分不客气地提出了他的想法:

帮你可以,但我是个生意人,不是做公益的,也不是慈善家,帮了你,我有什么好处?

石敬瑭当然明白什么意思,所以很快,他就给了耶律德光一份诚意十足的礼物。

这份礼物的名字,叫做燕云十六州。

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蔚,云,应,寰,朔,并称为十六州。

这片广袤富饶的大地,大概是在今天的北京北部,天津海河以北,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

此处中原沃土,物产丰富,又以崇山峻岭,高谷斜坡的地理特征著称,是大自然送给中原王朝最好的礼物。

而现在,石敬瑭转手把这份礼物送给了契丹人。

做人无耻到这种地步,实在是旷古烁今,十分罕见。

自此,中原大地再也无险可守,彻底地暴露在了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

之后两宋频频被辽,金,西夏按在地上一顿猛捶,就是因为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天然庇护。

割地求援也就算了,石敬瑭还尊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心甘情愿地成为了辽王朝的傀儡和爪牙。

得到了辽人鼎力相助的石敬瑭声威大震,立刻开始举兵反抗,并且很快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

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6)

(灭后唐之战)

对后唐末帝李从珂来说,这是他不能预料的。

皇帝千算万算,也没想到石敬瑭居然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玩不起,是不是玩不起?

玩不起就玩不起,玩不起你还找外援?

找外援也就算了,你找谁不好,偏偏找契丹人?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石敬瑭有了契丹人的支持,在实力上也未必能盖过李从珂一头。

后唐的李氏皇族们都是善战之辈,太祖李克用威震河东,曾把当时的枭雄朱温按在地上打的是哭爹喊娘,而庄宗李存勖更是五代十国第一狠人,灭后梁,平前蜀,打遍天下无敌手,全盛时期,更是连契丹人见了都得绕着走。

之后的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也不是盖的,都是军事战场上的奇才。

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7)

(后唐庄宗李存勖 画像)

如此优良的军事作战能力,李从珂不说完全继承,但也学习了个七七八八。

但让人奇怪的是,自打石敬瑭结交了契丹人,李从珂就基本上完全放弃了挣扎,并且是在具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

这位皇帝把自己关在深宫之中,整日饮酒悲歌,自哀自怨,一不统兵,二不作战,三不上朝,彻底放弃了自我。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在那个万分关键的时刻里,李从珂的性情,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我们只能知道,消极悲观的李从珂放弃了生的希望,把这天下拱手让给了石敬瑭。

看来在这残酷的历史面前,李从珂的内心,还是不够强大。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

石敬瑭基本攻占后唐全境,率军侵占京师洛阳,李从珂眼见大势已去,登临洛阳城玄武楼,自焚而死,时年五十二岁。

悠悠后唐,至此彻底灭亡。

同年,石敬瑭登基称帝,建国后晋,那一年,他刚好四十四岁。

在庄严肃穆,礼乐齐鸣的恢弘景象中,石敬瑭成为了后晋高祖,成为了王朝的开国皇帝。

对石敬瑭来说,这是值得喜悦的。

后晋皇帝石敬瑭(后晋高祖石敬瑭)(8)

(后晋开国)

他也知道,后世乃至当时的史官们,一定会给自己的行径,记上诸多的烂账,自己也免不了成为一个遗臭万年的历史罪人。

但,那又怎么样?

有人争的是万世之名,而我只争一世之名。

在我石敬瑭的时代里,我要让后晋王朝春秋鼎盛,千秋万代,我要缔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话!

我,是无敌的存在!

是,在作者看来,石敬瑭的确足够无敌,因为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你不争万世的英名,只求一世的威名,但历史会告诉你,你所谓的后晋王朝要千秋万代,不过是一个可笑又不切实际的美梦。

如今喜悦欢霄的钟磬声,就是你石敬瑭,就是这后晋王朝来日的悲鸣。

丧钟为谁而鸣?

为每一个可耻的人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