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红的刘敏涛,带着她的表情包再度登上晚会节目。

演唱第一首《破茧》时,刘敏涛突然泪流满面,哭着唱完了整首歌,令人敬佩的是传出的歌声却没受到任何干扰,这也是现场表演的“光辉”一笔了。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

第二首歌是与范丞丞合作的《红玫瑰》。

演唱的算是无功无过,偶有跑调,让人注意的是敏涛姐又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熟悉的油腻眼神和翻白眼wink又来了。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2)

不少网友直言:这个姐的表情管理是不是太过了。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3)

不得不说,几场演出下来,以“尬”博眼球的刘敏涛给年轻观众的印象俨然从“老戏骨”变成了深入人心的“喜剧人”。

仿佛打开了搞笑开关一般,从让她一夜爆红晋升成“姐圈流量”的《红色高跟鞋》起,刘敏涛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尬演的谐星路线。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4)

好风凭借力,除了事件本身的娱乐性和话题性,刘敏涛的搞笑出圈还暗合了大众的更多需求:推崇独立、个性的大女主人格也迎合了当下对“姐姐表达”的推崇;二次创作满足了网友的表达欲。

刘敏涛也被架在了这个定位上。无论出席什么活动,主办方都会刻意地cue到表情管理这个梗,如同拧上发条一般,刘敏涛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表演同样的内容。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5)

在《红色高跟鞋》的表演中,刘敏涛一袭红裙,风情万种地站在舞台上,眼神自带“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一开口唱歌便开始身形飘忽、眼神不定,时不时来一个”翻白眼wink“,同台的韩雪和万茜完全被观众忽略了。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6)

这段放飞自我的表演引发了网友的集体狂欢,网友们一方面在为刘敏涛打破剧本期望的率性自得而感到惊喜,一方面以制作和传播表情包、段子、P图等方式参与这场狂欢。

官方推出的刘敏涛直拍观看量超过了4000万,而韩国女团直拍第一名的Lisa,68条直拍中观看量破千万的也不过仅有3条。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7)

刘敏涛真的红了。

这次出圈给刘敏涛带来巨大的热度,甚至一举成为“顶流”,网友们发现了刘敏涛谐星的一面,她也成了各大晚会的热门嘉宾。

自此开始,几乎每次刘敏涛出场都能贡献出比表情包还精彩的表情管理。团队似乎也找到了正确的营销路线,“刘敏涛尬演”、“刘敏涛表情管理”之类的词条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8)

在刘涛的直播间,刘敏涛传授起自己的“表情管理”之道,她把女团舞拆解的十分简单粗暴,但是举手投足间还是流露出一丝紧张和生涩;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9)

与新裤子乐队合作《你要跳舞吗》,堪称“蹦迪陶醉现场”,表情管理完全失控,十分销魂;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0)

与硬糖少女一起跳《无价之姐》又是一副魔性的“醉酒式”舞蹈,“刘敏涛跳无价之姐的表情”再次成为热搜话题;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1)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2)

刘敏涛的走红,说到底是个不可预知、不可复制的意外。

在观众的印象中,刘敏涛一向是以端庄大气、沉稳老成的“老戏骨”形象示人,但是当刘敏涛清奇的表情管理打破了观众的认知,反差萌的效果为她博得了大量的好感。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3)

刘敏涛的团队也很迅速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通过多次曝光强化了刘敏涛“诙谐搞笑”的另一面。

但对观众来说,却有些过犹不及。

并不是说观众不能接受营销出的效果,而是同样的戏法,看一次觉得清奇可爱,看两次就好比脱口秀的“callback”,也还算有趣。可是次数多了,观众也看腻了。

如此过度“失控的表情管理”频繁的在一位成熟有经验的专业女演员身上发生,难免有刻意的痕迹。现在的刘敏涛就有这个趋势,一旦被观众意识到用力过猛,口碑受损的还是艺人。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4)

对艺人而言,红了意味着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刘敏涛的蹿红不可复制,她吸引到的流量与传统的流量明星的粉丝有所不同。

刘敏涛的流量更多的是来自互联网的围观效应,而不是“死忠粉”。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敏涛一再的重复“表情管理”的梗,坚持“尬”到底。因为只有维持这样的形象,才能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和话题。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5)

“红色高跟鞋”出圈后,刘敏涛身上的料已经被追逐热点的媒体和网友翻了个遍,后续又没有作品及时跟上,前期缺少深入人心的作品的加持,一味营销“谐星”的人设,长此以往,观众再看作品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出戏,这反而会限制刘敏涛的发挥。

除了表情管理引起争议,有争议的还有刘敏涛“老戏骨”的身份。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6)

