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几十年过去了,金庸小说在华人文化圈的影响力依然没有任何削弱。这些小说被改编成各种影视剧,引起了中文影视圈的广泛讨论。在金庸的小说中《笑傲江湖》是非常独特的一部,这不仅仅因为它有着深刻的含义,也因为它是其中少有的,没有明确时代背景的无暇小说。《葵花宝典》是《笑傲江湖》中最为强大的武功秘籍,对于小说故事的主线剧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修炼它的武林高手无一不对故事走向产生很大影响,其中日月神教的教主东方不败还成为了小说中江湖公认的百年来的第一高手。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

自从《笑傲江湖》问世以来,小说读者们对《葵花宝典》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葵花宝典》给读者们留下了很多的谜题,也在武侠圈的粉丝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它的作者是谁?这部至高无上的武功秘籍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引发了《笑傲江湖》小说剧情中的各种纷争?

其实网络上关于《葵花宝典》的推论数不胜数,尤其是关于齐来历的说法更是百花齐放。然而从金庸一系列小说中的线索来看,真正说到点子上的,却是凤毛麟角的。最近笔者反复翻阅了金庸的各部小说,对有关的线索进行整理和推敲,终于发现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

对于《葵花宝典》来历的说法最为常见的出自于“三联版”的《笑傲江湖》,里面说作者是前朝皇宫中的一个太监,于是又与后面剧情中“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的说法进了互相证明。于是很多读者从这个线索开始发散思维,提出了各种武功高强太监的假设,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北宋末年的太监童贯和明成祖朱棣时下西洋的太监郑和。实际上他们建立在这种太监创立《葵花宝典》的假设是很难成立的,小说中除了“三联版”中的一句话,也没有更多的线索。反而因为这句话使得小说多了更多的疑点和破绽。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3)

如果只有“自宫”作为修炼成《葵花宝典》的前提条件,那为什么在林远图之前没有人修炼成功呢?小说中将修炼这种武功描述得非常艰难,但真正从剧情来看,似乎也只有“自宫”这个阻碍。一旦冲破这个阻碍,几乎每个练习者都成了一流高手。就连林平之这种武功低微的华山弟子,自宫练剑之后,居然能够将包括余沧海在哪的青城派一举歼灭。有如此强大的战力保证,从人的欲望来看,甘愿自宫练剑的应该不在少数。那么几百年来居然没有一人练成,这就说不通了?难道几百年来武林人士的欲望,还不足以战胜“自宫”的阻碍?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4)

小说中又说,如果不自宫练剑,习练者将会走火入魔,轻者重伤,重者暴毙而亡。实际上小说中也有不自宫练剑的典型,这就是嵩山派掌门左冷禅。左冷禅虽然拿到的是《辟邪剑谱》的残本,而且是经过岳不群修改的。但里面也有一大半是真正的部分,他没有自宫练习,达不到来去如鬼魅的效果,但也没有走火入魔。实际上偷盗《辟邪剑谱》的劳德诺也练习了,他也没有自宫,但武功也是大幅度提升,后来还救了被人围攻的林平之。从这个效果来看,不自宫也能练剑的,只是没有如鬼如魅的轻功效果,但招式变化也是能勉强使用的。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5)

从上述两点来看,金庸在“三联版”的修改是不合格的,也是难以掩盖背后的真相。金庸意图用一个身份不明的太监角色,来掩盖“连载版”中的诸多设计,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实际上在最早“连载版”的《笑傲江湖》中,这样一位武功高强的太监是不存在的。他原本设计的《葵花宝典》并非是一位太监所创,而是来源于一对情侣。据说男方名字中有一个“葵”字,而女方名字中有一个“花”字,故名《葵花宝典》。这对男女原为恩爱夫妻,其后因事反目,各自创出的半部宝典秘籍,武功上更是互相克制。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6)

