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于海宁、黄天佑、祖圣腾)
1 供给:“东数”稀缺性提升,“西算”运营商主导新增供给聚焦枢纽,绿色集约趋势加速洗牌
2022 年 2 月 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 等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 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本篇报告我们 将从供需两个角度去分析,政策对于 IDC 行业带来的影响。
“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东数西算”即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 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主要通过对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向西部数据中心转 移,如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而东部数据中心则将更多承接时延要求较高 的数据,如工业互联网、 视频通话、人工智能等,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
一线城市能耗指标管控日趋严格,存量热门区域的 IDC 资源稀缺性进一步提升。通过对 一线城市地区的政策梳理可见,国家对一线城市的能耗指标管控日趋严格。以北上广为 例,北京地区于 2018 年规定中心城区全面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广州地区于 2021 年 10 月对违规数据中心进行审查并依法停止使用或建设,对部分落后产能进行清理, 上海地区每年拟支持的新建数据中心项目总规模在 3 万左右,预计未来将呈收缩趋势。 “东数西算”作为 IDC 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核心一线城市指标将进一步收紧,供给将进 一步压缩,一线城市的 IDC 资源将愈发具有稀缺性。
非一线城市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受到政策层面支持。我们梳理了各个省市的数据中心建设 规划,从地方层面政策去看,2021 年底及 2022 年初,各省市均提出鼓励推荐大数据中 心的建设,政策支持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并下达具体的量化目标。
非一线城市中的数据中心将更多承接冷数据。我们认为未来西部数据中心枢纽(包括贵 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枢纽)将承接全国范围非实时算力需求,IDC 机柜上架率有 望提升,未来非一线城市数据中心将更多承接对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温冷数据)。
因此,我们认为,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在未来一线城市指标管控日趋严格的情况下, 东部枢纽地区将有效承接大城市转移的部分供给,四个东部需求方主要围绕北上广深转移至邻近地区。而西部枢纽地区将会新增供给承接需求,形成大数据集群,承接部分需求的远距离转移。
碳中和背景下,集约化、规模化绿色数字中心趋势显著。除了近期的“东数西算”政策, 自去年以来,数据中心的相关政策频出,致力于推动数据中心加速向一体化布局、绿色 化与集约化演进升级。以 2021 年 7 月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例, 政策中提到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 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降低 到 1.3 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 1.25 以下。国家枢纽节点内数据中心端到端 网络单向时延原则上小于 20 毫秒。
关注碳中和背景下 IDC 产业链投资机遇。从供给侧来看,IDC 产业自 2020 年下半年开 始进入到“投资过热”阶段,二三线城市机柜价格承压。目前在电力资源稀缺叠加能耗 管控政策愈加趋严背景下,数据中心作为高能耗行业,政策层面对 IDC 的建设及规模提 出更严格的要求,能耗指标稀缺性进一步提升,核心一线城市 IDC 机柜将更为稀缺,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长尾企业将快速出清,加速头部厂商地位稳固。
全国 IDC 机柜分布:东密西疏
数据中心机柜分布主要以一线城市及周边为主。由于北京地区互联网企业聚集,需求相 对旺盛,各家厂商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均有大量布局。我国数据中心行业东西地区供给分 布极不均衡,主要原因系需求决定数据中心供给分布。对比我国的东西部地区的上架率 可知,以图 5 为例,东部上架率普遍高于 50%,西部普遍低于 50%,我们认为主要系 西部数据计算需求少,导致了闲置过剩比较严重。
供需角度看,运营商或为东数西算主导者
从供需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运营商有望成为东数西算主力建设方。需求侧看,政务公有 云正逐步成为云计算增量市场中重要部分。供给侧看,东数西算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枢 纽地区算力的建设,二是通过网络调度算力,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算力网络”,而算力 网络实质上是运营商此前提出的云网融合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升级。