作为一位大器晚成的女演员,很多观众认识刘敏涛都是通过《琅琊榜》中的静妃和《伪装者》中的大姐明镜。

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刘敏涛既不是主角,没有那么多戏份,又不是关键人物,缺少动人的高光时刻,角色的性格和塑造都比较平,这两个角色都是非常典型的扁平人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在剧情中发挥的都是为主角服务的工具人的作用。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7)

在粉丝做的安利海报“实绩图”,列举了刘敏涛参演的代表作品和获得的众多奖项。但所谓的“实绩图”原本就是饭圈粉丝给爱豆做推广的工具,把弱得可怜的成绩放大来满足粉丝的自我陶醉,填补心理空缺。

先来看看刘敏涛姐姐“实绩图”中的奖项:

第一届中国电视演员形象榜金榜

2015年微博之夜年度最佳荧幕表现女演员

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奖

第三届亚洲电视彩虹奖最佳现代剧女演员奖

第19届华鼎奖中国近现代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奖提名奖

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提名奖

2018年国剧盛典年度品质女配角

2019年国剧盛典年度魅力女演员奖

第六届中国电视好演员最佳角色女演员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提名和白玉兰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还有几分含金量,更多的奖项都是“分猪肉奖”。还有列出来的所谓“提名奖”也让人狐疑。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8)

再来看代表作,近几年的热播剧《伪装者》《琅琊榜》《精英律师》《因为遇见你》中,刘敏涛扮演的都是配角,甚至不是主要的配角。

在《父母爱情》中,刘敏涛扮演的角色甚至没有写进主演名单。

《南烟斋笔录》和《正青春》都是待播出的状态,在这两部剧中,刘敏涛扮演的也是三番开外的角色。担纲主演的电影《黑蝴蝶》,2018年上映的票房仅一百余万元。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19)

刘敏涛“老戏骨”的称号更像是观众自发的一种“时间崇拜”和演技的“黄金时代”的缅怀。

1976年出生的刘敏涛从18岁就开始演戏。

在刚进入中戏的时候,老师给她的定位是“小巩俐”,这也代表着老师的期许。刘敏涛的长相端庄清秀,非常有“大青衣”的潜质。

在正式开始演艺生涯后,刘敏涛尝试过很多角色,中戏四年的学习为她积攒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极高的起点,很快刘敏涛就演起了主角。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20)

2002年她出演了管虎导演的电视剧《冬至》,饰演反派一号郁青青一角。在这部剧中,刘敏涛的表演还十分青涩,塑造的角色有些浮夸。

担纲女一号是2005年在由余华小说《活着》改编的电视剧《福贵》,刘敏涛饰演陈家珍一角。这一角色,巩俐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版《活着》中也演过。

从知书达理的米行老板家的千金,到为生计发愁、为儿孙忧虑的贫穷母亲,陈家珍这一角色更显演技功底。正是这一角色,为刘敏涛挣到了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21)

有了代表作品又有奖项提名傍身,刘敏涛又是市场上极受欢迎的青衣女演员那一类,毫无疑问,刘敏涛的前途无量。

人生的转折点就在30岁那一年,刘敏涛结婚了。

婚后的刘敏涛渐渐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尽管没有断了演戏,但是摆在她面前的选择却没有那么多了。此后她饰演的角色都有一个统一的代号“某某的妻子”。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22)

2013年,离婚后的刘敏涛毅然重返演艺圈。

年轻的时候没把握住证明演技和实力的机会,等年长一些才发现,留给刘敏涛的角色真的不多了。年龄和现实摆在眼前,刘敏涛能演的角色依然只有“某某的妻子”和“某某的姐姐”这样模式化、套路化的角色。

刘敏涛的前半生无论是作为一名女演员还是作为一名普通女性,她的人生都可以说非常标准、乖顺。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23)

与她经历相似的还有马伊琍,同样是1976年出生,同样经历过足够优秀的起点却在事业即将直上青云时退居二线回归家庭,同样经历了婚姻的惨痛后再次出发。

凭借《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一角,马伊琍拿下了白玉兰最佳女演员,在《找到你》中饰演的孙芳收获金鸡奖最佳女演员提名,接下来的待播剧还有《在远方》,在剧中马伊琍饰演一位艰苦创业的女企业家。这也意味着马伊琍的成功转型——成为一名成熟女演员。

刘敏涛青春加点戏(从老戏骨到喜剧人)(24)

作为“浪姐”的编外队员,刘敏涛的乘风破浪之旅才刚刚开始。

一路失控的表情管理,让刘敏涛体会到出圈成名的滋味,可是这波流量的持续性如何呢?她还能走得更远吗?天时地利人和,刘敏涛缺少的或许是一个证明自己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