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洪水这么大?为什么三峡大坝还在泄洪?原因了解一下!
在距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整整22年,今年又遭遇特大洪灾,2020年7月11日晚江西鄱阳站的水位开始超过1998年水位记录,而且水位在多地持续猛涨,在这场超大的洪灾中,舆论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三峡大坝上。
2020年,我国南方的梅雨季节,暴雨洪水,可谓时来势汹汹,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地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7月13日武汉关口水位涨至28.76米,创下历史上第四位的记录,长江流域及南边超400多条河流超警面对这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很多网友对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进行质疑,甚至吐槽下游都已经洪涝,为什么还要进行泄洪?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三峡大坝究竟能拦蓄多大的洪水,三峡大坝最大的蓄水量是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是221.5亿立方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每年将会在4月份开始逐渐将水位调控到145米左右,腾出将近221亿立方米的的库容来迎接长江上游随时而来的洪水,所以三峡大坝在汛期泄洪是能够保证三峡大坝的蓄水和防洪能力,也是为了保护三峡大坝能够进行正常运转不受损的一种方式。长江的年径流量接近一万亿立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集中在梅雨季节,但是三峡水库最大的容量也仅只有393亿,所以如果不进行必要的防洪调度,一味的在整个汛期进行蓄水,那么这221亿的防洪库容将会被很快填满,由于水库容量有限,很难去满足蓄洪补枯的需要,所以三峡大坝泄洪也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度。
从大禹治水到1998年抗洪抢险,无不书写着中国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历史。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养育着我国三分之一的人口,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且长江也是洪水泛滥,灾害频发的河流。
早在1918年,孙中山在上海便用英文撰写《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提出了修建三峡大坝的构想。在上世纪50年代,三峡大坝便有了更精准的规划,之所以三峡大坝工程历年以来诸多关注,主要还是长江水患过于频繁,严重影响民众生活。在三峡大坝未建立起长江流域发生的洪灾数不胜数,近年来更是有增无减,因为洪涝导致大量的庄稼绝收,房屋塌陷,特别是1954年的特大洪水,由于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延长,水位持续时间特长,并且雨量大,淹没土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余万,1954年的特大洪灾不仅对当年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以后几年的发展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灾后数年才完全恢复。据统计当时的洪水造成1660亿元的损失。还有1998年那场长江特大洪水,夺走1500多人性命,直接导致231万人口受灾,耗用抢险物资130多亿元,自汉朝到清朝的2100年间,长江洪水不到十年便有一次大泛滥,为解除长江洪患,是中下游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一直想要修建三峡大坝的原因,三峡大坝泄洪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重力坝的优点就是剖面尺寸大、耐久性好,可以抵御洪水漫顶、渗流,包括地震和战争破坏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各种坝型中重力坝的失事率比较低。而且为了满足水库永久的泄洪需求,泄洪坝之间有23个深孔和22个表孔,深孔布置在每个坝段中间,表孔跨缝布置在两个坝段之间,为了满足三期导截流及围堰挡水发电期间渡汛泄洪的需要,在表孔的正下方跨缝布置有22个导流底孔,停止使用后封堵。在这样精密的设计下,大坝有每秒11万立方米的巨大泄洪能力,并且水位至175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可蓄洪水量。就算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经过三峡大坝的调蓄,也能将洪水控制,避免毁灭性的灾难。
三峡大坝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恰位于长江峡谷区的末端,有效的遏制住上游河水的“咽喉”,直接控制荆江河段95%的洪水和武汉上洪来的67%水量。并且大坝还做了抗核研究,三峡大坝完全有能力抵御30000吨炸弹的攻击,并且一颗小型的核弹都不能将大坝摧毁,可见三峡大坝的坚固性防御,最让人放心的就是三峡大坝周边布满了导弹部队,可以震慑所有的外来力量。
除了防洪,三峡大坝还有发电和航运的作用,其主要经济效益体现在它的发电效能,它是中国的巨型电源点,并维持着小半个中国的电力供应,截至2008年10月,三峡电厂累计发电量达到2700多亿度,已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今三峡大坝为中国中东部输送非常多的电力,极大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在体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坝的年发电量可达847亿,相当于煤电的2700吨,这一数据大大畅行环保的理念。
在三峡蓄水前,万吨级船舶根本无法达到重庆每年的运输量仅只有1000万吨,但是自从三峡大坝建立,累计过坝货运量突破3亿吨,超过蓄水前22年的货运量总和。三峡工程被称为世界上改变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
所以运行好三峡工程,进一步拓展三峡工程各项功能,更好地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