政务公有云增长潜力大,西算地区算力有望得到消化。以往建设的政务云多以专属云形 式构建,但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政务领域的不断渗透,政企市场对 计算资源弹性扩充的要求不断加强。此外公有云集约化的特点也较为契合“东数西算” 的战略方针,省级政务云对地市的辐射影响逐渐变大,政务公有云成为增量市场中不可 忽视的部分。不同于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云计算需求集中于一线发达城市,政务云市场呈 现相对分散的特点,且从成熟度来看,非一线城市政务云发展空间或更大。
运营商有望主导政务云。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颁布与实施, 数据安全及合规的重要性持续提升,而运营商作为央企身份,具备较高的契合度。2021年中国电信占据政务云的公有云市场份额行业第一,且从 2021 年互联网厂商及运营商 云业务收入对比来看,三大运营商显著跑赢互联网企业。
运营商对算力的投入重视度持续提升,布局集中于枢纽地区:以中国电信披露的资本开 支结构来看,2020 年至 2022 年(预计)产业数字化占资本开支的比例或由 15.6%上 升至 30%,其中 2022 年计划 IDC 投入 65 亿元(增加 4.5 万机架),算力投入 140 亿 元(增加 16 万云服务器)。截至 2021 年末预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 IDC 机 架数达 47 万、40.7 万和 31 万,且大部分在东数西算规划的八大枢纽节点内,和政策 要求的匹配度高。中国电信规划 2022 年算力规模达 3.8 EFLOPS,同比增长超 80%。
算力网络是运营商未来新基建方向之一,以中国移动为例,以算为中心,以网为根基, 构建融合的一体化服务。其分为 3 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泛在协同),将在近 2 年铺 开,在现有云跟网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层面的融合,给客户提供互通的服务入口(从云 的入口可以使用网,从网的入口可以使用云);第二阶段(融合统一),在现有的网络基 础上,实现算网大脑的编排;第三阶段(一体内生),实现算网一体的原生、内生、共生 生长,给客户提供任务式的服务模式(根据任务要求自主调配算力)。
算网融合模式下,运营商发挥算力调度能力,算力资源优势显著扩大:1)以 5G 为代表 的接入网络覆盖和体验优势;2)长期运营积累的边缘局房数量和质量优势,边缘算力 属于重资产投资,进入门槛高;3)算力网络利用 SDN/NFV 等技术,将各个节点网络 和计算资源深度融合,充分云化后的计算资源具备富余优势。此外,CFN(计算优先网 络)作为一种分布式路由协议,可实现在不同边缘云之间按需进行算力的调度和均衡。
第三方 IDC 或选择性参于一线周边枢纽节点
目前第三方 IDC 厂商的节点布局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及周边。万国数据为国内第三方 IDC 龙头,以万国数据为例,截至 2021Q4 我们测算其累计建成机柜数达 19.52 万个 (其中自建的京津冀地区 8.86w/长三角地区 6.29w/大湾区 3.27w/其他 1.09w),在建机 柜数达 6.46 万个(其中自建的京津冀地区 3.12w/长三角地区 1.57w/大湾区 1.43w/成都 &重庆 0.35w),上架率 65.5%。(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第三方 IDC 或选择性参于一线周边枢纽节点。从客群角度上来看,第三方厂商主要以云 服务商、互联网、金融客户为主,其中根据万国数据客户结构图可以看到,大型互联网 企业的占比稳步地逐季提升,这部分客户应用所生产的数据对时延要求更苛刻;从机房 布局区位的角度上来看,第三方厂商在布局时仍主要以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为主。因 此,我们认为未来一线城市外溢的需求将会落在一线周边的枢纽地区,第三方 IDC 或选 择性参与一线周边枢纽节点。
2 需求:数字经济&元宇宙拉动,行业拐点将至
根据“东数西算”的政策要求,在需求端,我们提及最多的就是数据中心的冷热数据,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数据中心的冷热数据。
数据可以简单被分为热数据、温数据和冷数据,主要是根据数据被访问使用的频次作为划分依据:热数据主要是需要被计算节点频繁访问的在线类数据;温数据是非即时的状 态和行为数据,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把热数据和冷数据混在一起就成了温数据;冷数据是 指离线类不经常访问的数据,比如企业备份数据等等。而我们区分冷热数据的根本目的, 在于能节省数据存储成本和提升在线数据查询性能,即控制成本。
热数据就近计算,冷数据集中存储。冷数据和热数据的访问频次不同,因此直接导致其 在数据库搭建的各自不同:热数据因为访问频次需求大,效率要求高,所以需要就近计 算和部署;冷数据由于访问频次低,效率要求慢,可以做集中化部署,而基于大规模存 储池里,可以对数据进行压缩、去重等降低成本的方法。
“东数西算”工程的部署将促进数据中心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从数据应用需求来看, 约 5-10%的应用为 10ms 以内业务时延需求的低时延热数,这些应用应在本地或进场部 署;约 65-70%为 10-30ms 时延需求的温业务,这些应用对时延相对敏感,可部署在区 域或城市及其周边位置;约 20-30%是业务时延超过 30ms 以上的、对时延不敏感的冷 数据,如 AI 训练、大数据分析等。“东数西算”工程的部署,将推动东数西存(热点区 域数据计算、西部备份存储)、东数西训(东部算法仓库、西部离线大数据分析)、实时 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如文档云、掌上保险、开发测试等应用部署在西部节点,促进数据中 心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数字经济&元宇宙有望带动算力需求爆发