《葵花宝典》亦因此分为两半,一为乾部,一为坤部,江湖中亦有人将之称为“天书、地书”、“阴录、阳录”。这些都是少林寺掌门方证大师和令狐冲谈论《葵花宝典》来历时说的,期间也详细叙述了从南少林红叶禅师得到《葵花宝典》,华山派二老南下福建誊录宝典和林远图将《葵花宝典》演变成《辟邪剑谱》的故事。再魔教十长老攻打华山,夺走《葵花宝典》的情节,这边串成了这部武学秘籍在小说中流传的故事链。因此要找寻《葵花宝典》的秘密,必须从“连载版”中的这对奇怪的男女开始,而不是“三联版”中的太监。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7)

笔者翻遍金庸的十多部小说,正好发现了这么一对似情侣,又似仇人的男女角色。而这两个角色的来源小说正好是在金庸连载《笑傲江湖》之前,两部小说中也有着不少关联性的线索。从方证和尚的描述来推测,这对矛盾重重的男女角色,与《神雕侠侣》中提到的全真教教主中神通王重阳和古墓派祖师林朝英极为相似。小说中王重阳和林朝英都是武林中有数的高手,王重阳更是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中击败另外四绝成为五绝第一,也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因此说王重阳是《葵花宝典》的作者,那么似乎也存在很高的可能性。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8)

小说中王重阳的武学水平读者们都很熟悉的,响当当的天下第一,这是毫无水分的。林朝英在《神雕侠侣》中的人设也很强大,甚至是胜过王重阳的高手。“连载版”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南林北王,阴胜于阳”,说的就是林朝英的武功胜过王重阳。实际上小说剧情中两人的武功是交替上升的,最终林朝英创出的《玉女心经》全面克制全真教的武功。王重阳在林朝英去世后闭关三年破解《玉女真经》,到第一次华山论剑前都没什么成果。直到夺得《九阴真经》后,王重阳才用上面的武功破解了《玉女心经》。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9)

《神雕侠侣》中多次提到,林朝英虽然名声不显,也没有参加华山论剑,但武功却在五绝之上,比王重阳还高半筹。从小说中古墓派的设定看,里面有多种元素与《葵花宝典》高度雷同。比如杨过练古墓派武功,这门武功是女人的武功,他是男人练了后变得扭扭捏捏。杨过觉得不好看,以全真教武功进行修改,然后变得潇洒无比。这与《葵花宝典》武功中走向女性化路线不谋而合,东方不败更是彻底把自己弄成了女人形象。《葵花宝典》以速度快和身法鬼魅著称,而古墓派轻功也是天下第一,这两者是不是有着关联呢?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0)

最让人可以发挥联想的是,杨过和小龙女练《玉女心经》的过程,种种风险似乎与方证大师口中《葵花宝典》的风险如出一辙。《玉女心经》中的武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玉女素心剑法,另一部分是玉女心经内功。这个内功很神奇,练功时全身热气蒸腾,须拣空旷无人之处,全身衣服畅开而修习,使得热气立时发散,无片刻阻滞,否则转而郁积体内,小则重病,大则丧身。杨过提出用寒玉床冷却,小龙女解释会物极必反走火入魔。这个内功练法必须两人同时修炼,交替行功,才能互相帮助度过难关。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1)

正是为了练这个武功,杨过和小龙女才在荒野中脱衣练功,最后因赵志敬和尹志平的闯入而使小龙女走火入魔。从小说的描述看,《玉女心经》走火入魔后的现象,与方证大师口中《葵花宝典》走火入魔的风险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从过程看,《笑傲江湖》中练《葵花宝典》须先要自宫,而《神雕侠侣》中练《玉女心经》则是双人同修,除此之外没有太大的区别。两项武功都是高度女性化的,而且都容易走火入魔,都是以速度和变化取胜的,它们在剑法的招数上都有着非常奇妙诡异和出手无先兆的特性。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2)

