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是一部文明发展史,更是一部运河城市发展史。运河城市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演进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在岁月沧桑中积淀为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与文明遗产。11月18日,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运河名城宿迁,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以《通波千里,灯火万家——中国大运河城市故事》为题作主旨演讲,引领听众听两岸城市的车水马龙,观岁月时光里的人群聚散,感受千年大运河留下的历史沉淀。

刘士林千年运河史 刘士林千年运河史(1)

千年不绝,运河沿线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构成,按主河道统计,全长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性最好的运河。在大运河两岸,城市星罗棋布。从古至今,它们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刘士林认为,“也可以说,运河文明史就是运河城市发展史。”

“大运河与沿岸城市是一体同胞、唇齿相依的。”刘士林说,对于运河城市,大运河的开通直接影响了运河沿线的“城市化进程”,从普通村镇发展为“通都大邑”;或是命运随大运河的兴衰浮沉。

这其中,如山东临清,由于大运河的开通,它从一个叫“鳌头矶”的水洲成为重要的运输与物流中心,一跃发展为“绅士商民近百万口”的明清中心城市。又如唐宋时期的常州,当时江南运河西自朝京门外广济桥入城,经西水门出东水门后穿城而过,使常州获得“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美誉。

“因为大运河,运河城市形成了一个有着合理层级和分工体系、彼此之间联系密切的城市共同体,也就是今天人们讲的城市群。”刘士林介绍,大运河除了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协同性和一致性,也最大限度消解了地理和行政区划对城市发展的约束。

在运河城市群中,频繁的交往与交流更是突破了不同区域城市的界限。如明代朝鲜人崔溥在《漂海录》中就将山东临清与江南城市相提并论,“繁华丰阜,无异江南,临清尤为盛”。江南的生活方式正是沿着运河传播到北方城市的,如临清人喜欢使用竹器与马桶,至今还留下竹竿巷、箍桶巷这样的街名。

开放多元,用运河文化滋养新型人文城市

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始,至清代末年的漕粮改折为终点,大运河在中国大地上先后奔流了2500年之久。依托独特的地理、经济与社会条件,在文化冲突、碰撞与交流中,大运河不仅仅只是一条南北、东西或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刘士林指出:“在今天看来,最可注重的是运河城市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化,它们既对中国古代社会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刺激与推动作用,又在岁月沧桑中逐渐演化为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与遗产。”

刘士林千年运河史 刘士林千年运河史(2)

大运河是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和商贸通道,也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和生活空间。“不管是哪一个专业和学科,都不可能装下这个时空跨度如此巨大、文化层累如此丰富的‘巨型文化综合体’。”刘士林提出,运河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容易与国家新型人文城市建设找到共同的语言。

从文化资源上看,大运河沟通融汇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六大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集区,也是展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和精神面貌的巨型时空平台。从文化精神上看,古人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讲的是燕赵文化特有的那种崇尚英雄、热烈奔放、豪爽阳刚的英雄主义精神;古人又说“杏花春雨江南”,讲的是江南文化特有的温文尔雅、多情善感、细腻阴柔的审美主义气质;还有中原文化的谨厚、京津文化的包容、淮扬文化的融汇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就文化现代化的角度看,这些区域文化不仅有明显的互补性,也是治疗当代文化问题的重要方剂。

运河故事,蕴藏中华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

“一条古老运河,尽显宿迁文化之美。”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隋唐通济渠、宋元明清黄河故道、清代中运河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主航道的城市。汇集东西,交融南北,以汴河、古黄河、中运河、骆马湖、六塘河、刘老涧、归仁河、砂礓河、柴米河等为主体的宿迁大运河水系,在这里沉淀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构成了宿迁市文化遗产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范围最广的文化资源。

大运河成功申遗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的提出,赋予大运河宿迁段新内涵,如今宿迁正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底,推动运河湾城市文化公园建设,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带动宿迁新城新未来的发展格局和城市品质。大运河对于今天的宿迁而言,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个流淌的文化符号、一种悠久的精神象征。刘士林期待,宿迁可以从研究、传承、保护、利用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讲好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大运河故事。

刘士林千年运河史 刘士林千年运河史(3)

悠悠运河,通波千里,灯火万家。刘士林介绍,2025年、2035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先后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全面保护,主要河段基本实现有水,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形成统一品牌;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科学保护、活态传承、合理利用,主河道全线有水,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两个目标。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绘我心目中大运河的理想愿景,就是要建成‘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即,任何人只要一看到大运河,就应该直观感受到中华民族应有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以及由此知道中华民族是怎样伟大的一个民族。”刘士林说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范杰逊/文 虞越/摄

编辑: 纪树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