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体现。全球各国算力规模与 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算力规模越大。据信通院测算,在算力产 业中每投入 1 元,平均将带动 3~4 元的经济产出。2020 年全球算力规模达到 429EFlops, 同比增长 39%。预估未来五年将以超过 50%速度增长,到 2025 年达到 3300EFlops。 伴随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启,据 IDC 预测,2025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将超过 400 亿台, 产生数据量接近 80ZB。2020 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 135Eflops,同比增长 55%,其中 基于 GPU、FPGA、ASIC 等芯片的智能算力占比已超 40%,成为算力快速增长的驱 动力。互联网占整体算力近 50%的份额,来自阿里、腾讯、百度、字节等巨头;电信、 金融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起步较早,是我国算力应用较大的传统行业。
2021 年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量化的发展目标:
到 2021 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 55%以上,总算力超 120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降低到 1.35 以下。
到 2023 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 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 争提升到 60%以上,总算力超过 200EFLOPS(换算 2021-2023 年 CAGR 接近 30%),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 10%。
元宇宙等应用场景催生海量算力需求,IDC 市场持续扩容:当下非常流行的大逃杀游戏 通常最多支持 100 人同时在线游戏互动,而元宇宙场景下这个数量级或达到百万甚至亿 级。Intel 预计要支持 10 亿人沉浸式互动,目前的算力水平还需提升 1000 倍。IDC 预 计,国内未来五年元宇宙的相关 IT 支出 CAGR 达 20.2%,其中云计算作为算力基础设 施,是主要投入方向,CAGR 达 31.6%。2020 年,国内算力规模为 135EFlops,我们 预计 20-25 年将保持 50%以上的 CAGR,考虑到摩尔定律逐步失效,假设到 25 年服务 器 CPU 算力大约翻一倍,单机柜服务器数量为 15 台,测算 21-25 年 IDC 机柜增量达 到 250 万架;假设机柜单价为 6 万元,IDC 市场扩容将超过 1500 亿元。
互联网厂商 IDC 需求拐点将至。我们从多个维度数据跟踪国内 IDC 市场需求:1)从数 据港(反映其大客户的需求)的季度营收趋势来看,21Q2、21Q3、21Q4 环比改善;类 似的光环新网 21Q2、21Q3 营收同比增速呈现企稳回升;2)国内服务器龙头浪潮信息 21Q3 营收环比增长明显。综合来看,我们判断 2022 年国内 IDC 需求有望企稳回升。
价格趋势:低价竞争或终结,新签价格回升可期
过往低价竞争有望终结,新签价格回升可期:以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的租用价格为例, 万国数据机柜月均租用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主要系:1)下游客户结构变化,批发型客 户占比提升;2)新基建带来供应量的暴增,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并尽快将已经建成 的机柜消化出去,采取了低价策略。世纪互联大部分机柜数量位于北上广深核心城市区 域,掌握不少城市的核心地段机柜,具备先发优势,持续享受核心区位 IDC 资源价值提 升;其次世纪互联下游客户以零售客户为主,客户集中度低,因此对下游客户具备更强 的议价能力。我们预计未来在供给侧不足的情况下,机柜价格将会呈上升态势。
以史为鉴,互联网反垄断影响分析
2021 年,是中国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元年。国家反垄断局在 2021 年 11 月 18 日正式挂 牌成立。我国针对平台企业反垄断的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发布,体现 了中国的反垄断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同年,互联网巨头频频受监管,阿里巴巴和美团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分别被罚款 182 亿元和 34 亿元。这一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计发布反垄断处罚案例 118 起,其中 高达 89 起涉及互联网企业,占总案例数的 75.42%。
美国反垄断历史背景较长,其发展具备较强借鉴意义。美国的反垄断实践开始于 1890 年的《谢尔曼法》和 1914 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克莱顿法》。20 世纪以来,美国 对信息科技公司反垄断已完结的案例主要有三个,针对对象分别是 IBM、AT&T 和微软公司,三个案例均延续较长时间结束,但最终结果来看和解次数更多,仅有 AT&T 被拆 分。2019 年以来美国开始对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等提起反垄断调查。
美国反垄断三大执法特点:1)以不会影响美国国际竞争力为前提;2)根据国家战略进 行有选择的实施;3)反垄断的核心目的是提升美国的整体竞争力。
我们认为,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从长期宏观的视角来看,有利于国家整体竞争力提升 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从经历反垄断的巨头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股价表现来看,虽然在 反垄断初期股价会短期受到一定影响,但反垄断亦显著推动了大企业的创新步伐和在关 键领域的突破,反垄断后的大企业在拥抱产业升级后股价亦能长期跑赢大盘。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