站在全真教武功的角度上分析,它与《葵花宝典》也有部分的共同点。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杨过使用全真教武功与丐帮长老交手,这场打斗很有《葵花宝典》的味道。他是以一敌多的情况,用的全真教的“一件化三清”,但轻功步法却是古墓派的路子,结果就出现了神奇的效果。他一个人化成了几个人的身影,相当于多人在用剑,招式凌厉迅捷,犹如三个人攻一人,反而占据了上风。几个丐帮长老只能追着杨过的身影打,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和《笑傲江湖》中任我行、令狐冲等人围攻东方不败有着异曲同工的情况。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3)

从上述这些共性上看,似乎《葵花宝典》就是《玉女心经》的翻版。但有一点却不同,《玉女心经》是林朝英专门创立来克制全真教的,而《葵花宝典》是上下两部合集。从细节分析,《葵花宝典》上下两部又是互相克制的武功,这又与《玉女心经》和全真教武功的关系相吻合。因此可以做个大胆的猜想,或许最初金庸设计《葵花宝典》的时候,就是把全真教和古墓派两门互相克制的武功放在了同一本武林秘籍上。再加上王重阳和林朝英打打闹闹的人生,正好也符合了“连载版”中《葵花宝典》两位作者之间的人设关系。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4)

这样一来,《葵花宝典》就成了《玉女心经》和全真教武功的合成。“连载版”中的葵花二人,便是王重阳和林朝英。因为葵花二人的说法来自于方证大师从江湖传闻中获知,似乎这种说法也是能够说得过去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葵花宝典》是王重阳和林朝英所著,为什么没有传给全真七子呢?这本武功秘籍是如何传入江湖的呢?而且从小说情节看,似乎《葵花宝典》的武功,比同时学会《玉女心经》和全真教武功的杨龙二人要高许多。《葵花宝典》中的“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又该如何解释呢?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5)

结合《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两部小说的剧情细节来分析,可以发现《葵花宝典》极有可能是从全真教流入到江湖中的。《神雕侠侣》中有段情节,蒙古皇帝蒙哥要册封全真教,全真教不接受,引发了蒙古人围攻重阳宫的故事。全真教在杨过的帮助下打退了金轮法王一伙人后便开始搬迁,将各种典籍放入箱中搬到各地提前准备的道观中。这些典籍都是王重阳和全真七子收集的,如果《葵花宝典》是王重阳所著,必然在这些典籍之中。全真教流落江湖,继续受到蒙古人攻击,在此过程中出现典籍的丢失是很可能的事情。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6)

《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有本秘籍叫《紫霞神功》,在“连载版”中有句话与《葵花宝典》关联密切。这是岳不群和宁中则在谈话中提到的,是华山派祖师亲笔写的,“紫霞神功入门初基,葵花宝典登峰造极”。从这里可以看出《葵花宝典》最早便与华山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不是从岳蔡二人到南少林盗书开始的。华山派的原型其实是全真教华山派,创始人便是全真七子中的广宁子郝大通。《神雕侠侣》中有对郝大通比较详细的形象描述,“满脸紫气,须发皆白”。从这个形象上看,与岳不群练了《紫霞神功》后是高度相似的。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7)

从这个细节来看,金庸在塑造华山派时也遵循了华山派出自全真教的历史,武功路数上做出了延续性的安排。既然如此,《葵花宝典》在全真教搬迁的过程中,被郝大通及其弟子搬到华山派也是很可能的。或许到了华山派后还为了躲避蒙古人而多次搬家躲藏,过程中将《葵花宝典》遗失也是很合理的。从这个角度推测,岳蔡二人上南少林找红叶禅师,其目的就很明确了,就是想要把祖上丢了的秘籍偷回来。既然《葵花宝典》是全真教的,又怎么会搞出男女之间的那档子传说,作为王重阳嫡传弟子全真七子又没有学会这些武功呢?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8)

