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间的半月形软骨板,膝关节有内外侧两个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呈“C”形,边缘与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深层相连;外层半月板呈“O”形,中后1/3处有腘肌腱,将半月板和关节囊隔开半月板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缘部分及外1/2及前后角附着点有血供,内侧部分没有血管,因此只有边缘中外部分的损伤才有可能愈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多见于足球、篮球、体操等项目运动员,在武术演员中也较多见运动时小腿固定,股骨内外旋或内外翻位,再突然伸直或下蹲时,半月板处于不协调的运动中,如果半月板受到挤压则会造成撕裂(二)临床特点1.损伤机制 小腿固定,股骨内外旋或内外翻,再突然伸直或下蹲时,半月板与股骨髁及胫骨平台的活动不协调,造成撕裂如篮球运动切入投篮时跳起或落地伴有身体旋转足球运动中疾跑转向急行转身等都是损伤的常见动作2.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有明确的受伤史疼痛:一般认为疼痛出现恒定在一侧是半月板损伤的特点关节积液:受伤后出现创伤性滑膜炎,积液多少与运动量及强度有关弹响:膝关节活动时在损伤侧可听到弹响声,有时伴有该侧疼痛膝关节交锁:运动中膝关节突然不能伸屈,常伴有酸痛,即是“交锁”有的病人再伸屈和扭转时可自行“解锁”若“交锁”固定在一侧对诊断有意义体征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萎缩,尤以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明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半月板损伤怎么康复治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半月板损伤怎么康复治疗(运动损伤康复-半月板损伤的康复治疗)

半月板损伤怎么康复治疗

(一)概述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间的半月形软骨板,膝关节有内外侧两个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呈“C”形,边缘与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深层相连;外层半月板呈“O”形,中后1/3处有腘肌腱,将半月板和关节囊隔开。半月板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缘部分及外1/2及前后角附着点有血供,内侧部分没有血管,因此只有边缘中外部分的损伤才有可能愈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多见于足球、篮球、体操等项目运动员,在武术演员中也较多见。运动时小腿固定,股骨内外旋或内外翻位,再突然伸直或下蹲时,半月板处于不协调的运动中,如果半月板受到挤压则会造成撕裂(二)临床特点1.损伤机制 小腿固定,股骨内外旋或内外翻,再突然伸直或下蹲时,半月板与股骨髁及胫骨平台的活动不协调,造成撕裂。如篮球运动切入投篮时跳起或落地伴有身体旋转足球运动中疾跑转向急行转身等都是损伤的常见动作。2.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有明确的受伤史。疼痛:一般认为疼痛出现恒定在一侧是半月板损伤的特点。关节积液:受伤后出现创伤性滑膜炎,积液多少与运动量及强度有关。弹响:膝关节活动时在损伤侧可听到弹响声,有时伴有该侧疼痛。膝关节交锁:运动中膝关节突然不能伸屈,常伴有酸痛,即是“交锁”。有的病人再伸屈和扭转时可自行“解锁”。若“交锁”固定在一侧对诊断有意义。体征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萎缩,尤以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明显。

关节间隙压痛:压痛明显侧即为半月板损伤侧。若并有囊性感应考虑为半月板囊肿。摇摆试验:拇指按住损伤侧关节隙,另一手握住小腿左右摇摆,可触到半月板松弛进出,或伴有疼痛、响声为阳性。麦氏( McMurray)征:被动伸屈旋转膝关节,引起痛、响者为阳性。关节造影、磁共振检查是较好的辅助诊断手段。3.临床治疗急性损伤:膝关节穿刺抽出积血,用石膏或棉花腿加压包扎固定2~3周。可以减少出血,减轻疼痛,边缘性损伤有愈合的可能。慢性损伤:半月板损伤大多不能自行愈合转为慢性。若病人症状明显,经常交锁应行手术治疗。目前的首选手术为关节镜下的手术,可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及类型,再根据这些情况决定镜下手术方式,常用的有半月板缝合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及半月板全切除术,近年有学者开展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三)康复评定1.肌力评定 常用徒手肌力检查法进行大小腿肌力评定,使用特殊器械进行肌群的等张肌力测定及等速肌力评定,尤其是等速肌力的胭绳肌/股四头肌(HQ)比值,对于判断肌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肢体围度测量(与对侧对比判断有无肌肉萎缩)3.膝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用于判断伤后膝关节障碍程度以及康复治疗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4.疼痛评定 用VAS法评定疼痛的程度(四)康复治疗半月板切除及部分切除术后康复。1.术后第1阶段(术后0~1周)减轻疼痛,肿胀;

早期肌力及活动度练习,以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手术当天: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1)踝泵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每组5分钟,每小时1组。(2)股四头肌、胭绳肌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每日大于500次。(3)术后24小时后可扶拐下地行走术后第1~2天:(1)直抬腿:伸膝后直腿抬高至与床面30°角处,保持5秒为1次,每组30次,每日3~4组。(2)侧抬腿练习及后抬腿练习,保持5秒为1次,每组30次,每日3~4组。(3)负重及平衡练习:保护下双足分开同肩宽,在微痛范围内交替移动重心。每次5分钟,每日2次。如疼痛肿胀不明显,可扶单拐或不用拐下地,但不鼓励多行走。术后第3天:(1)继续以上练习。根据情况决定开始屈曲练习,微痛范围内,达尽可能大的角度。每次10分钟,每日1次术后第4天

(1)单腿站立平衡练习。每次5分钟,每日2-3次。

(2)俯卧位主动屈曲练习,每组30次,每日2~4组。可以沙袋为负荷,在0-45°屈伸范围内进行,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即刻冰敷。

3)主动屈膝达90°

术后1周

(1)被动屈曲练习,被动屈曲角度至100~110°,

(2)可单足站立,可不用拐短距离行走。

(3)立位主动屈曲大于90°。抗阻屈至无痛的最大角度保持10~15秒。每组30次,每日4组。

2.术后第2阶段(术后2~4周)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开始恢复日常活动。

(1)被动屈曲练习至110~120°

(2)前后、侧向跨步练习,动作缓慢、有控制、上身不晃动。力量增强后可双手提重物为负荷训练,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每日2~3次。

(3)靠墙静蹲练习,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每次2分,间隔5秒,每组5~10次,每日2~3组。

术后3周:

(1)被动屈曲练习角度达120°~130°

(2)单膝蹲起练习,在0~45°范围蹲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身不晃动。必要时可双手提重物以增加练习难度。每组20次,间隔30秒,每组2~4次,每日1~2组。

术后4周:

(1)被动屈曲角度逐渐至与健侧相同。

(2)坐位抗阻伸膝,使用沙袋等负荷练习,每组30次,组间休息30秒,每次练习4~6组,每日练习2~3次。

3.术后第3阶段(术后1~2个月)关节活动度至正常,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及轻微运动。

(1)台阶前向下练习。

2)保护下全蹲,双腿平均分配体重,尽可能使臀部接触足跟。每次3~5分钟,每日1~2次。

(3)游泳,跳绳及慢跑。

(4)运动员开始专项运动中基本动作的练习,运动时戴护膝保护。

4.术后第4阶段(手术后3个月 ) 开始专项运动训练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半月板前、后角损伤缝合术后可早期部分负重;

半月板体部损伤缝合术后4周内患肢完全不负重。并且术后1~2周内不进行屈曲练习,术后4周内不进行主动屈曲练习,被动屈曲每周进行2~3次练习。余参照以上方法进行康复治疗。

参考书籍:肌肉骨骼康复学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