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保质期食物还能吃吗(食物过了保质期还能吃)(1)

如今食品安全的概念深入人心,大家购买食品时对营养标签、保质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过,让很多人头痛的是,家中总有些食物面临超过保质期的尴尬:扔了可惜;不扔,又怕吃出问题。那么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呢?

解读者:孙亮 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食品科科长

食品保质期有两个别名,分别叫食品最佳食用期和食品最短适用日期,基本上已明确地表明了它的含义。

它的专业解释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例如0℃~4℃)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合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通俗解释是,例如牛奶,在冷藏条件下,在保持期限内(例如3天),牛奶的所有品质(香味、口感、营养、色质等)都会得以保持。过了保质期的一定期限内(例如半天内),品质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然可以食用,不会吃坏肚子。

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和保存期仅一字之差,但不能混淆。很多人不明白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认为“过了保存期的食品还可以吃”的认识是错误的。

保质期是厂家向消费者作出的保证,保证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最佳的,但并不意味着过了时限,产品就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没有改变,仍然可以食用。但保存期则是硬性规定,是指在标注条件下,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了这个期限,质量会发生变化,不再适合食用,更不能用以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