说起来这事还得怪王重阳,他其实根本没有打算把这套武功传给全真七子。因为这个武功比较尴尬,是他和林朝英合作的作品。虽然武功很厉害,但背景有些没面子,里面包含了他和林朝英的那些男女之间的破事。他把武功交给全真七子,又如何给七个徒弟解释自己的这段情呢?他每次进入古墓看林朝英都是偷偷摸摸的,说白了就怕丢了老师傅的脸。王重阳是很要面子的人,为了争胜脸林朝英都不让,更何况面对徒弟。即便林朝英去世了,他为了赢得赌约,还借《九阴真经》取胜,留下了“玉女真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话。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19)

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王重阳好胜心是很强的,自尊也是极高的。当然,他作为天下第一高手,也有资格如此自傲。但在个人情感问题上,这成了他的死结,如果让徒弟们知道,他心里又怎么过得了这关?他收马钰夫妇为徒弟,让这两口子了断尘缘成了师兄妹关系。

可到了王重阳自己身上,他与林朝英却藕断丝连,这更没法跟徒弟们解释了。所以出于保持自己师父自尊,和个人情感隐私的需要,他只能把这部秘籍藏起来,甚至编个故事藏到众多典籍中。全真七子并不知道这些秘密,自然不知道《葵花宝典》的存在。等搬家的时候发现这部秘籍,全真七子也许快死光了。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0)

因此《葵花宝典》的发现和传承,实际上是在全真教搬家逃难后发生的。郝大通、丘处机等残余的全真七子,也不可能把祖师爷的那点感情生活告诉给后辈弟子。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编个故事,以此来解释这部秘籍的来历。从《紫霞秘籍》的那句话看,明显是将全真教的武功作为了《葵花宝典》的基础存在。实际上从杨过和小龙女练功的过程看,先学全真教和古墓派的武功,再学习《玉女心经》这才是正常的修炼路线。即便如此,这种武功修炼起来风险也极大,需要两个人操作。一旦走火入魔,就非常难以救治。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1)

《神雕侠侣》中小龙女两次走火入魔,医治办法比较特殊。第一次是杨过用欧阳锋所传授的《九阴逆经》逆转经脉的法门,将自己的血液和真气反向输入到小龙女体内。第二次是他们得到了王重阳留下的《九阴真经》片段,也就是“重阳遗篇”上的疗伤法。这些特殊的法门多半是没有写入《葵花宝典》,甚至于《玉女心经》部分需要两人同修的法门都没写。所以《葵花宝典》才那么难练,连红叶禅师都觉得凶险不已,几百年没人练成。如果只是将“自宫”作为练功的条件,这对于六根清净的和尚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2)

既然《葵花宝典》是《玉女心经》和全真教武学的合集,为什么东方不败练成后威力比杨龙二人要大了许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从《神雕侠侣》中的故事细节进行分析。从小说剧情得知,杨过和小龙女先后离开活死人墓时,两人并没有完全练成《玉女心经》。后来在荆紫关帮黄蓉对付金轮法王时,两人才参悟了双剑合璧的道理,用这个办法打败了金轮法王。实际上这个办法也是两人猜出来的,依据是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感情故事。他们认为林朝英创出《玉女心经》就是为了和王重阳双剑合璧,进一步完成自己的情感生活。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3)

这种猜测是不是一定正确呢,从小说来看可能正确,也不完全正确。说它正确,是因为双剑合璧威力的确很厉害。杨龙二人双剑合璧几乎是无敌的,除了五绝没赢过,就连金轮法王和公孙止都不是对手。说不完全正确,是因为这个法门没有达到《玉女心经》单独克制全真教功夫的目的。小龙女后来在重阳宫力敌金轮法王、潇湘子、全真五子等高手围攻,靠的并不是原始的玉女素心剑法,而是在双手互搏之术加持下的双剑版本。小龙女一手是全真剑法,一手是玉女素心剑法,一个人搞成双剑合璧,才有了比拟五绝的战斗力。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4)

