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松江解放70周年。

8月14日起,“上海松江”微信公众号将连续刊播由区委党史研究室、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松江:70年70个瞬间”,撷取松江70年发展长河中70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瞬间,回顾前人走过的光辉足迹,承载接续前行的宝贵经验,汲取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二十二期,小松带你了解低洼地改造:青松大控制。

1990年底,松江境域青松大控制工程基本完成。

青(浦)、松(江)大控制,是治理黄浦江以北青浦、松江两县连片低洼地的一项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这一大片低洼地四周高、中间低,近似盆地。汛期一遇上游洪水下泄和地区降雨,水流便很快向这片洼地集中,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项工程从60年代初提出设想,到70年代编制规划,于1979年12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列入市基本建设项目。

青松大控制区包括青、松两县黄浦江以北、吴淞江以南、淀山湖拦路港—斜塘以东,东向阳河—茜浦泾以西的大片低洼田。四周全长163千米,其中松江境内78千米。总面积原规划为109.7万亩,其中松江53.5万亩;总耕地面积72.9万亩,其中松江40.2万亩;地面高程3.2米以下的低洼田共52.5万亩,其中松江原为30.6万亩,后因开河、筑路、建厂等原因,减少至28.18万亩,占全县低洼田的70.2%。县境内松江镇、泗泾镇、佘山镇和仓桥、五里塘、华阳桥、车墩、洞泾、泗联、天马、昆冈、大港、塔汇等13个乡镇,以及新桥、九亭2个乡的大部分地区,均属大控制圈内。

沼泽地区的改造的典范 70年70个瞬间㉒低洼地改造(1)

松江县华田泾节制闸通水典礼

在四周长达78公里的控制范围内,有内河沿江出水通道大小口子128个。为达到全面挡潮防御洪水倒灌和调节内河蓄水库容量,以及兼顾航运畅通的需要,1979年12月,经市、县水利部门勘测和规划,共需兴建以下工程:6米以上节制闸13处,包括华田泾、油墩港、米市渡等处枢纽工程;新建沿江4—4.5米孔径小闸34处,其中套闸27座,单闸7座;筑坝堵口57道,含毛竹港、小横潦泾、大涨泾老河口3处大坝工程;小型涵洞11座;改建原有旧闸13座。

工程总体设计要求达到有较高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主要抗灾标准是:1954年型洪水不出险(当年高潮水位3.8米);1959年型暴雨不成涝(当年9月5日24小时雨量达175.9毫米);百日无雨保灌溉;地下水位控制在一般田面以下1—1.5米,以消除渍害的威胁。

至1990年底,松江境域青松大控制工程基本完成,尤其是建成了华田泾、油墩港和大涨泾3大水利枢纽工程并投入使用。青松大控制工程围控了占松江耕地总面积70%左右的农田,境内包括45条骨干河道和108个小包围圩区。大控制泵闸工程和小包围圩区水闸、泵站等配套设施,使松江县浦北地区形成了两级控制,并集引、排、控、蓄、航于一体,特别在抗御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松江获评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1988年冬到1989年春,松江县以疏浚河道作为水利工作重点,完成土方279.9万立方米。其中清理外围沟2.18万条段,长4298公里,完成土方40万立方米;出动55万劳力人次,开动19艘挖泥船和22台清塘机,人机结合疏浚河道509条段,长323.7公里,完成土方194万立方米(其中人工开挖占74%)。河道疏浚涉及200个村,1574个村民小组;维修明渠957公里,埋设地下渠道20.4公里,培固圩堤40.9公里,整理倒虹吸72条,开挖引水河303条,完成土方45.9万立方米。同时,还维修排灌泵站机房88座,修理进出水池133座,维修保养各种水利机械251台(套)。全县配备泵闸管理员653人,圩堤管理员151人,灌溉管理员3414人,共4218人。

沼泽地区的改造的典范 70年70个瞬间㉒低洼地改造(2)

松江县获评1990-1991年度全国农田水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加强,切实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奠定基础。1989年,全县24.7万亩三麦平均亩产达到268.9公斤,居市郊首位。是年,松江县分别获得“上海市冬春河道疏浚先进县”和“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1991年末,松江再次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

内容来源:松江微历史

编辑:周正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