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蚊虫纷飞的晚上,重庆不少小区时常会出现一种“biubiu”的噪音,打扰我们的清净。

这个声音来自哪里?

它来自一种“拿着机关枪”的鸟,重庆的夏候鸟——普通夜鹰。

23日,重庆市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发出招募,邀请广大重庆市民一起观察记录普通夜鹰,走进候鸟的世界,关注生活环境周遭的生物多样性。

biubiubiu鹦鹉教学(招募观察者biubiubiu)(1)

普通夜鹰

01

普通夜鹰是什么鸟?

普通夜鹰身长约28cm,嘴裂很宽,长着一双小短腿,身披一袭布满虫蠹斑的树皮纹“迷彩服”。

白天,它的“迷彩服”会帮助它隐藏在地面、树枝上睡大觉;晚上,它会身姿灵巧的飞行在空中,张开“血盆大口”饱食蚊蝇等各种飞行昆虫。

biubiubiu鹦鹉教学(招募观察者biubiubiu)(2)

和树枝融为一体的夜鹰。微尘 摄

它的鸣叫声“不太动听”,一些居民表示受到打扰,于是会投诉到小区物管,希望能将这种鸟类赶走。

但是,为什么普通夜鹰会在夏季的夜晚发出biubiu的“噪音”呢?

这是因为到了春夏季节,普通夜鹰从遥远的东南亚迁徙来到重庆繁殖,它通过鸣声在嘈杂的环境下寻找自己的配偶。

作为重庆的夏候鸟,普通夜鹰每年都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上千公里的长途迁徙。

它们在迁徙路上会遭遇天敌攻击、食物紧缺、气候变化等重重考验......

最终,并不是每一只普通夜鹰都能够成功迁徙到目的地,它们发出的所谓“噪音”,更像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biubiubiu鹦鹉教学(招募观察者biubiubiu)(3)

普通夜鹰 蒲公英供图

02

关于普通夜鹰观察记录

普通夜鹰是重庆本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夏候鸟。

在2020年5月9日(世界候鸟日),重庆市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开启了普通夜鹰的观察记录项目,持续记录它们的活动范围、鸣叫声、活动时间、栖息地环境等,不断深入了解它在重庆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

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重庆市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共收到来自重庆的14个区,61位市民提交的169份视频/图文记录。

03

关于普通夜鹰观察记录活动

通过坚持观察记录,许多的自然爱好者一起走进了候鸟的世界,开始关注生活环境周遭的生物多样性。

于是,重庆市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发起普通夜鹰观察记录活动,并提出两种观察方法。

① 随手记录法

在重庆的任何地方,聆听或观察到普通夜鹰,都可以用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的方式,记录它们的活动范围、鸣叫声、鸣叫时间、栖息地环境、行为模式等信息,提交至指定平台。

调查时间:即日起至今年年底(截至目前,最迟记录的日期为12月9日)

注:由于每个阶段普通夜鹰的鸣叫声可能不一样,所以可以进行持续观察,多次提交记录。

② 同步听音记录法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自然介会在各个社群内招募同步听音调查志愿者(优先提交过记录的小伙伴),将在晚上20:00-21:00,进行1小时的听音统计,将观察记录通过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的方式提交至指定平台。

调查时间:2022年5月22日(届时可关注自然介社群公告消息进行报名)

欢迎大家奔走相告

带动你身边的小伙伴

一起加入

普通夜鹰观察记录中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提交你的观察记录

biubiubiu鹦鹉教学(招募观察者biubiubiu)(4)

可反复多次提交

小布提醒

在观鸟拍鸟的过程中

做到基本的爱鸟原则

不干扰、不诱拍、不捕猎

来源:自然介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