可林朝英并不会左右互搏之术,她创立玉女素心剑法的初衷是为了打败王重阳,怎么会如此设计呢?如果玉女素心剑法需要全真剑法配合才能打败王重阳,这对她又有什么意义呢?以王重阳的自傲,被这种方式的打败,又何必耿耿于怀的闭关三年参悟破解之法呢?况且王重阳自己都承认“玉女心经技压全真”,这只能是他和林朝英单独交手的结果,不可能是双剑合璧。因此《玉女心经》必然有一种单独打败全真教武功的办法,这种办法也会用到全真教的武功。否则林朝英将学习全真教武功作为练《玉女心经》的前置条件,就完全没有意义。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5)

结合杨过在路上用全真教的“一剑化三清”,混搭古墓派轻功步法对阵丐帮长老的情节看,这两个门派的武功还有另外一种融合的法门。这种法门不需要用左右互搏之术配合,而是走“一剑化三清”的路子。这应该是金庸最早的设计模版,只是后来融入了左右互搏之术,于是便更改了设定。小说中反复提到王重阳和林朝英互相学习练剑,对彼此武功都非常熟悉。对于这样的一对情侣,互相将武功融合在一起,这不是不可能的。从《葵花宝典》的表现看,也非常像两种武功容后的现象。既有古墓派轻功的鬼魅变化,又有全真教“一剑化三清”高速度。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6)

王重阳在重阳宫的典籍中留下《葵花宝典》,这说明他还是舍不得这份武功的。这不仅仅是一部可能超越《九阴真经》的武功,也是他和林朝英感情的结晶。他将这部武学留下来,既是对感情的寄托,也是实现了“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承诺。无论是《玉女心经》,还是《葵花宝典》,实际上都是两人武功的结晶。王重阳一生自傲,靠着《九阴真经》赢过《玉女心经》,实际上是打了自己的脸。如果他在《玉女心经》基础上重新融合两家的武功,创出一门可以媲美《九阴真经》的武功,那才是真正的“不弱于人”,真正的天下第一。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7)

从这角度看,王重阳创立《葵花宝典》的说法是能够成立的,也是符合两部小说“连载版”的剧情发展的。至于练《葵花宝典》必须“自宫”事情,完全可以用走捷径来的解释。红叶禅师得到的《葵花宝典》是完整版,但岳蔡二人抄的时候已经残缺了。岳蔡和林远图讨论了七天七夜,林远图强行解释,无法说通全真教武功和古墓派武功互相克制的道理。但他很可能找到了临时性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自宫来绕过必须双人同修和以两门武功为基础的先决条件。他用这种自残的方式走了练功的捷径,开辟出另类的练功法门。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8)

这种方法没有了《玉女心经》之前的凶险和麻烦,却也带来了深重的后遗症问题。男人自宫后生理状态的变化,导致了个人心理和性格的变化,最终走向了邪魔外道的一路。“连载版”的《神雕侠侣》中就反复提到,林朝英创出《玉女心经》是走了旁门左道,但王重阳依旧承认其武学上的卓越。

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其实也是延续了这个路子,走向了全真教和古墓派武功的另外一面。这一切都是林远图自己突发奇想搞出来的,并不是王重阳和林朝英原来的意思。《九阴真经》能搞出《九阴逆经》,《玉女心经》演化成自宫版本的《葵花宝典》,也是符合金庸写小说的套路。

葵花宝典原著作者是谁(葵花宝典的作者并非太监)(29)

综上所述,《葵花宝典》实际上是从《玉女心经》和全真教武功中融合演化出来的,《笑傲江湖》中的版本只是林远图开创的自宫走捷径版本。这些武功的原版作者都是王重阳和林朝英,也只有他们二人才有资格和能力创出如此神妙的武功,这也符合道教武功相生相克的原理。

《葵花宝典》的来源是它最大的秘密,解开这个秘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葵花宝典》和《独孤九剑》谁厉害的问题,其实质上就是王重阳和林朝英双剑合璧能不能打赢紫薇软剑时期的独孤求败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神雕侠侣》中已有答案,大家多翻书就能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