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这一成语,是指一切繁华快乐的场所,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后来也用作形容一个地方虽然舒适,但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要说这个成语的来源,需先说梁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商丘的典故和成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商丘的典故和成语(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商丘的典故和成语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这一成语,是指一切繁华快乐的场所,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后来也用作形容一个地方虽然舒适,但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要说这个成语的来源,需先说梁园。

西汉是封建专制的王朝,在政治机构和政区体制方面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商丘这地方是西汉的梁国。《史记·梁孝王世家》载,梁王刘胜堕马而死后,第二年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刘武是汉文帝的儿子,与汉景帝为同母兄弟,其母亲为窦太后,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大功,得到朝廷很多赏赐。《梁孝王世家》载:“王(梁孝王)以功亲为大国,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

梁孝王在建园中,除仿照传说中月宫里的景物建筑之外,还将天下有名的景物缩影而建之。《西京杂记》载:“兔园(即菟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望秦岭,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诸胜。”据《曹南记事录》载的李白的两首诗中所写,还有栖霞山:“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另外,梁孝王还在城东南十里建有金果园。又筑清凉台、文雅台,阏伯台以及春秋时宋皇国父为宋平公所筑的平台也重新修建,使其皆成园中胜景。建的曜华宫“与诸宫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珍禽怪兽,靡所不有。王日与宾客弋钓其中”。(《三辅黄图》)。其他楼台亭榭、湖河塘池不计其数。史家考证,“这座园囿的名称最初应该是菟园”(刘永之:《菟园考》)。《太平御览》引《史记》之文曰:“梁孝王筑东苑三百里,是曰兔园。”“菟”古时与“兔”通用。传说,梁孝王刘武筑东苑时力图筑得可与月宫媲美,依照传说中月宫的景物进行建筑,凡月宫中有的园中尽有,因此园名兔园。《商丘县志》载梁孝王宅在睢阳城内,而梁园在城东,因此又称“东苑”。《白虎通·阙文》说:“园囿在东方所以然者何?园囿养万物者也,东方物所以生也。”称“东苑”是取繁荣昌盛的吉祥之意。大约南北朝时才被称为梁园。

梁孝王揽四方豪杰,自崤山以东的游说之士,像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人,莫不尽归梁国,其中有著名的文人骚客,也有著名的武将。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了不少锦文秀章。散文家邹阳在此留下了著名的《酒赋》;辞赋家枚乘在此留下了名篇《梁王兔园赋》和《柳赋》,公孙诡在此留下了《文鹿赋》,羊胜在此留下了《屏风赋》,公孙乘在此留下了《月赋》。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也因景帝时为武骑常侍非其所好,于京师来梁园客居。汉之后,天下文人雅士仰梁园之名,也步先贤之后尘,纷纷来此客居。南朝宋时文学家谢惠连曾客居梁园,写下了他的名作《雪赋》,梁园因此赋的出名而又称“雪苑”。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游梁苑后触景生情,留下了“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的诗句。被人称为“诗仙”的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得罪宦官高力士和杨贵妃后离开长安,孟夏于洛阳遇见杜甫,到开封又遇见高适,三位诗人来梁园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李白在此写下了《梁园吟》《秋夜天刘砀山泛饮喜亭池》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等诗。《商丘县志》载,梁园中清凉池便是他“作《鸣臬歌》,送岑征君处”。高适曾在梁地客居25年,“兔园为农”,“雁池垂钓”,写下了《宋中》《同李司仓早春宴睢阳东亭》等许多诗篇。可见文人墨客对梁园之恋。

梁园是个好地方。梁孝王时,招揽的食客不愁吃喝,又有胜于长安的美景供游玩,后来的文人墨客到此也有观不完的胜景。但是对于有抱负的人来说,久恋此地就有误事业了。于是就有了这句发自内心的感叹:“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后来这句话便成了成语,被广泛运用,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管做这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却不道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思量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连更彻夜,走归郑州去。” (66)

,